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壁挂式家庭储能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6668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壁挂式家庭储能系统包括:壁挂组件;外壳,与壁挂组件拆卸固接;若干储能模块,依次并列的设置在外壳内;若干纵向散热模块,与若干储能模块交替设置;若干底散热模块,分别对应的设置在储能模块的下表面;注流组件,分别与纵向散热模块和底散热模块上部连通;引流组件,分别与纵向散热模块和底散热模块下部连通;水循环温控组件,分别与主流组件和引流组件连通;控制电路板,分别与储能模块和水循环温控组件电连接;外接插头,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盖板,将外壳封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相对较小,可悬挂安装固定的在家庭墙壁上,可对电芯进行过热保护,保障储能系统的正常工作,延长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壁挂式家庭储能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壁挂式家庭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人们对电力所产生的依赖性愈来愈高,家用储能电源等储能设备日渐丰富,当停电的情况发生时,家庭储能可以作为应急电源给家庭用电设备供电。
[0003]但一般家庭储能设备体积较大,集成度不高,占用空间较大。同时储能系统的电芯在储能和放能的过程中电芯将会升温,电芯温度升高即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又会对电芯的寿命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壁挂式家庭储能系统,体积相对较小,可悬挂安装固定的在家庭墙壁上,可对电芯进行过热保护,保障储能系统的正常工作,延长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壁挂式家庭储能系统,包括:
[0007]壁挂组件,可固定在墙壁上;
[0008]外壳,开口盒状,所述外壳可与壁挂组件拆卸固接;
[0009]若干储能模块,依次并列的设置在外壳内;
[0010]若干纵向散热模块,与若干储能模块交替设置,固定在外壳内;
[0011]若干底散热模块,分别对应的设置在储能模块的下表面,与外壳固定;
[0012]注流组件,设置在外壳上部,分别与纵向散热模块和底散热模块上部连通;
[0013]引流组件,设置在外壳下部,分别与纵向散热模块和底散热模块下部连通;
[0014]水循环温控组件,分别与主流组件和引流组件连通;
[0015]控制电路板,设置在外壳内,分别与储能模块和水循环温控组件电连接;
[0016]外接插头,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0017]盖板,与外壳固接,将外壳封闭;所述盖板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储能模块包括:
[0019]第一限位组件,固定的设置在外壳内;
[0020]第二限位组件,与第一限位组件相对的设置在外壳内;所述纵向散热模块的相对侧面分别与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的外侧面接触;
[0021]若干电芯,依次并列的设置在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内,被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限位;底散热模块与若干电芯的下表面接触;
[0022]U形固定件,扣设在外壳上,将若干电芯限位固定。
[002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
[0024]水平板,与外壳固接,板面平行于外壳底部;
[0025]垂直板,一端与水平板的一端固接;
[0026]承压板,一端水平的与垂直板的另一端固接;
[0027]限位板,垂直的承压板的另一端固接;所述限位板的一侧与电芯接触,另一侧与纵向散热模块接触;
[0028]所述第二限位组件结构与第一限位组件相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与第一限位组件镜像设置;所述电芯下表面与第一限位组件的垂直板、水平板以及第二限位组件的垂直板、水平板围成的空间内放置底散热模块。
[0029]进一步地,所述U形固定件包括:
[0030]U形板,内侧面与电芯接触;所述U形板的两端设有螺纹孔,所述U形板通过螺钉与外壳固接;
[0031]两条与U形板相同的加强肋。
[0032]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
[0033]开口的壳体;
[0034]若干加强管,均匀间隔并列的设置在壳体底部;所述加强管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壳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第二限位组件和U形固定件与加强管固接。
[0035]进一步地,所述壁挂组件包括:
[0036]挂板,中部设有凹槽,所述挂板的上端和凹槽的上端面均设有两个挂接的缺口;
[0037]两块固定板,分别与挂板的相对的两侧固接;两块所述固定板和挂板组成的结构的横截面为外凸形,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安装孔;
[0038]两块挂钩板,设置在壳体外侧面上,所述挂钩板上设有两个挂钩;两块所述挂钩上的挂钩分别与挂板上的四个缺口对应。
[0039]进一步地,还包括两组侧顶组件,设置在外壳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与相邻的纵向散热模块的外侧面相抵。
[0040]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散热模块包括:
[0041]密闭的长方体形的盒体;
[0042]挡板,设置在盒体内,将盒体分为上下两部;所述挡板上均匀的设有若干穿孔;所述注流组件与盒体的上部连通;所述引流组件与盒体的下部连通;
[0043]若干限流条,垂直均匀间隔的设置在盒体下部内,上端与挡板的板面相抵;下端与盒体的内侧面留有间隙;所述限流条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与盒体的两个相对的内侧面无缝固接;
[0044]所述底散热模块与纵向散热模块的结构相同。
[0045]进一步地,所述水循环温控组件包括:
[0046]储水箱,固定在外壳内,所述储水箱位于储能模块下方,与引流组件连通;
[0047]加热板,设置在储水箱内,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0048]水泵,进水端与储水箱的底部连通;
[0049]散热导管,设置在外壳外,一端与水泵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注流组件连通;所述散热导管为金属管,所述散热导管外侧面设有垂直的散热鳍;
[0050]均压阀,与散热导管连通。
[0051]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相对侧面设有提手;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撑脚,所述撑脚的高度大于外接插头外露部分的高度。
[005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0053]系统的核心部件全部集成在外壳内,集成度高,占用空间下,通过壁挂组件可以悬挂在墙壁上,不占用地面空间,且可以避免地面潮湿气体和水流。
[0054]储能模块的两个侧面和底部分别与纵向散热模块和底散热模块接触,可以对储能模块的温度进行调节。保障储能模块的工作温度,可对电芯进行过热保护,保障储能系统的正常工作,延长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
[0055]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0056]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
[0057]图1实施例中带冷却装置的壁挂式家庭储能系统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58]图2为图1中A

