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直驱电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957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永磁直驱电滚筒,包括定子、转子、滚筒、定子支撑辊、两个端盖、降温组件和两个支撑座,定子固定套设于定子支撑辊上,转子套设于定子上,滚筒固定套设于转子的外壁上,两个端盖对称固定设置于转子的两端,且两个端盖均通过轴承与定子支撑辊转动连接,定子支撑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座转动连接,降温组件部分组件设置于定子支撑辊上,降温组件还有部分组件设置于转子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设置的降温组件对定子和转子进行降温。设置的降温组件对定子和转子进行降温。设置的降温组件对定子和转子进行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磁直驱电滚筒


[0001]本技术涉及机电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永磁直驱电滚筒。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传统的机械装备中,齿轮变速和传动机构占主导地位,而皮带输送机是矿山、工厂、码头等工业企业主要输送设备之一,目前一般皮带输送机仍采用传统的:异步电机+ 耦合器+减速器+联轴器

驱动滚筒的传动方式,传统的驱动系统中,异步电动机和减速机损耗大、能效低,系统整体效率只能达到约70%,能耗占了整个系统的30%左右,浪费严重,随着工业技术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煤矿行业作为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面临转型和升级的巨大挑战,矿石高效化运输迫在眉睫,现有的皮带输送机显然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永磁直驱电滚筒应运而生,目前一般的永磁直驱电滚筒在工作时容易产生大量热量,且目前的永磁直驱电滚筒没有较好的散热方式,大多数都是直接在定子的支架内直接通水,散热效率既低,且还容易造成部件锈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直驱电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1)、转子(2)、滚筒(3)、定子支撑辊(4)、两个端盖(5)、降温组件和两个支撑座(6),所述定子支撑辊(4)由中心轴(4a)、外套筒(4b)和设置于外套筒(4b)两端的两个支撑板(4c)组成,所述两个支撑板(4c)分别与中心轴(4a)上靠近两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定子(1)固定套设于外套筒(4b)的外壁上,转子(2)套设于定子(1)上,且转子(2)与定子(1)之间具有间隙,滚筒(3)固定套设于转子(2)的外壁上,两个端盖(5)对称固定设置于转子(2)的两端,且两个端盖(5)均通过轴承(7)与中心轴(4a)转动连接,中心轴(4a)的两端分别套设于两个支撑座(6)上;所述降温组件包括第一环形筒(8)、多个导热片(9)、一个第二环形筒(10)、两组导风管(12)、多个扇叶片(13)和两个过滤板(14),所述第一环形筒(8)与第二环形筒(10)均为两端密封且只设有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的筒体;所述第一环形筒(8)套设于中心轴(4a)的中段,且第一环形筒(8)与中心轴(4a)固定连接,第二环形筒(10)套设于外套筒(4b)的内壁上,且第二环形筒(10)与外套筒(4b)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多个导热片(9)均一端与第一环形筒(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环形筒(10)固定连接,且多个导热片(9)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每组导风管(12)均包括内管(12a)和外管(12b),所述内管(12a)和外管(12b)均呈锥形,两组导风管(12)分别设置于第一环形筒(8)的两端,且每组导风管(12)中,内管(12a)的小径端与第一环形筒(8)固定连接,大径端与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忠念王琪华朱楼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玛格耐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