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源网荷储灵活性的主动配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电力系统
,具体是一种基于源网荷 储灵活性的主动配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0003]如何充分挖掘利用主动配电网的源网荷储灵活互动性,以制定 合理有效新能源消纳策略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之一。
[0004]然而,现有的大多数提升新能源消纳的灵活性措施较为单一, 因此不能满足高比例新能源并网消纳的灵活性需求,无法最大限度 地挖掘和发挥主动配电网消纳新能源潜力。目前缺乏一种综合考虑 源网荷储灵活性的主动配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源网荷储灵活性的主动配电网新 能源消纳能力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建立主动配电网源网荷储灵活性模拟模型。所述主动配电网 源网荷储灵活性模拟模型模型包括电源端灵活性模拟模型、网络端 灵活性模拟模型、负荷端灵活性模拟模型和储能端灵活性模拟模型。
[0007]所述电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源网荷储灵活性的主动配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所述主动配电网源网荷储灵活性模拟模型。2)以最大化主动配电网的新能源消纳量、最小化主动配电网的运行成本为目标,建立主动配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模型;3)利用线性化方法将主动配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模型转换为多目标混合整数线性优化模型;4)对多目标混合整数线性优化模型进行解算,得到主动配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源网荷储灵活性的主动配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配电网源网荷储灵活性模拟模型模型包括电源端灵活性模拟模型、网络端灵活性模拟模型、负荷端灵活性模拟模型和储能端灵活性模拟模型;所述电源端灵活性模拟模型如下所示:所述电源端灵活性模拟模型如下所示:所述电源端灵活性模拟模型如下所示:式中,为节点i处并网的新能源的有功削减量;为节点i处并网的新能源理论上可获得的有功功率;为节点i处并网的新能源实际能够被消纳的有功功率;t为时段标识;t=1,2,
…
,T;T为时段总数;为节点i处并网的新能源无功功率;为节点i处并网的新能源的功率因数;和分别为功率因数的允许变化范围;为节点i处并网的新能源逆变器容量;所述网络端灵活性模拟模型如下所示:所示:式中,Ω
B
为网络中存在遥控开关的支路集合;为支路ij的遥控开关在全天内允许的最大动作次数;为系统内所有遥控开关在全天内允许的最大动作次数;Δsw
ij.t
表示遥控开关在第t个时段的动作次数;N和N
s
分别为网络中的节点总数和变电站数量;M
l
为
第l个供电环路中的支路数量;l=,2,
…
,L;L为网络中供电环路总数;sw
ij.l.t
为第l个供电环路中的支路ij的状态;Ω
B.l
为第l个供电环路对应的支路集合。其中,遥控开关在第t个时段的动作次数Δsw
ij.t
如下所示:Δsw
ij.t
=|sw
ij.t
‑
sw
ij.t
‑1|
ꢀꢀꢀꢀꢀꢀꢀꢀꢀꢀꢀꢀꢀꢀꢀꢀꢀꢀꢀꢀꢀ
(6)式中,sw
ij.t
为第t时段支路ij的遥控开关状态;sw
ij.t
‑1为第t
‑
1时段支路ij的遥控开关状态;开关的状态用二进制表示,“1”表示闭合,“0”表示断开;所述负荷端灵活性模拟模型如下所示:所述负荷端灵活性模拟模型如下所示:式中,和分别为节点i的可控负荷原始功率值;和分别为节点i可控负荷灵活性调控后的有功/无功功率;为可控负荷在各调度时段内的功率调节能力;和分别为i节点可控负荷相比当前时刻的原始负荷可增加和减少的最大调节能力;Δt为单位时段间隔。所述储能端灵活性模拟模型如下所示:所述储能端灵活性模拟模型如下所示:所述储能端灵活性模拟模型如下所示:所述储能端灵活性模拟模型如下所示:所述储能端灵活性模拟模型如下所示:式中,和分别为节点i处的常规储能的充放电功率;和为常规储能的充/放电效率;为常规储能的额定容量;SOC
i.t+1
和SOC
i.t
分别为t+1时段、t时段的荷电状态;SOC
i.max
和SOC
i.min
分别为t时段荷电状态的最大最小值;和分别为该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为节点i处的储能所输出的无功功率;表示节点i处
安装的储能的逆变器容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源网荷储灵活性的主动配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主动配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模型的目标函数分别如公式(14)和公式(15)所示,即:式中,F
DG
为主动配电网在全天内的新能源消纳量;Ω
DG
为新能源对应的节点集合;式中,F
EC
为主动配电网全天内的运行费用;C
DG
(t)、C
SW
(t)、C
DR
(t)和C
ESS
(t)分别为所有新能源、遥控开关、可控负荷和储能在t时段的运行成本;C
Grid
(t)为t时段配网从上级电网的购电费用;C
LOSS
(t)为t时段主动配电网的网损费用;所有新能源、遥控开关、可控负荷和储能在t时段的运行成本分别如下所示:可控负荷和储能在t时段的运行成本分别如下所示:可控负荷和储能在t时段的运行成本分别如下所示:可控负荷和储能在t时段的运行成本分别如下所示:式中,和分别为新能源有功、无功出力成本系数和有功削减惩罚费用系数;λ
sw
为单个开关动作成本系数;Ω
DR
和Ω
ESS
分别为可控负荷和储能对应的节点集合;λ
DR
为可控负荷的单位调度成本;为储能充、放电有功功率的单位运行成本;为储能无功出力成本系数。t时段配网从上级电网的购电费用、主动配电网的网损费用分别如下所示:主动配电网的网损费用分别如下所示:式中,Ω
Grid
和Ω
F
分别为所有根节点集合和支路集合;为根节点i在t时段从上级电网购电功率;R
ij
为支路ij间的电阻值;为t时段购电价格;λ
Loss
为网损成本;I
ij.t
为t时段支路ij的电流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源网荷储灵活性的主动配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主动配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模型的约束条件包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