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域名识别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30648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未知域名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互联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所述网络访问记录包括域名,且其中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包括未知域名;根据所述多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确定与所述未知域名关联的域名;存储和/或输出与所述未知域名关联的域名,以便根据所述关联的域名更新DPI特征库,所述DPI特征库用于识别未知域名的应用类别。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因信息不充分而造成的无法识别未知域名的问题,提升DPI特征库对未知域名的识别率。DPI特征库对未知域名的识别率。DPI特征库对未知域名的识别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未知域名识别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互联网信息
,尤其涉及一种未知域名识别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移动互联网中,运营商通过DPI设备识别用户上网量中的协议或应用信息,从而实现基于协议或应用的统计、QoS、限速、阻断、计费、分析等功能。近年来,随着4G的大规模普及,新网站、新应用层出不穷,DPI设备基于协议应用特征库对网站、应用流量进行识别,如果DPI特征库更新不及时,将导致流量识别率降低,从而无法满足电信运营商准确及时的对网络中新网站、新应用的处理和分析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未知域名识别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提升DPI特征库对未知域名的识别率。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未知域名识别方法,包括:
[0005]获取多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所述网络访问记录包括域名,且其中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包括未知域名;
[0006]根据所述多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确定与所述未知域名关联的域名;
[0007]存储和/或输出与所述未知域名关联的域名,以便根据所述关联的域名更新DPI特征库,所述DPI特征库用于识别未知域名的应用类别。
[0008]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以及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的数据总线,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说明书提供的任一项未知域名识别方法的步骤。
[0009]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本专利技术说明书提供的任一项未知域名识别的方法的步骤。
[00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未知域名识别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获取多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所述网络访问记录包括已知域名,且其中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包括未知域名;根据所述多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确定与所述未知域名关联的已知域名;存储和/或输出与所述未知域名关联的已知域名,以便根据所述已知域名更新DPI特征库,所述DPI特征库用于识别未知域名的应用类别。解决了因信息不充分而造成的无法识别未知域名的问题,提升了DPI特征库对未知域名的识别率。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
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未知域名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组合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0016]应当理解,在此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未知域名识别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未知域名识别方法可应用于移动终端中,该移动终端可以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电子设备。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9]请参照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未知域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0]如图1所示,该未知域名方法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3。
[0021]步骤S101、获取多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所述网络访问记录包括域名,且其中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包括未知域名。
[0022]示例性的,获取尽可能多的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可以是数百个用户终端、数千个用户终端乃至数万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
[0023]示例性的,可以获取一个网络片区的多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也可以随机获取多个网络片区的多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
[0024]示例性的,可以根据负荷情况获取多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还可以只获取一个或多个进程管理的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
[0025]示例性的,获取多个用户终端一段时间内的网络访问记录,以增加网络访问记录中域名的基数。
[0026]示例性的,若获取到网络访问记录包括未知域名,则暂停获取该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若未获取到未知域名,则持续获取一段时间的网络访问记录直到获取到未知域名或获取的时间结束才停止获取。
[0027]示例性的,所述域名和未知域为非一级域名,可以是二级域名或更低级别的域名和/或子域名。
[0028]例如,在域名“www.xliemgne.com”中,“com”为一级域名,“xliemegne.com”为二级
域名,“www.xliemgne.com”为三级域名,所述三级域名也称为二级域名的子域名。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多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所述网络访问记录包括域名,且其中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包括未知域名,包括:获取多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所述网络访问记录包括已知域名,且其中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包括未知域名;所述根据所述多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确定与所述未知域名关联的域名包括:根据所述多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确定与所述未知域名关联的已知域名;所述存储和/或输出与所述未知域名关联的域名包括:所述存储和/或输出与所述未知域名关联的已知域名。
[0030]示例性的,用户终端访问网络时应当是访问网址,可以从网址中获取相关的域名信息。
[0031]示例性的,所述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包括一个或多个域名,其中,域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已知域名,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未知域名。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多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包括:获取所述用户终端访问的域名信息;若有用户终端访问的域名信息包括所述未知域名,根据所述用户终端访问的域名信息生成对应的网络访问记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未知域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多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所述网络访问记录包括域名,且其中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包括未知域名;根据所述多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确定与所述未知域名关联的域名;存储和/或输出与所述未知域名关联的域名,以便根据所述关联的域名更新DPI特征库,所述DPI特征库用于识别未知域名的应用类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未知域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确定与所述未知域名关联的域名包括:根据所述网络访问记录中包括所述未知域名的终端确定第一终端,网络访问记录中不包括所述未知域名的终端确定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生成第一域名集;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生成第二域名集;根据所述第一域名集和第二域名集确定与所述未知域名关联的域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未知域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域名集和第二域名集确定与所述未知域名关联的域名,包括:根据处于所述第一域名集且不处于所述第二域名集的域名确定与所述未知域名关联的域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未知域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生成第一域名集,所述第二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生成第二域名集,包括:从多个所述第一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中提取不重复的域名生成所述第一域名集,从多个所述第二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中提取不重复的域名生成所述第二域名集。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未知域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多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所述网络访问记录包括域名,且其中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包括未知域名,包括:获取多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所述网络访问记录包括已知域名,且其中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包括未知域名;所述根据所述多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访问记录确定与所述未知域名关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科李华光刘西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