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瑞欣专利>正文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岩土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767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岩土取样装置,涉及工程勘察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取样箱,所述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抗震装置,所述抗震装置的下端设置有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的下端设置有转换机构,所述转换机构的内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下端设置有钻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钢板、抗震连接件、丝杆、丝杠扣板、限位板和抗震管束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取样装置具备抗震的作用,不会轻易因外力或自身作用导致装置晃动,影响取样进程,通过底板、挡块、伸臂桁架、摩擦阻尼器和盖板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增大装置内部的轴力,增大结构抗侧刚度,减小侧移,由于伸臂桁架本身刚度较大,所以在进行岩土取样时能够更加精准。更加精准。更加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岩土取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岩土取样装置,涉及工程勘察
,具体涉及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岩土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各行业的岩土工程勘察中,黏性土基本上都是由岩芯管采取,每次进尺不宜超过2米,土样冲入样槽后再由人工根据规范取样要求,每隔1~1.5米截取20cm岩土样进行土工试验分析,所以急需一种取样装置对其取样分析。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现有的岩土工程勘察用岩土取样装置,因机器震动幅度较大导致取样受阻,效率较低;
[0004]2、现有的岩土工程勘察用岩土取样装置,只能单一方向取样,工作效率较低,不够智能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岩土取样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钻杆换向工作的功能,解决装置只能单一方向取样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装置震动幅度过大的问题,以达到平稳取样的效果。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岩土取样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取样箱,所述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抗震装置,所述抗震装置的下端设置有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的下端设置有转换机构,所述转换机构的内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下端设置有钻杆;所述抗震装置包括钢板、抗震连接件、丝杆、丝杠扣板、限位板、抗震管束,所述抗震连接件位于钢板的上端外表面,所述丝杠扣板位于丝杆的一侧;所述丝杆与丝杠扣板之间设置有凹槽,所述丝杆的一侧通过凹槽与丝杠扣板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抗震连接件与钢板之间设置有螺丝,所述抗震连接件的下端通过螺丝与钢板的上端固定连接。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换机构包括转筒、固定栓、螺孔、皮带、轴承,所述固定栓位于转筒的上端,所述螺孔位于转筒的下端,所述皮带位于轴承的四周外表面。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筒与固定栓之间设置有螺纹槽,所述固定栓的内侧通过螺纹槽与转筒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皮带与轴承之间设置有滑槽,所述皮带的内侧通过滑槽与轴承的四周外表面活动连接。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底板、挡块、伸臂桁架、摩擦阻尼器、盖板,所述挡块位于底板的上端,所述伸臂桁架位于挡块的后端,所述摩擦阻尼器位于挡块的一侧,所述盖板位于摩擦阻尼器的上端。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挡块与伸臂桁架之间设置有连接轴,所述伸臂桁架的前端通过连接轴与挡块的后端活动连接,所述摩擦阻尼器与盖板之间
设置有焊接块,所述摩擦阻尼器的上端通过焊接块与盖板的下端固定连接。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丝杆位于抗震连接件的上端,所述限位板位于钢板的下端,所述抗震管束位于限位板的下端。
[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4]1、本技术提供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岩土取样装置,通过钢板、抗震连接件、丝杆、丝杠扣板、限位板和抗震管束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取样装置具备抗震的作用,不会轻易因外力或自身作用导致装置晃动,影响取样进程,通过限位板可以防止钻杆发生位移,并且抗震连接件与抗震管束都能有效控制装置的震动幅度,丝杆与丝杠扣板则是为了装置能够更加稳定高效的工作。
[0015]2、本技术提供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岩土取样装置,通过底板、挡块、伸臂桁架、摩擦阻尼器和盖板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增大装置内部的轴力,从而增大装置的抗倾覆力矩,增大结构抗侧刚度,减小侧移,由于伸臂桁架本身刚度较大,又加强了结构抗侧力的刚度,所以在进行岩土取样时能够更加精准,并且因设有摩擦阻尼器可以通过增大摩擦力,使装置无法晃动,也能起到减震的作用。
[0016]3、本技术提供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岩土取样装置,通过转筒、固定栓、螺孔、皮带和轴承的共同作用下,可以随时对钻杆进行自由切换,无需人工手动操作,避免人员受伤,安全机制较高,通过轴承不停转动,使其带动皮带运转从而转筒也能转动起来,而转筒可以推动钻杆向其相反方向移动,并且进行取样,非常便捷。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岩土工程勘察用岩土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转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抗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主体;2、取样箱;3、抗震装置;301、钢板;302、抗震连接件;303、丝杆;304、丝杠扣板;305、限位板;306、抗震管束;4、钻杆;5、辅助装置;501、底板;502、挡块;503、伸臂桁架;504、摩擦阻尼器;505、盖板;6、转换机构;601、转筒;602、固定栓;603、螺孔;604、皮带;605、轴承;7、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岩土取样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取样箱2,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抗震装置3,抗震装置3的下端设置有辅助装置5,辅助装置5的下端设置有转换机构6,转换机构6的内侧设置有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的下端设置有钻杆4;抗震装置3包括钢板301、抗震连接件302、丝杆303、丝杠扣板304、限位板305、抗震管束306,抗震连接件302位于钢板301的上端外表面,丝杠扣板304位于丝杆303的一侧;丝杆303与丝杠扣板304之间设置有凹槽,丝杆303的一侧通过凹槽与丝杠扣板304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抗震连接件302与钢板301之间设置有螺丝,抗震连接件302的下端通过
螺丝与钢板301的上端固定连接,丝杆303位于抗震连接件302的上端,限位板305位于钢板301的下端,抗震管束306位于限位板305的下端。
[0025]在本实施案例中,可以使取样装置具备抗震的作用,不会轻易因外力或自身作用导致装置晃动,影响取样进程,通过限位板305可以防止钻杆4发生位移,并且抗震连接件302与抗震管束306都能有效控制装置的震动幅度,丝杆303与丝杠扣板304则是为了装置能够更加稳定高效的工作。
[0026]实施例2
[0027]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转换机构6包括转筒601、固定栓602、螺孔603、皮带604、轴承605,固定栓602位于转筒601的上端,螺孔603位于转筒601的下端,皮带604位于轴承605的四周外表面,转筒601与固定栓602之间设置有螺纹槽,固定栓602的内侧通过螺纹槽与转筒601的上端可拆卸连接,皮带604与轴承605之间设置有滑槽,皮带604的内侧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岩土取样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取样箱(2),所述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抗震装置(3),所述抗震装置(3)的下端设置有辅助装置(5),所述辅助装置(5)的下端设置有转换机构(6),所述转换机构(6)的内侧设置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的下端设置有钻杆(4);所述抗震装置(3)包括钢板(301)、抗震连接件(302)、丝杆(303)、丝杠扣板(304)、限位板(305)、抗震管束(306),所述抗震连接件(302)位于钢板(301)的上端外表面,所述丝杠扣板(304)位于丝杆(303)的一侧;所述丝杆(303)与丝杠扣板(304)之间设置有凹槽,所述丝杆(303)的一侧通过凹槽与丝杠扣板(304)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抗震连接件(302)与钢板(301)之间设置有螺丝,所述抗震连接件(302)的下端通过螺丝与钢板(301)的上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岩土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构(6)包括转筒(601)、固定栓(602)、螺孔(603)、皮带(604)、轴承(605),所述固定栓(602)位于转筒(601)的上端,所述螺孔(603)位于转筒(601)的下端,所述皮带(604)位于轴承(605)的四周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岩土取样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瑞欣
申请(专利权)人:宋瑞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