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942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密封环,在树脂制的密封环中,不需要形成以往那样的在成型后除去的树脂积存部,并且,平面度、密封性良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密封环(1)是对壳体与组装在该壳体内部的轴之间的环状间隙进行密封的树脂制的密封环(1),至少具备:圆环状的密封环主体(1A),具有接合部(15);以及多个突片(10),形成在所述密封环主体(1A)的内周面侧并向径向内侧突出。所述突片(10)形成在所述接合部(15)的附近。(10)形成在所述接合部(15)的附近。(10)形成在所述接合部(15)的附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密封环,例如,涉及在汽车的自动变速器(AT)中使用的用于密封轴与壳体之间的间隙中的润滑油的密封环。

技术介绍

[0002]例如在汽车用的自动变速器(AT)中使用多个密封环。如图8和图9所示的圆环状的密封环100组装于在变速器的液压回路内进行相对运动的轴300与壳体200之间,起到在滑动的同时密封润滑油的作用。
[0003]如图8所示,在该密封环100中,有时在密封环100的内周面100a侧的多个位置处设置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突片101。
[0004]该突片101的作用在于:在将轴300组装在壳体200的内部时,通过使其前端与环状槽301的槽底面接触来避免密封环100的中心大幅偏离轴中心。
[0005]另外,如图8所示,所述密封环100形成有接合部102。该接合部102是将密封环100的一部分切割而成的,在向轴300安装时,将接合部102扩开而进行安装。
[0006]作为该密封环,大多采用通过将在以聚酰胺(PA)、氟树脂(聚四氟乙烯(4氟化)(PTFE)、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ETFE)等)及其合金材料、液晶聚合物(LCP)、聚酰亚胺(PI)、聚醚酮(PEK)、聚芳基醚酮(PAEK)、聚醚酮醚酮酮(PEKEKK)、聚醚醚酮(PEEK)、聚苯硫醚(PPS)为代表的超级工程塑料、聚苯并咪唑(PBI)等中配合了碳纤维等的加强材料(称为填充纤维)的材料注塑成型为环状而成的密封环。
[0007]另外,关于密封环的注塑成型,在专利文献1中,如图10所示,提出了如下方案:将浇口153配置在从接合部151的密封环150上的相对部152错开的位置,并且,在浇口153与接合部151的距离较短的一方(流动长度T1侧)设置树脂积存部154。
[0008]通过采用该结构,在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密封环150的制造方法中,能够使浇口153和接合部151的距离较长的一方(流动长度T2侧)与浇口153和接合部151的距离较短的一方(流动长度T1侧)的树脂填充量相同,能够适当地填充树脂,并且,能够防止毛刺等的不良情况的发生。
[0009]现有技术文献
[0010]专利文献
[001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20500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3]然而,即使在接合部的相对部配置有浇口的情况下,实际上,若将配合了填充纤维的树脂进行注塑成型而成型密封环,则存在接合部附近的厚度比密封环主体的其他位置厚的问题。
[0014]具体而言,基于图11、图12,对该现象进行说明。图11中的(a)是密封环主体的接合
部附近以外的位置的、与密封环主体的轴线垂直的剖视图。图11中的(b)是图11中的(a)的局部放大图。图12中的(a)是密封环主体的接合部附近的、与密封环主体的轴线垂直的剖视图。图12中的(b)是图12中的(a)的局部放大图。
[0015]如图11中的(b)所示,可知在密封环主体的接合部附近以外的位置的填充纤维F被目视确认为细长,填充纤维F的轴线以相对于密封环主体的轴线成为垂直方向的方式取向(填充纤维F的轴线与熔融树脂的流动方向平行地取向)。
[0016]与此相对,在图12中的(b)中,无法目视确认到填充纤维F的轴线如图11中的(b)那样相对于密封环主体的轴线向垂直方向取向的状态。
[0017]即,可知在密封环主体的接合部附近的填充纤维中,填充纤维的轴线向与熔融树脂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取向。
[0018]上述现象起因于树脂与对应于模具中的密封环主体的接合部的端部的、模具的接合端部碰撞,填充纤维的取向产生紊乱。而且,在密封环的接合部附近,由于填充纤维向与熔融树脂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取向,因此,该部分的固化收缩率比其他部分(接合部附近以外的位置)的固化收缩率小。其结果,接合部附近的厚度比其他部分更厚。
