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信道的多输出入端口连接头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030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四十二信道的多输出入端口连接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连接器,其是一连结座的前端延伸形成一开口状的内接端口,该内接端口顶部穿透形成一卡孔,且该内接端口内侧表面上具有复数个凸缘,该连结座中具有提供信号传输的金属导线自该内接端口内向外延伸而形成复数个插脚; 一第二连接器,其是一连结座中前端延伸形成一接合头所构成,且该接合头中具有由内向外穿透并配合该内接端口所形成的复数个插孔,各个插孔中具有连接该连结座中提供信号传输的金属导线; 所述的第一连接器中的内接端口开口内缘与该第二连接器的接合头外缘,形成一紧配合套接结构; 所述的第二连接器中的连结座顶部具有一凹槽延伸至该接合头而形成一容置槽,使得一扣接组件可容置于该容置槽中,该扣接组件一端的一固定部固设在容置槽内并自该固定部向外延伸适当距离至该接合头内部而形成具有适当弹性的一延伸臂,该延伸臂顶部固设一按压键且前端向上延伸形成一斜面朝外的楔形状的卡笋; 所述的延伸臂底面与该容置槽底面具有适当的距离,使得当压掣该按压键时,该延伸臂前端会向下弯曲而让该卡笋完全没入该容置槽内部; 所述的第二连接器中的延伸臂及卡笋是配合该第一连接器的卡孔,使得当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相互对接时,该卡笋可卡入该卡孔中。(*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四十二信道的多输出入端口连接头改良结构,其主要是通过排列成横列相互错置的数组的插脚及插孔、一第一连接器前端内接端口顶部的一卡孔及一第二连接器前端接合头中的容置槽所装设的一扣接组件,可达到防呆作用,并提供方便操作且具有足够接合强度的连接器扣合及脱离结构,同时又可简化制程而降低其成本。目前连接器的接合固定结构通常是以螺栓结构锁合为主,或少数也具有扣合结构。然而,此类的螺栓结构虽具有不错的连接器接合强度,但其接合及脱离操作性却非常不方便;而此类的扣合结构虽具有方便的连接器接合及脱离操作性,但其接合强度却不足以供大部分的连接器使用,尤其是不适合使用在四十二信道的连接头结构。因此,本技术基于公用的四十二信道连接头结构所具有的缺失及使用需求进行创作。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良该四十二信道连接头结构,其是将连接器的插脚及插孔排列成横列相互错置的数组,使得可通过该插脚及插孔本身结构而达到防呆作用。并且,其具有一可通过按压操作的扣合组件,使得可方便地完成扣合及脱离的操作,并提供足够的接合强度。再者,由于本技术中的扣接组件结构简单而有利于制造,因此可简化制程,并降低其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茂雄黄福龙
申请(专利权)人:弼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