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隔离开关防护用机构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928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隔离开关防护用机构箱,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包括底脚,还包括缓冲结构以及除湿结构,箱本体,且防护箱本体的两侧均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均安装有挡板,且伸缩杆的外壁均套设有固定弹簧,所述防护箱本体内部的底端安装有隔离开关本体,且防护箱本体内部的顶端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空腔,且第一空腔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滑块,且第三滑块的顶端安装有活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滑块则可以带动活动槽,使活动槽重新进入收纳槽的内部,活动槽内部的干燥剂逐渐吸收机构箱内部的潮气,该结构实现了对机构箱内部的除潮处理。该结构实现了对机构箱内部的除潮处理。该结构实现了对机构箱内部的除潮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工程隔离开关防护用机构箱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工程
,具体为一种电力工程隔离开关防护用机构箱。

技术介绍

[0002]隔离开关是一种主要用于隔离电源和倒闸操作,用以连通和切断小电流电路,无灭弧功能的开关器件,隔离开关在分位置时,触头间有符合规定要求的绝缘距离和明显的断开标志,而隔离开关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防护,防止误触以及受到破坏,因此需要使用防护用机构箱对其进行保护。
[0003]经过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8336913U,公告日2019年1月4日,公开了一种隔离开关机构箱,文中提出“所述箱门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箱主体,所述箱门设置有可视窗,所述可视窗用于展示所述箱主体内空气开关的状态”没有对机构箱的内部进行除潮操作,若内部潮气过重,易导致触电危险,降低焊接效率,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工程隔离开关防护用机构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未进行除潮操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隔离开关防护用机构箱,包括底脚(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结构以及除湿结构(9);所述底脚(1)的顶端安装有防护箱本体(2),且防护箱本体(2)的两侧均安装有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的一端均安装有挡板(15),且伸缩杆(7)的外壁均套设有固定弹簧(8),所述防护箱本体(2)内部的底端安装有隔离开关本体(3),且防护箱本体(2)内部的顶端安装有安装块(14),所述安装块(14)内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空腔(12),且第一空腔(12)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气囊(10),所述第一空腔(12)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滑块(11),且第三滑块(11)的顶端安装有活动杆(13),所述除湿结构(9)位于安装块(14)内部的另一侧;所述缓冲结构均位于防护箱本体(2)的两侧;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安装槽(4),所述安装槽(4)均安装于防护箱本体(2)两侧的上下两端,且安装槽(4)的内部均竖向安装有第一滑杆(17),所述第一滑杆(17)的外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6),且第一滑块(6)远离伸缩杆(7)一端的第一滑杆(17)外壁均套设有伸缩弹簧(5),所述第一滑块(6)远离防护箱本体(2)的一侧均通过铰接键连接有连接杆(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隔离开关防护用机构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13)的顶端延伸至防护箱本体(2)的顶端,且活动杆(13)通过第三滑块(11)与第一空腔(12)构成滑动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隔离开关防护用机构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6)的一端均延伸至挡板(15)的一侧,且连接杆(16)均通过铰接键连接于挡板(15)一侧的上下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旭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锐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