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汉涛专利>正文

一种电荷运动补偿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78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17
一种电荷运动补偿蓄电池,电解液室内壁一周上装有平行相间开的第一环形导磁片、第二环形导磁片和第三环形导磁片,第一环形导磁片、第二环形导磁片和第三环形导磁片上均设有线圈,电解液室上面装有逆变器,逆变器的正、负极分别与正极板和负极板相连,逆变器设有接线柱A、接线柱B、接线柱C、接线柱D,接线柱A和接线柱D与第一环形导磁片上的线圈相连,接线柱B和接线柱D与第二环形导磁片上的线圈相连,接线柱C和接线柱D与第三环形导磁片上的线圈相连,构成旋转磁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自动补偿正极和负极的电荷损耗,从而达到延长寿命和制作大功率蓄电池的可能,是蓄电池上的创新,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荷运动补偿蓄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蓄电池,特别是一种电荷运动补偿蓄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蓄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目前对蓄电池的研究都是从极板的材质以及电解液的材质和研究来制作蓄电池,所以,蓄电池几百年来都没有取得革命性的突破,因为,需要对蓄电池其他方向进行研究,把运动和平衡这两个储存能量的基本特点加入蓄电池的研究,是一个新方向,由于结构上存在的不足,目前蓄电池不使用时有自放电的损耗,工作时,容量不能持久,所以目前蓄电池普遍存在寿命短,容量不够用等缺点,那么,如何进一步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自放电的损耗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荷运动补偿蓄电池,可有效解决蓄电池使用寿命短,自放电损耗高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荷运动补偿蓄电池,包括电池外壳、电解液室和逆变器,电池外壳内经隔板设有多个电解液室,每个电解液室内均设有伸出电解液室上面的正极板和负极板,每个电解液室的正极板和负极板串联在一起,并与盖体上的正、负极柱相连,所述的电解液室内壁一周上装有平行相间开的第一环形导磁片、第二环形导磁片和第三环形导磁片,第一环形导磁片、第二环形导磁片和第三环形导磁片上均设有线圈,电解液室上面装有逆变器,逆变器的正、负极分别与正极板和负极板相连,逆变器设有接线柱A、接线柱B、接线柱C、接线柱D,接线柱A和接线柱D与第一环形导磁片上的线圈相连,接线柱B和接线柱D与第二环形导磁片上的线圈相连,接线柱C和接线柱D与第三环形导磁片上的线圈相连,构成旋转磁场结构。
[0005]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自动补偿正极和负极的电荷损耗,从而达到延长寿命和制作大功率蓄电池的可能,是蓄电池上的创新,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本技术剖视图。
[0008]图3是本技术单个电解液室结构示意图。
[0009]图4是本技术逆变电路板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情况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11]结合附图给出,一种电荷运动补偿蓄电池,包括电池外壳、电解液室和逆变器,电池外壳7内经隔板设有多个电解液室8,每个电解液室8内均设有伸出电解液室8上面的正极
板801和负极板802,每个电解液室8的正极板801和负极板802串联在一起,并与盖体4上的正、负极柱相连,所述的电解液室8内壁一周上装有平行相间开的第一环形导磁片1、第二环形导磁片2和第三环形导磁片3,第一环形导磁片1、第二环形导磁片2和第三环形导磁片3上均设有线圈6,电解液室8上面装有逆变器5,逆变器5的正、负极分别与正极板801和负极板802相连,逆变器5设有接线柱A、接线柱B、接线柱C、接线柱D,接线柱A和接线柱D与第一环形导磁片1上的线圈相连,接线柱B和接线柱D与第二环形导磁片2上的线圈相连,接线柱C和接线柱D与第三环形导磁片3上的线圈相连,构成旋转磁场结构。
[0012]为保证更好的实施效果,所述的第一导磁片1、第二导磁片2和第三导磁片3均是由导磁材料制成的绕电解液室8内壁一周的环形。
[0013]所述的第一导磁片1、第二导磁片2和第三导磁片3上的线圈6产生的旋转磁场方向与电解液室8内的电解液离子运动方向垂直,即磁通垂直粒子流方向。
[0014]本技术在具体使用时,逆变器5(公知市售产品)分别与第一环形导磁片1、第二环形导磁片2和第三环形导磁片3相连,为线圈6供电,3个交流线圈6产生旋转磁场,磁通垂直粒子流方向,推动电解液离子定向运动,当不使用蓄电池时,逆变器5为线圈6供电所用的蓄电池的电量小于补偿的电量,降低了自放电损耗,当蓄电池接入负载时,由于线圈6的磁场作用,可以延长使用时间,当蓄电池接入充电设备时,由于线圈6的磁场作用,加速了离子运动,可以加速充电过程。
[0015]在具体使用时,逆变器5的正、负极也可直接接外部电源,进行外补偿。
[0016]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自动补偿正极和负极的电荷损耗,从而达到延长寿命和制作大功率蓄电池的可能,补偿过程中,逆变器使用蓄电池的电量小于补偿的电量,不接负载的时候,补偿自放电的损耗,空载补偿高达90%

95%,负载补偿30

70%,加速了蓄电池的充电,是蓄电池上的创新,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荷运动补偿蓄电池,包括电池外壳、电解液室和逆变器,电池外壳(7)内经隔板设有多个电解液室(8),每个电解液室(8)内均设有伸出电解液室(8)上面的正极板(801)和负极板(802),每个电解液室(8)的正极板(801)和负极板(802)串联在一起,并与盖体(4)上的正、负极柱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液室(8)内壁一周上装有平行相间开的第一环形导磁片(1)、第二环形导磁片(2)和第三环形导磁片(3),第一环形导磁片(1)、第二环形导磁片(2)和第三环形导磁片(3)上均设有线圈(6),电解液室(8)上面装有逆变器(5),逆变器(5)的正、负极分别与正极板(801)和负极板(802)相连,逆变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汉涛耿光跃李善详
申请(专利权)人:张汉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