A剖处结构示意图。
[0059]图3为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60]图4为图1中C

C剖处结构示意图。
[0061]图5为图1中D

D剖处结构示意图。
[0062]图6为图5中E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63]图7为图5中F

F剖处结构示意图。
[0064]图8为图1的后视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壁挂式家庭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壁挂组件,可固定在墙壁上;外壳,开口盒状,所述外壳可与壁挂组件拆卸固接;若干储能模块,依次并列的设置在外壳内;若干纵向散热模块,与若干储能模块交替设置,固定在外壳内;若干底散热模块,分别对应的设置在储能模块的下表面,与外壳固定;注流组件,设置在外壳上部,分别与纵向散热模块和底散热模块上部连通;引流组件,设置在外壳下部,分别与纵向散热模块和底散热模块下部连通;水循环温控组件,分别与主流组件和引流组件连通;控制电路板,设置在外壳内,分别与储能模块和水循环温控组件电连接;外接插头,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盖板,与外壳固接,将外壳封闭;所述盖板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冷却装置的壁挂式家庭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包括:第一限位组件,固定的设置在外壳内;第二限位组件,与第一限位组件相对的设置在外壳内;所述纵向散热模块的相对侧面分别与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的外侧面接触;若干电芯,依次并列的设置在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内,被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限位;底散热模块与若干电芯的下表面接触;U形固定件,扣设在外壳上,将若干电芯限位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冷却装置的壁挂式家庭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水平板,与外壳固接,板面平行于外壳底部;垂直板,一端与水平板的一端固接;承压板,一端水平的与垂直板的另一端固接;限位板,垂直的承压板的另一端固接;所述限位板的一侧与电芯接触,另一侧与纵向散热模块接触;所述第二限位组件结构与第一限位组件相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与第一限位组件镜像设置;所述电芯下表面与第一限位组件的垂直板、水平板以及第二限位组件的垂直板、水平板围成的空间内放置底散热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冷却装置的壁挂式家庭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固定件包括:U形板,内侧面与电芯接触;所述U形板的两端设有螺纹孔,所述U形板通过螺钉与外壳固接;两条与U形板相同的加强肋。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云泽王吉平孟占巍廖诗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吉宏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