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烟效果好的防火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06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火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烟效果好的防火门,包括门框和处理器,所述门框一侧边框铰接有门扇,所述门扇为空心结构,且门扇上下两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安装槽侧壁为可上下滑移连接,所述门扇内安装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伸入安装槽内,且与隔板为传动连接,所述隔板与安装槽为可上下滑移连接,所述驱动单元可驱动两个隔板沿安装槽反向移动,所述门框上边框内设置有安装腔,所述门框上边框位于室内的一侧面安装有格栅,所述安装腔通过格栅与外部相连通。与外部相连通。与外部相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烟效果好的防火门


[0001]本技术涉及防火门
,具体涉及一种隔烟效果好的防火门。

技术介绍

[0002]隔烟防火门一种用在疏散楼梯间、防火分区间以及垂直竖井里具有一定耐火性的防火分隔物,能够将火灾去和逃生区域分隔开,有效地减缓、阻碍火势,同时防止烟雾的弥漫,为逃生者以及消防人员疏散、扑救争取时间。
[0003]现有的大多数防火门的开合方式都是内外推合的,与普通的门开合方式一致,这种门开合时,门缝很多,且关闭后门与门框之间不易密封,当火灾发生时,由于门缝的存在,使得不论是关闭状态还是通行状态,烟雾容易从门缝里朝没有发生火灾区域扩散,使得阻烟效果降低,同时烟雾中的有害气体也会对逃生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从而影响逃生效率,传统的内外开合的防火门,由于存在有闭门器,开门时需要逃生者一直推着门,不利于后面的人逃生速度,同时由于防火门重量很大,对逃生者体力的消耗较大,目前也存在有上下移动的防火门,但是这种防火门的开合高度一般是根据逃生者身高限定的,而开合的宽度是限定,当逃生者数量较少,一次只通过一人时,会造成防火门空间的浪费,也使得烟雾的扩散更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效果好并且简单易行的一种不锈钢门。
[000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隔烟效果好的防火门,包括门框和处理器,门框一侧边框铰接有门扇,门扇为空心结构,且门扇上下两端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隔板,隔板与安装槽侧壁为可上下滑移连接,门扇内安装有驱动单元,驱动单元伸入安装槽内,且与隔板为传动连接,隔板与安装槽为可上下滑移连接,驱动单元可驱动两个隔板沿安装槽反向移动,门框上边框内设置有安装腔,门框上边框位于室内的一侧面安装有格栅,安装腔通过格栅与外部相连通,安装腔内设置有吸烟单元,门框内位于安装腔下方设置放置槽,放置槽内设置有清洗单元,放置槽下端可贯穿门框下边框下面,门扇位于室内的一侧面设置有烟雾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与处理器电连接,处理器与驱动单元电连接。
[0007]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驱动单元包括转动轴、第一电机、锥齿轮组件、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门扇内,且第一电机输出端与转动轴一端固定连接,转动轴位于门扇内,且水平设置,转动轴与门扇转动连接,处理器与第一电机电连接,锥齿轮组件位于门扇内,且与转动轴传动连接,第一螺纹杆下端与锥齿轮组件传动连接,且上端可竖直伸入门扇上方的隔板内,第一螺纹杆与隔板传动连接,且与门扇为转动连接,第二螺纹杆上端与锥齿轮组件传动连接,且下端可竖直伸入位于门扇下端的隔板内部,第二螺纹杆与隔板传动连接,且与门扇转动连接。
[0008]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锥齿轮组件包括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固定套设在转动轴上,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分别位于主动齿轮上下两端,且均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第一从动齿轮套设在第一螺纹杆下端,第二从动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二螺纹杆上端。
[0009]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还包括清洗单元,清洗单元包括出水管和水泵,出水管固定设置在放置槽内,出水管一端与水泵输出端相连通,出水管下沿其延伸方向等距离设置有出水喷头。
[0010]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吸烟单元包括吸烟管和气泵,吸烟管固定设置在安装腔内,且平行于门框上边框延伸方向设置,吸烟管靠近格栅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吸烟口,吸烟口沿吸烟管延伸方向设置,吸烟管一端与气泵相连通,另一端与连接管相连通,连接管可伸出门框外部。
[0011]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门扇没设置有空腔,空腔与门扇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相同,门扇内位于安装槽和空腔之间的浇铸有混凝土。
