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管道的防渗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88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00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污水管道的防渗漏结构,包括同轴布置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间构造有隔板,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围合成插入管道的容纳腔,所述隔板两侧的所述外管内壁构造有环状填充槽以及与所述填充槽连通的进料槽,所述填充槽内填充有遇水膨胀的密封胶。能够提高污水管道的防渗漏效果。能够提高污水管道的防渗漏效果。能够提高污水管道的防渗漏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管道的防渗漏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水管道的防渗漏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相邻两节污水管道之间通过设置密封圈来到达防漏目的,但是这种防渗漏的设计效果并不太理想,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仍存在管道渗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污水管道的防渗漏结构,能够提高污水管道的防渗漏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污水管道的防渗漏结构,包括同轴布置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间构造有隔板,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围合成插入管道的容纳腔,所述隔板两侧的所述外管内壁构造有环状填充槽以及与所述填充槽连通的进料槽,所述填充槽内填充有遇水膨胀的密封胶。
[0006]根据本申请提出的用于污水管道的防渗漏结构,通过在同轴布置的内管和外管间构造出隔板,管道插入内管和外管围合成的容纳腔内,遇水膨胀的密封胶通过进料槽被打进构造在外管内壁上的环状填充槽内,内管和管道间渗漏出的水流入填充槽内,密封胶膨胀后将管道和外管密封,从而提高了管道的防渗漏效果。
[0007]另外,根据本申请提出的用于污水管道的防渗漏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8]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与所述内管同轴。
[0009]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相互独立的两部分。
[0010]进一步地,所述隔板、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为一体结构。
[0011]进一步地,所述填充槽的边沿与所述隔板平滑过渡。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外部设有操作部。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外管的轴线。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槽在所述隔板两侧对称布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内管的外径等于所述管道的内径。
[0016]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内径等于所述管道的外径。
附图说明
[0017]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污水管道的防渗漏结构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剖面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100、内管;
[0022]200、外管;
[0023]300、隔板;
[0024]400、操作部;
[0025]101、容纳腔;
[0026]201、填充槽;
[0027]202、进料槽;
[0028]501、第一管道;
[0029]502、第二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1]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污水管道的防渗漏结构。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污水管道的防渗漏结构包括内管100、外管200和隔板300。
[0033]内管100插入外管200内部,且内管100和外管200保持同轴布置,内管100和外管200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形成插入第一管道501和第二管道502的容纳腔101,隔板300形成在容纳腔101中,并将容纳腔101分隔成相互独立的两部分,隔板300与内管100保持同轴布置。
[0034]本实施例中,隔板300将容纳腔101分隔成不连通的两部分,第一管道501从容纳腔101的左侧插入并抵接在隔板300左侧面,第二管道502从容纳腔101的右侧插入并抵接在隔板300的右侧面。
[0035]作为一例,第一管道501和第二管道502保持内径和外径均相同。
[0036]具体地,内管100的外径等于第一管道501的内径,外管200的内径等于第一管道501的外径,即当第一管道501从左侧插入容纳腔101内后,第一管道501和内管100以及外管200之间形成了第一道密封连接。
[0037]为了拆装方便,在外管200的外部设有操作部400,通过操作部400便于转动外管200,通过转动的方式,能够更加方便的对第一管道501和第二管道502进行拆装。
[0038]作为一例,操作部400为构造在外管200外壁的环形板,且操作部400位于正对隔板300的位置,操作部400与外管200保持同轴设置。
[0039]可选地,操作部400与外管200为一体结构,能够提高操作部400的结构强度。
[0040]在本实施例中,在隔板300两侧的外管200的内部构造有环状填充槽201,作为一例,填充槽201沿截面呈弧形。
[0041]填充槽201的内沿与隔板300平滑过渡,填充槽201的槽底位于外管200管壁厚度的中间位置。
[0042]在外管200的内壁上还构造有进料槽202,进料槽202的延伸方向与外管200的轴线
平行,且进料槽202的内端与填充槽201连通,进料槽202的外端贯穿外管200的左右两端面。
[0043]作为一例,进料槽202在隔板300的两侧对称布置。
[0044]本实施例中,密封胶经进料槽202打入填充槽201内,密封胶在遇水后会膨胀,从而将外管200与第一管道501以及第二管道502密封。
[0045]参照图1和图1,对将第一管道501和第二管道502连接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将第一管道501对准容纳腔101的左侧端口,通过操作部400转动外管200,直至第一管道501的端部抵接在隔板300的左侧端面,重复上述操作,将第二管道502的端部抵接在隔板300的右侧端面。
[0046]将密封胶沿进料槽202打入填充槽201内,直至密封胶充满填充槽201,当内管100和第一管道501以及第二管道502间发生渗漏时,水流入填充有密封胶的填充槽201内,使密封胶膨胀,可将外管200与第一管道501以及第二管道502密封连接,从而提高防渗漏效果。
[0047]根据本申请提出的用于污水管道的防渗漏结构,通过在同轴布置的内管100和外管200间构造出隔板300,管道插入内管100和外管200围合成的容纳腔101内,遇水膨胀的密封胶通过进料槽202被打进构造在外管200内壁上的环状填充槽201内,内管100和管道间渗漏出的水流入填充槽201内,密封胶膨胀后将管道和外管200密封,从而提高了管道的防渗漏效果。
[0048]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代和变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管道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布置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间构造有隔板,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围合成插入管道的容纳腔,所述隔板两侧的所述外管内壁构造有环状填充槽以及与所述填充槽连通的进料槽,所述填充槽内填充有遇水膨胀的密封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管道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与所述内管同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污水管道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相互独立的两部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污水管道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为一体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海刘一浩袁伟卢国庆赵吾刚金尧郎井海侯建新赵朝阳王凯徐鹏飞刘根张勤勇赵化韬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