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构件、收发器件及无线通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35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辐射构件、收发器件及无线通讯设备,涉及无线通讯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辐射构件,包括:第一分形结构和设置于第一分形结构内部的第二分形结构;第一分形结构设有第一镂空部,第二分形结构设有第二镂空部;第一分形结构或第一镂空部具有第一对角线,第二分形结构或第二镂空部具有第二对角线,第一对角线与第二对角线具有夹角。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辐射构件、收发器件及无线通讯设备,拓宽了辐射构件可覆盖的频段范围。宽了辐射构件可覆盖的频段范围。宽了辐射构件可覆盖的频段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辐射构件、收发器件及无线通讯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讯
,尤其是涉及一种辐射构件、收发器件及无线通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天线在几何形状上基本上都是基于欧几里德几何的设计,随着天线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微带天线,可与各种载体共形,适合印刷电路板技术批量生产、易于实现圆极化、双极化、双频段工作等优点,但其致命的缺点是窄带性。对于应用于多通信频段的小型化移动终端来说,很难实现多工作频段的覆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辐射构件、收发器件及无线通讯设备,以缓解辐射构件覆盖的工作频段范围窄的技术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辐射构件,包括:第一分形结构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分形结构内部的第二分形结构;
[0005]所述第一分形结构设有第一镂空部,所述第二分形结构设有第二镂空部;
[0006]所述第一分形结构或所述第一镂空部具有第一对角线,所述第二分形结构或所述第二镂空部具有第二对角线,所述第一对角线与所述第二对角线具有夹角。
[0007]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分形结构和所述第二分形结构皆设置为正方形结构,所述第一镂空部和所述第二镂空部皆设置为菱形结构;
[0008]所述第一镂空部的长边与所述第一分形结构的其一对角线共线,并作为所述第一对角线;
[0009]所述第二镂空部的长边与所述第二分形结构的其一对角线重合,并作为所述第二对角线。/>[0010]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分形结构的内部设有第三分形结构,所述第三分形结构设有第三镂空部;
[0011]所述第三分形结构或所述第三镂空部具有第三对角线,所述第三对角线与所述第二对角线具有夹角。
[0012]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三分形结构设置为正方形结构,所述第三镂空部设置为菱形结构;
[0013]所述第三镂空部的长边与第三分形结构的其一对角线重合,并作为所述第三对角线。
[0014]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三分形结构的内部设有第四分形结构,所述第四分形结构设有第四镂空部;
[0015]所述第四分形结构或所述第四镂空部具有第四对角线,所述第四对角线与所述第三对角线具有夹角。
[0016]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对角线与所述第二对角线夹角为30
°
~60
°
,所述第二对角线与所述第三对角线夹角为30
°
~60
°
,所述第三对角线与所述第四对角线夹角为30
°
~60
°

[0017]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分形结构与所述第二分形结构具有第一重合区,所述第二分形结构与所述第三分形结构具有第二重合区,所述第三分形结构与所述第四分形结构具有第三重合区。
[0018]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收发器件,包括:基体、接地件和第一方面提供的辐射构件;
[0019]所述接地件与所述辐射构件绝缘,且所述接地件和所述辐射构件分别涂覆于所述基体的表面。
[0020]结合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辐射构件与接线件连接,所述接线件与所述接地件间隔设置。
[0021]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线通讯设备包括上述辐射构件。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在第一分形结构内部设置第二分形结构的方式,第一分形结构设有第一镂空部,第二分形结构设有第二镂空部,第一分形结构或第一镂空部具有第一对角线,第二分形结构或第二镂空部具有第二对角线,第一对角线与第二对角线具有夹角,通过第一分形结构和第二分形结构共同构成内外嵌套且相对偏斜的多阶分形结构,从而拓宽了辐射构件可覆盖的频段范围。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收发器件的尺寸标注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收发器件的局部尺寸标注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收发器件的第一分形结构、基体、接地件和接线件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分形结构、第二分形结构、基体、接地件和接线件的示意图一;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分形结构、第二分形结构、基体、接地件和接线件的示意图二;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收发器件的示意图一;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收发器件的示意图二;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收发器件的右视图;
[0033]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收发器件的回波损耗S11曲线图;
[0034]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收发器件在1.58GHz中心谐振频率下的E/H面0deg和90deg方向的仿真效果图;
[0035]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收发器件在3.11GHz中心谐振频率下的E/H面0deg和90deg方向的仿真效果图;
[0036]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收发器件在4.5GHz中心谐振频率下的E/H面0deg和90deg方向的仿真效果图;
[0037]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收发器件在5.7GHz中心谐振频率下的E/H面0deg和90deg方向的仿真效果图。
[0038]图标:001

第一重合区;002

第二重合区;003

第三重合区;010

第一对角线;020

第二对角线;030

第三对角线;040

第四对角线;100

第一分形结构;101

第一镂空部;200

第二分形结构;201

第二镂空部;300

第三分形结构;301

第三镂空部;400

第四分形结构;401

第四镂空部;500

基体;60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射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形结构(100)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分形结构(100)内部的第二分形结构(200);所述第一分形结构(100)设有第一镂空部(101),所述第二分形结构(200)设有第二镂空部(201);所述第一分形结构(100)或所述第一镂空部(101)具有第一对角线(010),所述第二分形结构(200)或所述第二镂空部(201)具有第二对角线(020),所述第一对角线(010)与所述第二对角线(020)具有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形结构(100)和所述第二分形结构(200)皆设置为正方形结构,所述第一镂空部(101)和所述第二镂空部(201)皆设置为菱形结构;所述第一镂空部(101)的长边与所述第一分形结构(100)的其一对角线共线,并作为所述第一对角线(010);所述第二镂空部(201)的长边与所述第二分形结构(200)的其一对角线重合,并作为所述第二对角线(0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形结构(200)的内部设有第三分形结构(300),所述第三分形结构(300)设有第三镂空部(301);所述第三分形结构(300)或所述第三镂空部(301)具有第三对角线(030),所述第三对角线(030)与所述第二对角线(020)具有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辐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分形结构(300)设置为正方形结构,所述第三镂空部(301)设置为菱形结构;所述第三镂空部(301)的长边与第三分形结构(300)的其一对角线重合,并作为所述第三对角线(03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辐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分形结构(300)的内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臻林梓恒李尧张国栋黄鹏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