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RC框架填充墙梁端转动能力的加固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35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RC框架填充墙梁端转动能力的加固构造,包括RC框架上的填充墙,填充墙的左侧与右侧均设有凿除部位,凿除部位上均填设有强度低于原先填充墙砌块的填充部。该提高RC框架填充墙梁端转动能力的加固构造的结构简单,采用填充部来置换原先左、右侧的填充墙砌块,保留拉结筋以满足结构的整体性,使地震前期依然有一定的抗侧刚度。当地震持续到中后期,由于填充部强度低于原先填充墙砌块,填充部会先于填充墙砌块尽早被压碎破坏,这样就能实现震中填充墙与框架柱的脱开,原先墙柱之间受到的刚性约束得到解放,很大程度地削弱了其对结构抗震性能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有利于结构整体形成“强柱弱梁”的延性破坏机制。破坏机制。破坏机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RC框架填充墙梁端转动能力的加固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提高RC框架填充墙梁端转动能力的加固构造,属于结构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0002]RC框架结构普遍被认为是一种性能较强且设计理论较成熟的结构体系,在实际工程中,填充墙不仅能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还能承担部分水平荷载,延缓框架开裂,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但在研究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其中,填充墙与框架柱之间采取什么样的连接形式正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0003]在实际建筑工程中,填充墙和框架柱之间普遍是采用刚性连接,在受地震荷载时,两者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相互作用。由于填充墙的约束,梁端的转动能力受到限制,造成框架梁的“超强”,框架不能够充分发挥其延性性能,梁抗弯承载能力大于柱的承载能力,形成柱先于梁发生破坏的“强梁弱柱”的脆性破坏模式,使结构更加不利于抗震。如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在能够削弱刚性连接带给RC框架填充墙结构的负面影响的同时,又能保证结构拥有足够的抗震刚度,满足其在施工及造价等方面的要求,是框架建筑结构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RC框架填充墙梁端转动能力的加固构造。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RC框架填充墙梁端转动能力的加固构造,包括RC框架上的填充墙,填充墙的左侧与右侧均设有凿除部位,凿除部位上均填设有强度低于原先填充墙砌块的填充部。
[0006]优选的,RC框架包括两框架柱、框架梁和楼板,用于承载框架建筑结构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或者竖向荷载,或者水平荷载。
[0007]优选的,填充墙位于RC框架的两框架柱、框架梁和楼板之间,填充部的厚度与原先填充墙的厚度相同。
[0008]优选的,填充部采用泡沫混凝土砌块,泡沫混凝土砌块尺寸与原先填充墙砌块尺寸相同,凿除部位位于填充墙的左上角与右上角,凿除部位的长度为两块填充砌块的长度,凿除部位的高度为墙高的一半,填充部上预留有原先填充墙的拉结筋。
[0009]优选的,填充部采用现浇泡沫混凝土层,现浇泡沫混凝土层的厚度与原先填充墙的厚度相同,现浇泡沫混凝土层的强度等级取A0.5级,凿除部位的长度为两块填充砌块的长度,凿除部位的高度是沿着框架柱整段凿除,填充部上预留有原先填充墙的拉结筋。
[0010]优选的,填充部采用聚氨酯泡沫层,聚氨酯泡沫层的厚度与原先填充墙的厚度相同,凿除部位的长度为一块填充砌块的长度,凿除部位的高度是沿着框架柱整段凿除,填充部上预留有原先填充墙的拉结筋。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提高RC框架填充墙梁端转动能力的加固构造的结构简单,采用填充部来置换原先左、右侧的填充墙砌块,保留拉结筋以满足结构的整体性,使地震前期依然有一定的抗侧刚度。当地震持续到中后期,由于填充部强度低于原先填充墙砌块,填充部会先于填充墙砌块尽早被压碎破坏,这样就能实现震中填充墙与框架柱的脱开,原先墙柱之间受到的刚性约束得到解放,很大程度地削弱了其对结构抗震性能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有利于结构整体形成“强柱弱梁”的延性破坏机制。