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童大中专利>正文

一种抹灰机构、抹灰机及抹灰机构的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6103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抹灰机构、抹灰机及抹灰机构的使用方法,抹灰机构包括抹头架,抹头架铰接有抹灰板,抹灰板的侧面设有挡灰板,抹灰板包括依次柔性连接的上抹板、中抹板和下抹板,上抹板、中抹板和下抹板的背面均设有振动器,上抹板顶部的背面设有连接杆一,连接杆一连接有电机一,电机一用于带动上抹板转动,下抹板底部的背面设有连接杆二,连接杆二连接有电机二,电机二用于带动中抹板和下抹板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抹灰机构,模仿人工抹灰的运行动作结合机械原理将抹灰板进行了结构设计,在单向运行中进行上灰、压实、整平的作业基础上,能够同步完成光面作业,避免了墙顶的抹灰出现空鼓和裂纹现象。免了墙顶的抹灰出现空鼓和裂纹现象。免了墙顶的抹灰出现空鼓和裂纹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抹灰机构、抹灰机及抹灰机构的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机械
,特别是一种抹灰机构、抹灰机及抹灰机构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行业屋内墙面抹灰工序普遍由泥瓦工手工完成,这种人工抹灰方式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受到泥瓦工的技术水平限制,墙面质量难以把控,故将抹灰作业改为机械化施工已经是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0003]现有的抹灰机是取代工人完成机械化抹灰的设备,通常施工一个墙面需要对架体结构进行多次安装,增大了抹灰厚度的控制难度,抹灰机难以一次性完成墙底至墙顶的抹灰作业,从而需要通过人工单独对墙底或墙顶进行收口工作,同时,现有抹灰机的抹灰板在单向的一次运行中只能进行上灰、压实、整平的抹灰作业,而抹灰的光面工作往往是需要抹灰板再次返回单独施作或通过人工进行光面作业,抹灰作业效率低,且抹灰板再次返回单独进行光面作业时,存在抹灰掉落的质量风险。
[0004]另外,为了保证抹灰均匀,通常在抹灰板中部进行填充水泥砂浆,抹灰板若对墙顶进行收口时,抹灰板顶部由于房顶的遮挡不具有填料空间,仅靠抹灰板中部的水泥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抹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抹头架(1),所述抹头架(1)铰接有抹灰板(2),所述抹灰板(2)的侧面设有挡灰板(3),所述抹灰板(2)包括依次柔性连接的上抹板(21)、中抹板(22)和下抹板(23),所述上抹板(21)、所述中抹板(22)和所述下抹板(23)的背面均设有振动器(4),所述上抹板(21)顶部的背面设有连接杆一(5),所述连接杆一(5)连接有电机一(6),所述电机一(6)用于带动所述上抹板(21)转动,所述下抹板(23)底部的背面设有连接杆二(7),所述连接杆二(7)连接有电机二(8),所述电机二(8)用于带动所述中抹板(22)和所述下抹板(23)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抹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抹头架(1)固定有分料器(9),所述分料器(9)均匀设有多个出料管(10),多个所述出料管(10)的出口连通至所述中抹板(22)的抹灰面,所述分料器(9)在多个所述出料管(10)的交界处设有尖锥体(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抹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抹板(21)的顶端和所述下抹板(23)底端均设有刀口(12),所述上抹板(21)的刀口(12)处设有余料导流板(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抹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抹板(21)、所述中抹板(22)和所述下抹板(23)在背面通过柔性垫依次连接,在正面所述抹灰板(2)之间均形成有缝隙,所述缝隙填充有胶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抹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抹头架(1)转动连接有检测杆(14),所述检测杆(14)下方设有传感器一(15),所述检测杆(14)的末端高于所述上抹板的顶端,所述检测杆(14)配合所述传感器一(15)用于检测墙顶位置,所述下抹板(23)的底端设有传感器二,所述传感器二用于检测墙底位置;所述抹灰板(2)的两侧均设有可拆卸连接的所述挡灰板(3),所述挡灰板(3)的板面垂直于所述抹灰板(2)的抹灰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抹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抹头架(1)固定有调节杆(16),所述调节杆(16)与所述中抹板(22)铰接,所述调节杆(16)用于调节所述抹头架(1)与所述抹灰板(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大中
申请(专利权)人:童大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