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病人使用的移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16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病人使用的移动支架,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固定连接于底座上的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支撑杆顶部的腋窝支撑垫以及设置于支撑杆中部的腿部支架,底座下端呈圆周状均匀设置有三个斜支架,腿部支架前方设置有防护栏,防护栏包括水平设置的弧形护杆以及竖直设置的竖杆,弧形护杆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在竖杆上,竖杆中部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圆环,第一圆环与支撑杆间隙配合,第一圆环周侧螺纹连接有用于限制第一圆环移动的第一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能够有效保护病人的伤腿,防止其受到二次伤害的优点。防止其受到二次伤害的优点。防止其受到二次伤害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病人使用的移动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方便病人使用的移动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医院中经常有许多行动不便的病人,为了更好的恢复这些病人经常要进行康复训练,通过肢体肌肉收缩,增加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使受伤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0003]腿部骨折的患者是常见的行动不便的病人,在腿脚部骨折治疗中,病人在固定后,由于骨折部位不能轻易受力和移动,以免骨折处再次骨节错位,使得骨折病人移动极为不便,很多时候需要使用辅助移动设备来辅助移动。一般骨折病人都是使用双拐杖来辅助支撑移动,但现有的拐杖一般都需要使用两个,移动需要病人具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和体力,及很好的平衡性才行,对应体弱、老幼、妇女病人来说,很难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且现有的拐杖仅能作为支撑用,骨折病人的骨折一侧的腿脚没有支撑物,病人一般是自己施力抬起或者拖着地行走,不仅无法很好的保护骨折一侧的腿脚,且还极易因倾倒、误操作而使得骨折腿脚受力而影响骨折接续效果,很多病人因此而不想移动,这就使得病人康复进展缓慢,但适当的锻炼却是骨折康复的很好措施,因此,我们需要一种便于腿脚部骨折病人移动的装置,以便腿脚部骨折能够方便移动,辅助进行康复训练。
[0004]为此,相关
的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改进,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 211272114U提出的“一种腿脚骨折病人用的移动支架”,包括底座板,底座板下端呈圆周均匀设置有三个斜支架,三个斜支架的下端均设置有万向轮,底座板下端中部位于三个斜支架之间还设置有弹簧筒,弹簧筒内设置有承力杆,承力杆位于弹簧筒内的部分设置有压环,弹簧筒内还设置有位于压环下端且缠绕在承力杆圆周的压簧,承力杆下端伸出弹簧筒并连接有耐磨垫块,承力杆上端伸出弹簧座和底座板后螺纹连接有组合杆,组合杆顶部螺纹连接有腋窝支撑垫,腋窝支撑垫和底座板之间的组合杆上还从上到下依次活动连接有手部握杆和腿脚支架,上述一种腿脚骨折病人用的移动支架能够满足方便腿部骨折病人的移动和平衡的特点。
[0005]但该申请文件中的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不足,如病人在使用该支架移动时,由于该支架缺少防护装置,受伤部位可能会被行人撞到造成二次伤害。
[0006]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方便病人使用的移动支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病人使用的移动支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病人使用的移动支架,包括底座、固定连接于底座上的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支撑杆顶部的腋窝支撑垫以及设置于支撑杆中部的腿部支架,所述底座下端呈圆周状均匀设置有三个斜支架,所述腿部支架前
方设置有防护栏,所述防护栏包括水平设置的弧形护杆以及竖直设置的竖杆,所述弧形护杆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在竖杆上,所述竖杆中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与所述支撑杆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圆环周侧螺纹连接有用于限制第一圆环移动的第一螺栓。
[0009]优选的,所述腿部支架包括与支撑杆活动连接的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通过第一阻尼转轴连接有腿部支撑垫,所述腿部支撑垫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耳座,所述耳座通过第二阻尼转轴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末端设置有脚部踏板,所述腿部支撑垫的上端面开设有用于放置腿部的弧形通槽。
[0010]优选的,所述腿部支撑垫以及腋窝支撑垫表面包覆有软护垫,所述软护垫包括外层的皮革层和内层的海绵层。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圆环周侧螺纹连接有用于限制第二圆环移动的第二螺栓。
[0012]优选的,所述腋窝支撑下方设置有手部支撑,所述手部支撑包括水平握杆和第三圆环,所述水平握杆与第三圆环之间通过横杆相互连接,所述第三圆环与所述支撑杆间隙配合,所述支撑杆周侧螺纹连接有用于限制第三圆环移动的第三螺栓。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通过第三阻尼转轴连接竖杆。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栓、第二螺栓以及第三螺栓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手轮。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技术结构简单,可方便腿脚骨折病人的移动和平衡,且极为省力,通过设置腿部支撑垫和脚部踏板,不仅可以很好的保护骨折处,且能够根据病人的腿脚长度进行角度调节和长度调节,通过第一圆环、第二圆环、第三圆环、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以及手轮的设置,可以方便的调整防护栏、腿部支撑垫和手部支撑的高度,使其适应病人的身材,通过防护栏的设置,能够对伤腿起到有效的保护,防止行人或物品对伤腿造成撞击。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施例凸显腿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施例凸显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2]1、底座;11、斜支架;2、支撑杆;3、腋窝支撑垫;4、防护栏; 41、竖杆;42、弧形护杆;43、连接杆;44、第三阻尼转轴;5、第一圆环;51、第一螺栓;52、手轮;6、第二圆环;61、第二螺栓;7、第三圆环;71、水平握杆;72、横杆;73、第三螺栓;8、腿部支撑垫;81、弧形通槽;82、第一阻尼转轴;83、耳座;84、第二阻尼转轴;85、伸缩杆;86、脚部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5]一种方便病人使用的移动支架,包括底座1、固定连接于底座1 上的支撑杆2、固定连接于支撑杆2顶部的腋窝支撑垫3以及设置于支撑杆2中部的腿部支架,底座1下端呈圆周状均匀设置有三个斜支架11,腿部支架前方设置有防护栏4,防护栏4包括水平设置的弧形护杆42以及竖直设置的竖杆41,弧形护杆42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在竖杆41上,竖杆41中部设有连接杆43,连接杆43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圆环5,第一圆环5与支撑杆2间隙配合,第一圆环5周侧螺纹连接有用于限制第一圆环5移动的第一螺栓51,其中,底座1、斜支架11、支撑杆2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铝合金材料较轻,病人使用时负担较小,三个斜支架11的延长线的交点在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病人使用的移动支架,包括底座(1)、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的支撑杆(2)、固定连接于支撑杆(2)顶部的腋窝支撑垫(3)以及设置于支撑杆(2)中部的腿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端呈圆周状均匀设置有三个斜支架(11),所述腿部支架前方设置有防护栏(4),所述防护栏(4)包括水平设置的弧形护杆(42)以及竖直设置的竖杆(41),所述弧形护杆(42)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在竖杆(41)上,所述竖杆(41)中部设有连接杆(43),所述连接杆(43)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圆环(5),所述第一圆环(5)与所述支撑杆(2)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圆环(5)周侧螺纹连接有用于限制第一圆环(5)移动的第一螺栓(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病人使用的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支架包括与支撑杆(2)活动连接的第二圆环(6),所述第二圆环(6)通过第一阻尼转轴(82)连接有腿部支撑垫(8),所述腿部支撑垫(8)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耳座(83),所述耳座(83)通过第二阻尼转轴(84)连接有伸缩杆(85),所述伸缩杆(85)末端设置有脚部踏板(86),所述腿部支撑垫(8)的上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石庆李木山宋迎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丰祥铖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