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后用充气式下肢护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下肢护理
,具体为一种术后用充气式下肢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各种原因如股动脉穿刺术、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后等要求下肢伸直制动,但下肢制动后下肢血流受到影响,容易形成下肢血栓,因此术后的下肢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3]现如今的临床上针对术后要求下肢制动的患者往往是给予宣教制动注意事项同时指导患者在床上做踝泵运动,但患者往往配合程度低,质量差,踝泵运动效果无法监测,护士无法观察,患者在睡眠状态下进行踝泵运动更是难以实现易形成血栓,并且患者在睡眠状态下长时间下肢伸直制动难以保持,常常在睡眠中不自主弯曲下肢,导致股动脉穿测点易发生出血等并发症。
[0004]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术后用充气式下肢护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术后用充气式下肢护理装置,从而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临床上针对术后要求下肢制动的患者往往是给予宣教制动注意事项同时指导患者在床上做踝泵运动,但患者往往配合程度低,质量差,踝泵运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后用充气式下肢护理装置,包括主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机构(2),主箱体(1)的下端设置有踝泵计数机构(3),主箱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充气按摩机构(4),踝泵计数机构(3)信号连接有预警充气频率系统(5);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设置在主箱体(1)一侧的连接杆(21),设置在连接杆(21)外表面上的伸缩杆(22)和贯穿开设在主箱体(1)一侧的第一放置槽(23),第一放置槽(2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透明观察窗口(24),充气按摩机构(4)包括设置在副箱体(25)上端的第一通气口(41),设置在第二放置槽(27)内壁上的第一通气管(42)和设置在第一通气管(42)外表面上的第一气垫(43),第一气垫(43)和第一通气管(42)相连通,第一通气管(42)通过副箱体(25)的内部与第一通气口(41)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用充气式下肢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副箱体(25),副箱体(25)设置有两组,副箱体(25)的一侧开设有圆槽(26),圆槽(26)的内壁上开设有槽口(26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术后用充气式下肢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261)和伸缩杆(22)相对应,圆槽(26)和伸缩杆(22)相对应,副箱体(25)的一侧贯穿开设有第二放置槽(27),第二放置槽(2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透明观察窗口(27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用充气式下肢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踝泵计数机构(3)包括设置在主箱体(1)下端的脚垫块(31),设置在脚垫块(31)外表面上的探头感应块(32)和设置在脚垫块(31)一侧的显示屏(3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术后用充气式下肢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垫块(31)的一侧设置有喇叭(34),脚垫块(3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控制开关(35),控制开关(35)用于控制喇叭(34)的音量大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用充气式下肢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槽(23)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通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承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