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温加湿动物饲养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814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控温加湿动物饲养笼,饲养笼本体内部通过竖隔板分隔为左饲养腔和右饲养腔,竖隔板的底部可开合的门板;右饲养腔的内部下端设有栅格板,栅格板的下端设有抽拉式污物收集盒,栅格板上端的右饲养腔的后侧壁设有清洁机构;右饲养腔的顶壁内开设有空腔,空腔内分别设有热风机、冷风机、雾化器以及控制器,热风机、冷风机以及雾化器分别通过管道与右饲养腔内部相连通,右饲养腔的顶壁下表面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对温度和湿度自动控制,避免动物因温湿度不适生病;清理方便,大大减轻饲养人员的工作负担;电动控制,方便省力,清洁效率高。清洁效率高。清洁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控温加湿动物饲养笼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室动物饲养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可控温加湿动物饲养笼。

技术介绍

[0002]实验动物广泛应用于医学实验及新药的药理药性检测,通常采用大、小白鼠等啮齿类动物作为实验动物,实验动物的健康对医学实验及新药的药理药性检测非常重要,不同品种、不同年龄段的实验动物对饲养环境有着不同的要求。
[0003]目前,实验动物需要专门进行饲养,一般都是在饲养笼或饲养箱中进行喂养,在对动物进行喂养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动物生病对实验造成影响,需要格外注意动物饲养时的温度和湿度,现有的饲养装置不方便对温湿度进行自动控制;其次,动物产生的大小便需要饲养人员人工定期清理,现有的饲养装置清理不方便,增加饲养人员的工作负担。
[0004]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及问题的可控温加湿动物饲养笼。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的可控温加湿动物饲养笼。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控温加湿动物饲养笼,包括:
[0007]饲养笼本体;
[0008]所述饲养笼本体的内部通过竖隔板分隔为左饲养腔和右饲养腔,所述竖隔板的底部设有门洞,所述门洞上设有可开合的门板;
[0009]所述右饲养腔的内部下端设有栅格板,所述栅格板的下端设有抽拉式污物收集盒,所述栅格板上端的所述右饲养腔的后侧壁设有清洁机构;
[0010]所述右饲养腔的顶壁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分别设有热风机、冷风机、雾化器以及控制器,所述热风机、冷风机以及雾化器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右饲养腔内部相连通,所述右饲养腔的顶壁下表面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热风机、冷风机、雾化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雾化器的第一加水口穿设在所述饲养笼本体的上表面,该加水口上设有第一盖塞。
[0011]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12]进一步地,所述栅格板上端的所述右饲养腔的后侧壁开设有凹槽;
[0013]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滑动设在所述凹槽内部的清洁块以及设在所述清洁块与所述凹槽后侧壁之间的伸缩气囊,所述清洁块的下端设有毛刷,所述伸缩气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清洁块和所述凹槽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气囊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伸缩气囊的两端固定连接;
[0014]所述伸缩气囊通过充气管与设在所述空腔内的充排气气泵相连通,所述充排气气泵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清洁块的内部设有储水腔,所述清洁块的下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喷水孔,所述储水腔通过可伸缩的水管与设在所述空腔内的水泵相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设在所述空腔内的水箱连通,所述水箱的第二加水口穿设在所述饲养笼本体的上表面,该第二加水口上设有第二盖塞,所述水泵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饲养笼本体的上表面设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竖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门洞的竖直滑槽,所述竖直滑槽的上端连通至所述饲养笼本体的上表面,所述门板上下滑动地设在所述竖直滑槽内。
[0018]进一步地,所述门板的下端两侧分别设有弹簧小球,所述竖直滑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弹簧小球匹配的半球型凹槽,所述半球型凹槽设有两组,其分别设在所述竖直滑槽的上端和下端。
[0019]进一步地,所述门板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门板的上端设有把手。