[0012]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门框远离门扇铰接侧的一侧边框靠近门扇的一面固定设置有挡板,挡板位于门扇靠近室外的一侧,挡板远离门框侧边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靠近门扇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密封胶条,密封胶条远离固定块的一侧边可以门扇位于室外的一侧面相贴合,密封胶条上下两端分别与门框上边框和下边框相接触。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门扇内设置驱动单元和隔板,并且设置烟雾传感器和处理器与驱动单元电连接,可使室内在产生烟气时,驱动单元能够及时启动驱动隔板伸出门框,将门扇上端与门框上边框的缝隙堵住,门扇下部的隔板可将门扇与地面之间的缝隙堵住。同时通过在设置在挡板上设置密封胶条,使得烟雾无法从门扇远离其铰接侧与门框之间的缝隙渗出。能够启到很好的隔烟效果。同时通过设置吸烟单元可将室内的烟气抽离,同时清洗单元喷出的还将门扇淋湿,能够防止门扇附近起火,同时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好的防火隔烟效果,安全性能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隔烟效果好的防火门在的剖视图;
[0015]图2为一种隔烟效果好的防火门水平上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0016]图中:安装腔1、空腔2、出水管3、门框5、密封胶条6、第二螺纹柱7、锥齿轮组件8、第一螺纹杆9、固定块10、隔板11、吸烟管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18]参阅图1和图2所示,分别为一种隔烟效果好的防火门在的剖视图和一种隔烟效果好的防火门水平上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包括门框5,门框5一侧边框铰接有门扇,门扇为空心结构,且门扇上下两端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隔板11,隔板11与安装槽侧壁为可上下滑移连接。门扇内安装有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转动轴、第一电机、锥齿轮组件8、第一
螺纹杆9和第二螺纹杆7,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门扇内,且第一电机输出端与转动轴一端固定连接,转动轴位于门扇内,且水平设置,转动轴与门扇转动连接。锥齿轮组件8包括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固定套设在转动轴上,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分别位于主动齿轮上下两端,且均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第一从动齿轮套设在第一螺纹杆9下端,第一螺纹杆9上端可竖直伸入门扇上方的隔板11内,第一螺纹杆9与隔板11 传动连接,且与门扇为转动连接。第二从动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二螺纹杆7上端,第二螺纹杆7下端可竖直伸入位于门扇下端的隔板11内部,第二螺纹杆7与隔板11传动连接,且与门扇转动连接。门扇位于室内的一侧面设置有烟雾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与处理器电连接,处理器与第一电机电连接。
[0019]第一电机可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可通过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带动第一螺纹杆9和第二螺纹杆7,第一螺纹杆9转动可带动位于门扇上部的隔板11沿安装槽向上或向下移动,第二螺纹杆7 可带动隔板11沿门扇下方的隔板11向上或向下移动。
[0020]门扇没设置有空腔2,空腔2与门扇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相同,门扇内位于安装槽和空腔2之间的浇铸有混凝土。
[0021]门框5远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烟效果好的防火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和处理器,所述门框一侧边框铰接有门扇,所述门扇为空心结构,且门扇上下两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安装槽侧壁为可上下滑移连接,所述门扇内安装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伸入安装槽内,且与隔板为传动连接,所述隔板与安装槽为可上下滑移连接,所述驱动单元可驱动两个隔板沿安装槽反向移动,所述门框上边框内设置有安装腔,所述门框上边框位于室内的一侧面安装有格栅,所述安装腔通过格栅与外部相连通,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吸烟单元,所述门框内位于安装腔下方设置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清洗单元,所述放置槽下端可贯穿门框下边框下面,所述门扇位于室内的一侧面设置有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与驱动单元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烟效果好的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转动轴、第一电机、锥齿轮组件、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门扇内,且第一电机输出端与转动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位于门扇内,且水平设置,所述转动轴与门扇转动连接,所述处理器与第一电机电连接,所述锥齿轮组件位于门扇内,且与转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下端与锥齿轮组件传动连接,且上端可竖直伸入门扇上方的隔板内,所述第一螺纹杆与隔板传动连接,且与门扇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上端与锥齿轮组件传动连接,且下端可竖直伸入位于门扇下端的隔板内部,所述第二螺纹杆与隔板传动连接,且与门扇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烟效果好的防火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钼辉蔡勇
申请(专利权)人:蒙城县天天发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