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磁感应的气雾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738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气雾发生装置,包括:雾化弹,包括第一壳体、雾化芯、第一感应线圈及第一电路板;抽吸通道连通雾化通道的一端,雾化芯设于雾化通道内;主体,第一壳体安装于主体并与主体界定一进气通道,进气通道连通雾化通道的另一端;电池组件设于主体内,主体具有与雾化通道连通的感应通道;电池组件包括传感控制件、电池及第二感应线圈,电池与第二感应线圈电性连接;当感应通道内的气压小于初始值时,传感控制件控制电池及第二感应线圈电路连通,第一感应线圈产生感应电流以加热雾化芯,雾化介质经雾化芯转化为气溶胶。上述基于电磁感应的气雾发生装置,雾化弹及电池组件无需物理接触。池组件无需物理接触。池组件无需物理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磁感应的气雾发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基于电磁感应的气雾发生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气雾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子雾化器包括雾化弹及主机,雾化弹装配在主机的开口处。雾化弹的底侧设有连接端子,连接端子电性连接雾化芯;主机的顶侧设有弹针,弹针电性连接电池。当雾化弹安装于主机开口处时,需要使弹针及连接端子对接才能实现电路导通,电路导通时才能使电池通过弹针、连接端子向雾化芯输出电力。若弹针及连接端子对接的位置出现偏差,会导致电路无法导通或电路导通时电流输出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子雾化器电流输出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热能转换率高且加热速度快的基于电磁感应的气雾发生装置。
[0004]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气雾发生装置,包括:
[0005]雾化弹,包括第一壳体、雾化芯、第一感应线圈及第一电路板,所述雾化芯通过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抽吸通道及雾化通道,所述抽吸通道连通所述雾化通道的一端,所述雾化芯设于所述雾化通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弹,包括第一壳体、雾化芯、第一感应线圈及第一电路板,所述雾化芯通过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抽吸通道及雾化通道,所述抽吸通道连通所述雾化通道的一端,所述雾化芯设于所述雾化通道内;主体,所述第一壳体安装于所述主体并与所述主体界定一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雾化通道的另一端;所述主体内具有与所述雾化通道连通的感应通道;电池组件,设于所述主体内;所述电池组件包括传感控制件、电池及第二感应线圈,所述电池与所述第二感应线圈、所述传感控制件分别电性连接,所述传感控制件用于控制所述电池及所述第二感应线圈间的电路通断;当所述感应通道内的气压小于初始值时,所述传感控制件控制所述电池及所述第二感应线圈之间电路连通,所述第一电路板控制所述电池输出电力给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交流电作用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使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产生感应电流,所述第一电路板用于将所述感应电流整流及升降压,所述感应电流用于加热所述雾化芯,雾化介质经所述雾化芯转化为气溶胶,外部气流由所述进气通道流向所述雾化通道,并驱使所述气溶胶由所述雾化通道流入所述抽吸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磁感应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电池组件的一侧设有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感应线圈抵接于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电池组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具有正对所述第一进气孔的第一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磁感应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第二壳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太周胜文符有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