[0020]进一步地,所述右饲养腔的右侧壁上设有食槽和水槽,所述右饲养腔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食槽和水槽相同的投食口和补水口。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技术的可控温加湿动物饲养笼,其通过在右饲养腔的上侧壁空腔内的设置热风机、冷风机、雾化器以及控制器,并将热风机、冷风机以及雾化器分别通过管道与右饲养腔内部相连通,便于通过控制器控制热风机、冷风机以及雾化器的启闭,以起到调节右饲养腔内温度和湿度的目的,实现了对温度和湿度的自动控制,避免动物因温湿度不适合生病。
[0023]2、本技术的可控温加湿动物饲养笼,其通过设置左饲养腔和右饲养腔,在右饲养腔的下端设置栅格板,在栅格板下端设置抽拉式污物收集盒,又在右饲养腔的后侧壁设置清洁机构,清洁时,先将动物引至左饲养腔内,然后通过清洁机构对栅格板进行清理,完成后,将落入抽拉式污物收集盒内的垃圾倒掉,并将抽拉式污物收集盒清洗干净放回饲养笼本体内即可,清理方便,大大减轻饲养人员的工作负担。
[0024]3、本技术的可控温加湿动物饲养笼,其通过在清洁块一凹槽之间固定连接伸缩气囊,通过向控制器控制充排气气泵向伸缩气囊内充气或排气,实现清洁块和毛刷在栅格板上端的来回清扫,电动控制,方便省力;进一步地,在清洁块内设置储水腔,通过控制器控制水泵向储水腔内进水,实现对栅格板的清洗,实现边扫动边冲洗,提高清洁效率。
[0025]4、本技术的可控温加湿动物饲养笼,其通过门板滑动设在竖直滑槽内,并通过弹簧小球和半球型凹槽的卡和实现对门板位置的控制,方便饲养人员将动物在左右饲养腔内来回移动,以便于清洁工作的顺利、安全进行。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可控温加湿动物饲养笼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可控温加湿动物饲养笼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右饲养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0]图5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1]图6是本技术的原理框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饲养笼本体;11、竖隔板;111、竖直滑槽;112、半球型凹槽;12、左饲养腔;13、右饲养腔;14、门洞;15、门板;151、通气孔;152、把手;153、弹簧小球;16、空腔;17、凹槽;18、食槽;181、投食口;19、水槽;191、补水口;
[0034]2、栅格板;
[0035]3、抽拉式污物收集盒;
[0036]4、清洁机构;41、清洁块;411、储水腔;412、喷水孔;42、伸缩气囊;43、毛刷;44、复位弹簧;45、充气管;46、充排气气泵;47、水管;48、水泵;49、水箱;491、第二加水口;492、第二盖塞;
[0037]5、热风机;
[0038]6、冷风机;
[0039]7、雾化器;71、第一加水口;72、第一盖塞;
[0040]8、控制器;81、显示器;82、电源;
[0041]9、温度传感器;
[0042]10、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温加湿动物饲养笼,包括饲养笼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笼本体(1)的内部通过竖隔板(11)分隔为左饲养腔(12)和右饲养腔(13),所述竖隔板(11)的底部设有门洞(14),所述门洞(14)上设有可开合的门板(15);所述右饲养腔(13)的内部下端设有栅格板(2),所述栅格板(2)的下端设有抽拉式污物收集盒(3),所述栅格板(2)上端的所述右饲养腔(13)的后侧壁设有清洁机构(4);所述右饲养腔(13)的顶壁内开设有空腔(16),所述空腔(16)内分别设有热风机(5)、冷风机(6)、雾化器(7)以及控制器(8),所述热风机(5)、冷风机(6)以及雾化器(7)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右饲养腔(13)内部相连通,所述右饲养腔(13)的顶壁下表面设有温度传感器(9)和湿度传感器(10),所述控制器(8)分别与所述热风机(5)、冷风机(6)、雾化器(7)、温度传感器(9)以及湿度传感器(10)电性连接,所述雾化器(7)的第一加水口(71)穿设在所述饲养笼本体(1)的上表面,该第一加水口(71)上设有第一盖塞(7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温加湿动物饲养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板(2)上端的所述右饲养腔(13)的后侧壁开设有凹槽(17);所述清洁机构(4)包括滑动设在所述凹槽(17)内部的清洁块(41)以及设在所述清洁块(41)与所述凹槽(17)后侧壁之间的伸缩气囊(42),所述清洁块(41)的下端设有毛刷(43),所述伸缩气囊(4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清洁块(41)和所述凹槽(17)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气囊(42)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设有复位弹簧(44),所述复位弹簧(4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伸缩气囊(42)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气囊(42)通过充气管(45)与设在所述空腔(16)内的充排气气泵(46)相连通,所述充排气气泵(46)与所述控制器(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生严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