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加工生产用驱动轴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6224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加工生产用驱动轴打孔装置,包括数控加工中心、基础治具,基础治具套接在数控加工中心,基础治具顶部的内侧和中部的顶面分别开设有让位槽组以及活动连接有驱动轴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设置的冷却管组件、喷液阀管组件、方向调节部件、过渡管配合组装,在基础治具的顶部形成新型的冷却辅助结构,相对于传统从上至下喷出作业的冷却液系统而言,新型的冷却辅助结构是可从多个方向、多个角度将冷却液喷向被打孔加工的驱动轴部件以及数控加工中心打孔使用的刀具,进而实现针对性强、精度高的冷却效果,解决传统冷却液系统喷出的冷却液出现偏移,造成刀具以及工件的加工处摩擦高温问题。刀具以及工件的加工处摩擦高温问题。刀具以及工件的加工处摩擦高温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加工生产用驱动轴打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具体为一种汽车加工生产用驱动轴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驱动轴又称汽车传动轴,它是万向传动装置的传动轴中能够传递动力的轴,它是一个高转速、少支承的旋转体,因此它的动平衡是至关重要的,一般传动轴在出厂前都要进行动平衡试验,并在平衡机上进行了调整,对前置引擎后轮驱动的车来说是把变速器的转动传到主减速器的轴,因此汽车驱动轴是汽车制造过程中重要的零部件之一。
[0003]目前,汽车驱动轴内部零部件的孔类特征加工通常是利用加工自动化且加工精度高的数控加工中心来完成,但是现数控加工中心以及所使用的打孔治具还存在一些一直未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现数控加工中心钻孔过程中,其内部的冷却液系统是从打孔传动主轴的方向从上至下喷出,继而对加工过程中的工件以及刀具进行冷却缺,但是随着加工高度以及加工位置的变化,冷却液系统喷出的冷却液很容易出现偏移,进而造成刀具以及工件的加工处摩擦高温,降低刀具使用寿命的同时也容易损坏工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加工生产用驱动轴打孔装置,包括数控加工中心(1)、基础治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治具(2)套接在数控加工中心(1),所述基础治具(2)的顶面开设有排液斜槽(6),所述基础治具(2)顶部的内侧和中部的顶面分别开设有让位槽组(4)以及活动连接有驱动轴部件(3),所述让位槽组(4)的内部分别套接有第一夹持部件(5)和第二夹持部件(9),所述基础治具(2)顶部的外侧套接有冷却管组件(7),所述冷却管组件(7)的内侧套接有喷液阀管组件(8),所述冷却管组件(7)的表面套接有方向调节部件(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加工生产用驱动轴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组(4)的内部包括有四个贯穿基础治具(2)顶部内部的让位槽,且四个让位槽以驱动轴部件(3)的中心为基础进行圆周阵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加工生产用驱动轴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件(5)的内部包括有四个第一固定夹持板(51),且四个的第一固定夹持板(51)的中部分别卡接在四个让位槽,四个所述第一固定夹持板(5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气动推杆(52),四个所述第一气动推杆(52)一端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座,且支座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基础治具(2)顶部的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加工生产用驱动轴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件(9)的内部包括有四个第二气动推杆(91),且四个第二气动推杆(91)的中部分别固定套接在四个第一固定夹持板(51)的内部,所述四个第二气动推杆(91)顶部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夹持板(92),四个所述第二夹持板(92)一侧的底面均与驱动轴部件(3)底部的表面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昌模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佳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