【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组件
[0001]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9月28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
‑
2020
‑
0125602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0002]本公开涉及一种线圈组件。
技术介绍
[0003]电感器(一种线圈组件)是在电子装置中与电阻器和电容器一起使用的典型无源电子组件。
[0004]随着电子装置逐渐获得更高的性能并且变得更小,在电子装置中使用的电子组件的数量增加,同时电子装置被小型化。
[0005]在薄膜型线圈组件的情况下,通过以下方式形成主体:将其中磁性金属颗粒分散在绝缘树脂中的磁性复合片层叠在基板(在基板上通过镀覆工艺形成有线圈部)上并固化层叠的磁性复合片,并且在主体的表面上形成外电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防止外电极之间的短路的线圈组件,在线圈组件中,线圈部被设置成垂直于主体的下表面。
[0007]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加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组件,包括:主体,具有在所述主体的厚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支撑基板,设置在所述主体中且具有与所述主体的所述下表面垂直的表面;线圈部,设置在所述支撑基板的至少一个所述表面上;以及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彼此间隔开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下表面上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线圈部,其中,所述主体包括有效部以及第一覆盖部和第二覆盖部,所述有效部覆盖所述线圈部,所述第一覆盖部和所述第二覆盖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有效部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所述有效部包括第一磁性金属颗粒、第二磁性金属颗粒和第一绝缘树脂,所述第二磁性金属颗粒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磁性金属颗粒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一覆盖部和所述第二覆盖部中的每个覆盖部包括第三磁性金属颗粒和第二绝缘树脂,所述第三磁性金属颗粒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磁性金属颗粒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磁性金属颗粒的至少一部分被切割为暴露于所述有效部的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中的一个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二磁性金属颗粒和所述第三磁性金属颗粒具有相同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主体还包括第三覆盖部和第四覆盖部,所述第三覆盖部和所述第四覆盖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有效部的在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两个侧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三覆盖部和所述第四覆盖部中的每个覆盖部包括第四磁性金属颗粒和第三绝缘树脂,所述第四磁性金属颗粒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磁性金属颗粒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四磁性金属颗粒和所述第三磁性金属颗粒具有相同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覆盖部从所述有效部的所述上表面延伸为覆盖所述第三覆盖部和所述第四覆盖部中的每个覆盖部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覆盖部从所述有效部的所述下表面延伸为覆盖所述第三覆盖部和所述第四覆盖部中的每个覆盖部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有效部的所述上表面与所述第三覆盖部和所述第四覆盖部中的每个覆盖部的所述上表面彼此共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主体还具有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一个端表面和另一端表面,并且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分别包括焊盘部、延伸部和带部,焊盘部彼此间隔开地设置在所述有效部或所述第二覆盖部的下表面上,延伸部从所述焊盘部分别延伸到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端表面和所述另一端表面,带部彼此间隔开地设置在所述有效部或所述第一覆盖部的上表面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覆盖部和所述第二覆盖部分别覆盖所述有效部的整个上表面和整个下表面,并且所述带部和所述焊盘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覆盖部和所述第二覆盖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带部与所述有效部的所述上表面接触,并且所述焊盘部与所述有效部的所述下表面接触,并且所述第一覆盖部设置在所述有效部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所述带部之间的间隔空间中,且所述第二覆盖部设置在所述有效部的所述下表面上的所述焊盘部之间的间隔空间中。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主体还具有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一个端表面和另一端表面,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分别包括焊盘部和延伸部,焊盘部彼此间隔开地设置在所述有效部的所述下表面上,延伸部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焕,车慧娫,尹灿,李东珍,金汇大,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