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构造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效果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构造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8]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19]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0]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RC框架填充墙梁端转动能力的加固构造,包括RC框架上的填充墙1,填充墙的左侧与右侧均设有凿除部位,凿除部位上均填设有强度低于原先填充墙砌块的填充部2。
[002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RC框架包括两框架柱3、框架梁4和楼板5,用于承载框架建筑结构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或者竖向荷载,或者水平荷载。
[002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填充墙位于RC框架的两框架柱、框架梁和楼板之间,填充部的厚度与原先填充墙的厚度相同。
[0023]在本技术实施例1中,填充部采用泡沫混凝土砌块,其等级选用A0.5级,泡沫混凝土砌块尺寸与原先填充墙砌块尺寸相同,凿除部位位于填充墙的左上角与右上角,为限制梁转动的梁柱节点部位,墙体人工凿除,凿除部位的长度为两块填充砌块的长度,凿除部位的高度为墙高的一半,保证提高梁端转动能力的同时不造成“短柱”破坏,凿除范围中虽然包含了从框架柱中伸出的拉结筋6,但是将原有的填充砌块凿除后,需要保留原来结构中的拉结筋,使其满足结构整体性,不发生平面外的失稳。还要保证凿除面干净平整,在泡沫混凝土砌块与填充墙的接触面抹上砂浆后进行砌筑。还需要保证砂浆填满两者之间的缝隙。泡沫混凝土砌块之间留出缝隙方便抹上砌筑砂浆,让泡沫混凝土砌块与填充墙粘结在一起,形成整体。当结构受到地震荷载作用时,重新砌筑泡沫混凝土砌块的部位很容易就被
压碎破坏,梁端转动的限制情况也能因此尽早得到解放,同时填充墙对框架梁的约束支撑作用也得到了削减,梁不会因填充墙的影响而出现“超强”,有利于RC框架结构实现“强柱弱梁”的耗能机制。将强度等级为A0.5的泡沫混凝土砌块砌筑在梁柱节点区梁端下部,能削弱填充墙对框架梁的竖向约束支撑作用,梁两端被限制转动的部分重新得到了解放,有利于形成“强柱弱梁”的破坏模式。区别于完全的柔性连接,这种提高既有建筑梁端转动能力的加固构造,并没有把填充墙与框架柱刚性连接的部位整段挖除,而是只挖除限制梁端转动的那一部分,保留了一部分刚性连接。这种提高既有建筑梁端转动能力的加固构造,主要采用泡沫混凝土砌块发挥功效。泡沫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轻质实用、绿色环保、节能保温、建设成本低的建筑材料,简单易操作,物尽其用,不会造成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0024]在本技术实施例2中,填充部采用现浇泡沫混凝土层,现浇泡沫混凝土层的厚度与原先填充墙的厚度相同,现浇泡沫混凝土层的强度等级取A0.5级,使其在地震中能够尽早被压碎破坏,解放填充墙与框架柱之间的刚性约束作用,凿除部位的长度为两块填充砌块的长度,凿除部位的高度是沿着框架柱整段凿除,填充部上预留有原先填充墙的拉结筋。需要注意的是,将原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RC框架填充墙梁端转动能力的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RC框架上的填充墙,填充墙的左侧与右侧均设有凿除部位,凿除部位上均填设有强度低于原先填充墙砌块的填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RC框架填充墙梁端转动能力的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RC框架包括两框架柱、框架梁和楼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RC框架填充墙梁端转动能力的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填充墙位于RC框架的两框架柱、框架梁和楼板之间,填充部的厚度与原先填充墙的厚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提高RC框架填充墙梁端转动能力的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填充部采用泡沫混凝土砌块,泡沫混凝土砌块尺寸与原先填充墙砌块尺寸相同,凿除部位位于填充墙的左上角与右上角,凿除部位的长度为两块填充砌块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宏徐应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鹭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