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箱式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23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箱式变电站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组合式箱式变电站,包括设置在变电站构件外侧的箱体结构,所述箱体结构的底部安装有用于移动的移动基座,且箱体结构的一侧安装有冷却机构,所述移动基座的下侧安装有若干个对称分布的抬升结构,所述箱体结构包括双层板结构,所述双层板结构的内部开设有与冷却机构连通的第一中空层,所述箱体结构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与第一中空层连通且将箱体结构内部分隔的分隔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箱体结构与移动基座进行组装,方便将箱体结构运送至工作场所中,并且箱体结构与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卡接槽,在方便与移动基座进行固定时,也方便将箱体结构与安装区域进行固定,从而可以提高箱体结构在输送和安装后的牢固性。装后的牢固性。装后的牢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箱式变电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箱式变电站
,具体为一种组合式箱式变电站。

技术介绍

[0002]箱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箱体结构内。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箱式变电站(公开号:CN110311319A),该专利包括一级承重锚杆与二级承重锚杆,一级承重锚杆与二级承重锚杆上均分别套设有定套与承重套,且定套与承重套上分别转动连接有一级套杆与一级内杆,一级内杆自由端滑动套设于一级套杆自由端内。
[0004]在现有技术中,箱式变电站通常使用在户外环境中,所以需要箱式变电站在输送至使用场所后,方便安装至工作位置,并且箱式变电站在工作时,其内部的温度较高,所以在工作时,需要箱式变电站具有良好的散热和隔热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箱式变电站,解决以下技术问题:如何提高箱式变电站的散热和隔热能力,进而在工作时,对其内部的构件进行保护;如何对箱式变电站进行组装,并且提高其组装后的实用性。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组合式箱式变电站,包括箱式变电站本体,箱式变电站本体包括设置在变电站构件外侧的箱体结构,所述箱体结构的底部安装有用于移动的移动基座,所述移动基座的下侧安装有若干个对称分布的抬升结构,用于在箱体结构与移动基座拆分后,将箱体结构顶起,从而方便将箱体结构从移动基座的上侧搬运至地面上,所述箱体结构的一侧安装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泵送系统和热交换系统;所述箱体结构包括双层板结构,所述双层板结构的内部开设有与冷却机构连通的第一中空层;所述箱体结构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与第一中空层连通的分隔件,分隔件用于将箱体结构的内部分隔成不同的组装区域,从而收纳变电站结构中的不同构件;所述箱体结构的顶部安装有盖板结构,所述盖板结构内部开设有第三中空层,且盖板结构的一侧安装有将第三中空层与冷却机构连通的若干个连接管件;其中,第一中空层、分隔件和第三中空层的内部均填充有用于输送热量的散热介质,冷却机构中的泵送系统用于将散热介质在第一中空层、分隔件、第三中空层与热交换系统之间进行循环。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层板结构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呈矩阵排列
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双层板结构的内壁相接触,用于对双层板结构从内部进行支撑,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均为圆台形,用于增大与双层板结构的接触面积。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隔件包括板体结构,所述板体结构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双层板结构与侧板连接的部位开设有未与冷却机构连通的螺纹孔,用于方便将板体结构与双层板结构进行组装,且板体结构的两端均设置有延伸至第一中空层内部的延伸部位,延伸部位与双层板结构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结构,用于避免第一中空层和第二中空层内部的散热介质出现泄漏的问题。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盖板结构包括盖板层,所述第三中空层开设在盖板层的内部,所述盖板层的上表面向两侧倾斜,用于防止雨雪堆积在盖板结构的上侧,且盖板层的侧边延伸至箱体结构的外侧,用于对箱体结构进行保护。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盖板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接架,所述箱体结构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卡接架对应的螺纹板,从而方便将盖板结构与箱体结构进行组装。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中空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将第三中空层的内部划分为第一流动区域和第二流动区域,所述隔板的一端开设有连通孔,用于将第一流动区域和第二流动区域相连通,从而实现散热介质的流动。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若干个所述连接管件包括与盖板层固定连接的连接柱体,若干个所述连接柱体设置两组,两组所述连接柱体分别与第一流动区域和第二流动区域连通,若干个所述连接柱体包括圆筒形的定径段和圆锥形的变径段,两组若干个定径段的顶端与第三中空层相连通,所述冷却机构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均设置有与两组连接柱体变径段连接的组装管,组装管与两组连接柱体变径段之间均设置有密封件,用于增大连接柱体与冷却机构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散热介质泄漏。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组所述连接柱体的侧面和冷却机构中对应的组装管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用于螺接的螺接板,从而增大连接管件与冷却机构之间的牢固性。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对称分布的螺纹柱,所述箱体结构的下表面开设有数量与螺纹柱对应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用于卡接至螺纹柱的外侧,若干个所述螺纹柱的内部均螺接有螺接块,若干个所述螺纹柱的顶端均设置有延伸至贴合至箱体结构外侧的卡接部位,从而将箱体结构与移动基座进行组装,在移动时,增大装置的稳定性。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若干个所述抬升结构均包括组装架,所述组装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移动基座相连接的弹性件,且若干个所述组装架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顶升机构,所述移动基座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与抬升结构相同的连通槽,各个顶升机构的输出端安装有托举件,托举件可沿着对应的连通槽与箱体结构进行接触,在箱体结构与移动基座拆分后,即可将箱体结构进行抬升,并且在抬升箱体结构时,顶升机构的底部带动组装架通过拉伸弹性件与地面接触,进而降低抬升结构与移动基座之间的作用力,避免抬升结构与移动基座的连接部位出现损伤。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该组合式箱式变电站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各个分隔件与箱体结构进行组装,将箱体结构的内部分隔成不同的安装区域,将变电站的各个构件安装至对应的安装区域中;
步骤二:将盖板结构吊运至箱体结构的上侧,再将盖板结构与箱体结构进行组装,同时将连接管件与冷却机构进行组装;步骤三:将箱体结构吊运至移动基座的上侧,再将箱体结构与移动基座进行组装;步骤四:通过移动基座将箱体结构移动至使用场所,再将箱体结构进行固定,并且将箱体结构内部变电站进行连接一、二次联络线。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四中箱体结构的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将移动基座移动至固定部位后,将移动基座中的移动结构锁死;A2:将固定部位的地面整平处理,得到整平区域,随后在整平区域浇筑出高度为13

