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测绘用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15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航拍测绘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测绘用无人机,包括机体,机体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机体的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固定连接有环形罩,环形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矩形块,矩形块固定连接有风机套件,连杆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柱杆一,圆柱杆一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圆柱杆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柱杆二,圆柱杆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盖板,圆柱杆二的圆周侧面贯穿固定连接有挡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挡环、弹簧一和限位板的设置,配合圆柱空腔、弹簧二和配重块,模拟了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工作原理,提高了在建筑楼宇间复杂气流环境中,设备航拍测绘质量的稳定性。设备航拍测绘质量的稳定性。设备航拍测绘质量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测绘用无人机


[0001]本技术涉及航拍测绘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测绘用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航测是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手段的有力补充,具有机动灵活、高效快速、精细准确、作业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在小区域和飞行困难地区高分辨率影像快速获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随着无人机与数码相机技术的发展,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数字航摄技术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无人机与航空摄影测量相结合使得“无人机数字低空遥感”成为航空遥感领域的一个崭新发展方向,无人机航拍可广泛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灾害应急与处理、国土监察、资源开发、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尤其在基础测绘、土地资源调查监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数字城市建设和应急救灾测绘数据获取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0003]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测绘用无人机,专利号:CN202022719491.9,该文件中,通过对水平仪和相机的位置进行优化,使两者搭设于同一平面,从而方便后续图像处理;将起落架可自动收缩折叠设计,避免起落架遮挡相机视野,但是该设备无法在楼宇建筑间复杂气流工况的环境中,稳定可靠的调节无人机的姿态和高度,不利于保障保障航拍测绘的作业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测绘用无人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建筑测绘用无人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测绘用无人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机体的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固定连接有环形罩,所述环形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固定连接有风机套件,所述连杆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柱杆一,所述圆柱杆一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圆柱杆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柱杆二,所述圆柱杆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盖板。
[0006]作为优选,所述圆柱杆二的圆周侧面贯穿固定连接有挡环,所述挡环的上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侧面固定连接在贯穿孔的内壁。
[0007]作为优选,所述机体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圆形孔,所述圆形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的前后侧面右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三角翼。
[0008]作为优选,所述挡风板的内部开设有圆柱空腔,所述圆柱空腔内壁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二,两根所述弹簧二之间固定连接有配重块。
[0009]作为优选,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贴合连杆的上表面,所述挡环的圆周侧面滑动连接
贯穿孔的内壁。
[0010]作为优选,所述圆盘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机体的上表面,所述配重块的圆周侧面滑动连接圆柱空腔的内壁。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测绘用无人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一种建筑测绘用无人机,通过设置挡环、弹簧一和限位板配合圆柱杆一,模拟了调谐质量阻尼器的结构和功能,这样在机体和摄像头遭遇上下方向垂直气流影响时,可以通过弹簧一的形变及挡环圆周侧面与贯穿孔内壁的摩擦,起到缓冲吸能作用,对降低垂直升降气流对设备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提高航拍测绘的精度和效果,同理,圆柱空腔、弹簧二和配重块的设置,可以抵消水平方向横风对机体和摄像头姿态及高度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设备测绘的作业质量。
[0014](2)、该一种建筑测绘用无人机,在机体快速拉升高度或设备升空的过程中,圆柱杆一和挡环的圆周侧面会沿着贯穿孔的内壁向下滑动,由于限位板是固定在贯穿孔的内壁的,所以在挡环滑动的过程中,弹簧一会产生对应方向的形变,通过设置盖板,可以限制挡环移动的距离,防止圆柱杆一与机体完全脱离解体,同时对弹簧一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弹簧一受力过度发生不可逆的变形,有利于保护设备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0016]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基础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支撑及垂直方向缓冲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水平方向缓冲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挡风板(118)前侧面剖视图。
[0023]图例说明:
[0024]101、机体、102、摄像头;103、连杆;104、环形罩;105、矩形块;106、风机套件;107、贯穿孔;108、圆柱杆一;109、底板;110、圆柱杆二;111、盖板;112、挡环;113、弹簧一;114、限位板;115、圆形孔;116、转轴; 117、圆盘;118、挡风板;119、三角翼;120、圆柱空腔;121、弹簧二;122、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一种建筑测绘用无人机,如图1

图6所示,包括机体101,机体101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摄像头102,机体101的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杆 103,连杆103固定连接有环形罩104,环形罩10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矩形块 105,矩形块105固定连接有风机套件106,连杆103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孔 107,贯穿孔10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柱杆一108,圆柱杆一10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109,圆柱杆一10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柱杆二110,圆柱杆二1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盖板111。
[0027]圆柱杆二110的圆周侧面贯穿固定连接有挡环112,挡环112的上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一113,弹簧一113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14,限位板 114的侧面固定连接在贯穿孔107的内壁,通过挡环112、弹簧一113和限位板114的设置,起到了调节圆柱杆二110和圆柱杆一108位置的作用,机体 101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圆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测绘用无人机,包括机体(101),所述机体(101)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摄像头(102),所述机体(101)的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杆(103),所述连杆(103)固定连接有环形罩(104),所述环形罩(10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矩形块(105),所述矩形块(105)固定连接有风机套件(106),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03)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孔(107),所述贯穿孔(10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柱杆一(108),所述圆柱杆一(10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109),所述圆柱杆一(10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柱杆二(110),所述圆柱杆二(1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盖板(1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测绘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杆二(110)的圆周侧面贯穿固定连接有挡环(112),所述挡环(112)的上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一(113),所述弹簧一(113)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14),所述限位板(114)的侧面固定连接在贯穿孔(107)的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亮王永金王雷凯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东英测量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