[0019]这样,接合部附近的厚度比密封环主体的其他位置更厚,由此,密封环主体的平面度进一步恶化,产生密封环的密封性能降低的问题。
[0020]另外,在与密封环主体的接合部的相对部对应的模具的位置处配置浇口,从该浇口注塑成型配合了填充纤维的树脂而成型密封环的情况下,若形成上述那样的树脂积存部,则在注塑成型后必须高精度地除去树脂积存部,需要更多的工时或材料,存在花费成本的问题。
[0021]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密封环,即:在由配合了填充纤维的树脂制成的密封环中,不需要形成以往那样的注塑成型后除去的树脂积存部,其平面度和密封性良好。
[0022]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2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密封环是对壳体与组装在该壳体内部的轴之间的环状间隙进行密封的密封环,并且,所述密封环是在注塑成型时不形成树脂积存部的、由配合有填充纤维的树脂制成的密封环,其特征在于,具备:圆环状的密封环主体,具有接合部;以及多个突片,形成在所述密封环主体的内周面并向径向内侧突出,所述突片至少形成在所述接合部的附近。
[0024]这样,本专利技术的密封环具备多个形成在密封环主体的内周面并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突片,并且,所述突片至少形成在接合部附近,因此,在密封环注塑成型时,熔融树脂流入模具的突片形成部,与密封环主体的接合部附近对应的模具区域中的模具内压降低。
[0025]如上所述,相对于开口部附近以外的位置,填料取向紊乱的接合部附近有固化收缩率变小的倾向。
[0026]另外,在接合部附近,模具内压降低,由于该模具内压降低而有固化收缩率增加的倾向。因此,在接合部附近,由填料取向的紊乱引起的固化收缩率的减少和由模具内压降低引起的固化收缩率的增加被抵消。
[0027]其结果是,接合部附近与密封环主体的其他位置的固化收缩率变得大致相同,接合部附近的厚度与密封环主体的其他位置的厚度变得大致均匀,能够提高密封环的平面
度、密封性。
[0028]另外,由于不形成以往那样的树脂积存部,因此,在密封环注塑成型后,不需要除去树脂积存部,能够实现工时、材料的削减。
[0029]另外,优选的是,从所述接合部端部到最接近所述接合部端部的所述突片的端部为止的长度尺寸为0.5mm以上且2.5mm以下。
[0030]在从接合部端部到最接近接合部端部的突片的端部为止的长度尺寸超过2.5mm的情况下,其长度尺寸变大,因此,熔融树脂流入模具的突片形成部而产生的模具内压降低的效果小。
[0031]另一方面,即使从接合部端部到最接近接合部端部的突片的端部为止的长度尺寸小于0.5mm,也能够获得熔融树脂流入模具的突片形成部而产生的模具内压降低的效果,但在所述长度尺寸小于0.5mm的情况下,接合部的形状变得复杂,模具的制作变得困难,因此,不是优选的。
[0032]所述填充纤维的长度尺寸优选为1000μm以下。
[0033]在所述填充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环,所述密封环是对壳体与组装在该壳体内部的轴之间的环状间隙进行密封的密封环,并且,所述密封环是在成型时不形成树脂积存部的、由配合有填充纤维的树脂制成的密封环,其特征在于,具备:圆环状的密封环主体,具有接合部;以及多个突片,形成在所述密封环主体的内周面并向径向内侧突出,所述突片至少形成在所述接合部的附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环,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接合部中截面形状变化的位置即接合部端部到最接近所述接合部端部的所述突片的端部为止的长度尺寸为0.5mm以上且2.5mm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纤维的长度尺寸为1000μm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合部的附近形成的突片的位置处所述突片和所述密封环主体叠合的与轴线平行的截面积比所述突片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处与所述密封环主体的轴线平行的截面积大。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锯哲平小山哲司筱原知来
申请(专利权)人:帝伯爱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