20cm的放置区域,放置区域的面积为箱体结构底部面积的1.2

1.3倍,防止积水进入箱体结构的内部,在放置区域预先浇筑直径不大于卡接槽的混凝土柱,将箱体结构与移动基座拆分,通过抬升结构将箱体结构顶起,再将箱体结构吊运放置区域上侧,将箱体结构中的各个卡接槽套设至对应混凝土柱的外侧。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的箱体结构与移动基座进行组装,方便将箱体结构运送至工作场所中,并且箱体结构与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卡接槽,在方便与移动基座进行固定时,也方便将箱体结构与安装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箱式变电站,包括箱式变电站本体(110),箱式变电站本体(110)包括设置在变电站构件外侧的箱体结构(1),所述箱体结构(1)的底部安装有用于移动的移动基座(2),且箱体结构(1)的一侧安装有冷却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基座(2)的下侧安装有若干个对称分布的抬升结构(3);所述箱体结构(1)包括双层板结构(11),所述双层板结构(11)的内部开设有与冷却机构(6)连通的第一中空层(12);所述箱体结构(1)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与第一中空层(12)连通且将箱体结构(1)内部分隔的分隔件(7);所述箱体结构(1)的顶部安装有盖板结构(4),所述盖板结构(4)内部开设有第三中空层(42),且盖板结构(4)的一侧安装有将第三中空层(42)与冷却机构(6)连通的若干个连接管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板结构(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呈矩阵排列的支撑件(13),所述支撑件(13)的两端均为圆台形且对双层板结构(11)的内壁进行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7)包括板体结构(71),所述板体结构(71)的内部设置有与双层板结构(11)中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丽燕傅瑞军常成刘宝磊荆青原佩佩万旺迪李晏宁丁雨成魏鑫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金丰正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