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检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936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28
一种活检组件,用于在人类或动物组织中获取活检,所述活检组件包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活检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人类或动物组织中获取活检的活检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当今,人们普遍接受的是,恶性可疑病变的最终诊断必须使用活检技术来确认。最常执行的细胞和组织采样技术有:主要使用22G和23G针(在直径方面,0.6

0.7mm)的细针抽吸(FNA),以及使用8G和18G针之间的所有针(在直径方面,1.3

4.2mm)的芯针活检(CNB)或真空辅助活检(VAB)针,其中,后两种技术在全球占主导地位。由于在针活检技术与成像引导结合的情况下,灵敏度和微创性显著提高,所以开放手术活检的数量正在稳步下降。
[0003]与FNA相比,CNB和VAB允许大量组织采样,这容许区分原位和侵袭性病变、微钙化的组织学诊断和若干相关生物标志的分析。
[0004]在提到可视化技术时,存在显著的进展,这些进展不断地推动在定位可疑病变时可能的手段的界限。此外,许多发展,像使用先进的生物标志以用于跟进和个性化辅助治疗,定义了关于非常精确且微创的组织采样的新要求。<br/>[0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活检组件,用于在人类或动物组织中获取活检,所述活检组件包括:
‑ꢀ
针组件(3),其包括细长的内部针部分(5)和细长的外部针部分(7),所述外部针部分(7)为中空部件,所述内部针部分(5)同轴地配合在其中,其中,两个针部分能够相对于彼此设在至少两个不同的位置;
‑ꢀ
致动器(11),其布置在所述活检组件(1)中,使得其能够在所述活检组件内移动,所述致动器(11)包括:
‑ꢀ
第一致动部分(13),其构造成控制设在所述活检组件(1)中的针锁定装置(21),以将所述内部针部分(5)和所述外部针部分(7)锁定或不锁定到彼此;以及
‑ꢀ
第二致动部分(15),其构造成控制设在所述活检组件(1)中的针平移装置(31),以改变所述内部针部分(5)和所述外部针部分(7)相对于彼此的位置,所述针平移装置(31)连接到所述内部针部分(5)或所述外部针部分(7)中的至少一个,由此,所述致动器(11)在所述活检组件(1)内的移动能够影响所述第一致动部分(13)和所述第二致动部分(15)两者的位置,由此能够控制所述针锁定装置(21)和所述针平移装置(31)两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检组件还包括:
‑ꢀ
释放装置(41),其构造成当所述致动器(11)移动至某个位置时释放所述致动器(11)的第二致动部分(15)与所述针平移装置(31)之间的连接,由此所述致动器(11)在所述活检组件(1)内的移动能够控制至少三个不同的功能,包括控制所述针锁定装置(21)以将所述内部针部分(5)和所述外部针部分件(7)锁定或不锁定到彼此、控制所述内部针部分(5)和所述外部针部分(7)相对于彼此的位置,以及释放所述第二致动部分(15)与所述针平移装置(31)之间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11)布置在所述活检组件(1)内,使得其能够在所述活检组件内沿一个方向线性地移动,以便控制至少三个不同的功能。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活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平移装置(31)包括弹性元件(33),如果所述内部针部分(5)或所述外部针部分(7)被移动,所述弹性元件(33)将努力使所述内部针部分(5)或所述外部针部分(7)向后返回至原始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2和4所述的活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装置(41)定位在所述活检组件(1)内,使得当所述针平移装置(31)由所述第二致动部分(15)在所述活检组件(1)内移动某个距离时,所述释放装置(41)将释放所述第二致动部分(15)与所述针平移装置(31)之间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O
申请(专利权)人:新动力学公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