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智能音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05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穿戴式智能音箱,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电路板组件和可触发的拾音键;电路板组件包括处理器和麦克风单元,拾音键和麦克风单元均与处理器电连接,且拾音键设置于电路板组件上;处理器在拾音键为触发状态时,控制麦克风单元采集语音信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语音干扰,语音拾音的效果较佳。语音拾音的效果较佳。语音拾音的效果较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穿戴式智能音箱


[0001]本技术涉及音频播放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式智能音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子智能产品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智能音箱作为电子智能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类产品,与此同时,用户对智能音箱的功能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智能音箱,多是固定放置在家中、办公室等固定场所。其中,智能音箱上应用的语音交互方式是通过用户发出声音信号,智能音箱上的收音装置采集用户发出的声音信号且进行识别,一般,用户发出声音信号与收音装置有一定的距离,也就是常见的远场拾音。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智能音箱,由于放置在固定场所,一方面,为了能够收集用户发出的声音信号,语音唤醒功能需要一直保持监听状态,因此,长时间的工作,容易出现功率耗损较快的缺陷;另一方面,环境噪声、混响、其他人的话语干扰等都会影响智能音箱对用户唤醒命令的识别,导致智能音箱唤醒率降低、语音拾音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穿戴式智能音箱,减少功耗,且语音拾音的效果较佳。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穿戴式智能音箱,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电路板组件和可触发的拾音键;电路板组件包括处理器和麦克风单元,拾音键和麦克风单元均与处理器电连接,且拾音键设置于电路板组件上;处理器在拾音键为触发状态时,控制麦克风单元采集语音信息。具体的,可穿戴式智能音箱是可以穿戴在用户身上,给用户提供了便利性,增加了可触发的拾音键,使得处理器在拾音键为触发状态时,控制麦克风单元采集语音信息,这样的设计能够减少麦克风单元一直保持监听或者收集的状态,减少功能的耗损。另外,由于是穿戴在用户身上,麦克风单元可以近距离的采集用户发出的声音信息,这样能够减少其他用户或者外界的噪音对麦克风单元进行的干扰,降低了语音干扰,语音拾音的效果较佳。也就是说,只有在拾音键为触发状态时,麦克风才采集语音,减少功能损耗的同时,提高了语音拾音的效果。
[0007]如上述的可穿戴式智能音箱,可选的,拾音键包括硅胶件和设置在硅胶件上的导电基板。具体的,导电基板面向处理器,且与处理器电连接。
[0008]如上述的可穿戴式智能音箱,可选的,可穿戴式智能音箱还包括软性线路板,软性线路板位于外壳内,软性线路板的第一端与处理器电连接;软性线路板的第二端上设有导电部,导电部和导电基板在拾音键的按压方向上具有重叠区域,以使导电部在拾音键按下时为导通状态。具体的,软性线路板位于拾音键和电路板组件之间,当按下拾音键时,导电部才处于导通状态,此时,处理器控制麦克风单元采集语音信息,这样的设计能够减少麦克风单元一直保持监听或者收集的状态,减少功能的耗损。另外,麦克风单元可以近距离的采
集用户发出的声音信息,这样能够减少其他用户或者外界的噪音对麦克风单元进行的干扰,降低了语音干扰,语音拾音的效果较佳。
[0009]可选的,拾音键为触发状态的方式在此不多过限制,示例性的,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拾音键,导电部处于导通状态;或者用户碰触拾音键,导电部处于导通状态,或者其他形式,只要当拾音键为触发状态时,处理器控制麦克风单元采集语音信息即可。
[0010]如上述的可穿戴式智能音箱,可选的,导电部的面积小于拾音键的面积。具体的,通过将导电部的面积设计成小于拾音键的面积,也就是说,将导电部进行最小化设计,或者将软性线路板的第二端进行最小化设计,能够匹配可穿戴式智能音箱的小巧性的设计,同时也能够增加手感。
[0011]如上述的可穿戴式智能音箱,可选的,硅胶件的底端支撑于电路板组件上,硅胶件的顶端可相对电路板组件弹性移动,以实现拾音键的按压操作。具体的,当拾音键为触发状态的方式是按压式时,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拾音键,导电部处于导通状态,硅胶件的顶端可相对电路板组件弹性移动,以实现或者方便用户对拾音键的按压操作。
[0012]如上述的可穿戴式智能音箱,可选的,导电基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导电接触点,导电接触点用于在拾音键按下时与导电部导通。具体的,为了提高导电基板与导电部之间的导通,在导电基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导电接触点。导电基板上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导电接触点,其中,多个导电接触点彼此之间呈规则或者非规则的方式进行排列,也就是说,在拾音键按下时,增加了导电基板与导电部的连接面积,即,导通面积,便于多个导电接触点在拾音键按下时与导电部导通,保证了在导电部的面积小于拾音键的面积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导电基板与导电部的导通面积,增强导通效果。
[0013]如上述的可穿戴式智能音箱,可选的,硅胶件上还设有避让缺口,避让缺口延伸到硅胶件的边缘,软性线路板经由避让缺口由硅胶件内侧延伸至硅胶件之外。具体的,为了匹配可穿戴式智能音箱的小巧性的设计,减少软性线路板所占用的空间,在硅胶件上设有避让缺口,其中避让缺口的厚度小于硅胶件的厚度,刚好容纳软性线路板,也就是说,软性线路板放置在避让缺口中,刚好与硅胶件处于同一水平面,减少了硅胶件与电路板组件之间的间隙,增加了结构之间连接的紧凑感,同时,也能够增强拾音键的手感。
[0014]如上述的可穿戴式智能音箱,可选的,拾音键还包括键帽,外壳上设有安装孔,键帽穿过安装孔并盖合在硅胶件上,部分键帽暴露在安装孔外。具体的,为了提高用户按压拾音键的触感,在硅胶件上设置键帽,键帽穿过安装孔并盖合在硅胶件上,且键帽与硅胶件做一体化设计,增强拾音键结构的强度。
[0015]如上述的可穿戴式智能音箱,可选的,软性线路板上设有金属片,金属片包括固定部和按压部,固定部设置在软性线路板上、且与按压部电连接,按压部与导电基板上的导电接触点位置相对应,当键帽为按压状态时,按压部与导电接触点接触导通。具体的,金属片位于导电部处,其中,固定部设置在软性线路板上,也就是设置在导电部处。按压部与固定部电连接、且与导电基板上的多个导电接触点位置相对应,使得当金属片按压时,按压部与所对应的导电接触点相接触,从而实现可穿戴式智能音箱的拾音键功能。
[0016]如上述的可穿戴式智能音箱,可选的,软性线路板包括折弯部,折弯部的两端分别与软性线路板的第一端和软性线路板的第二端相连。可选的,在折弯部处安装指示灯,折弯部位于软性线路板的第一端和软性线路板的第二端之间,其两端分别与软性线路板的第一
端和软性线路板的第二端相连,指示灯穿过外壳上的避让孔,暴露在避让孔外,当拾音键按下时,指示灯亮起,表示导电部为导通状态。可以理解的是,指示灯也可以用来指示其它状态或功能。
[0017]如上述的可穿戴式智能音箱,可选的,还包括设置在硅胶件和外壳之间的环形密封胶,环形密封胶环绕硅胶件。具体的,环形密封胶的设计,可以增强硅胶件和外壳之间的防水效果,其中,环形密封胶是采用点胶的方式形成,且环绕硅胶件。
[0018]如上述的可穿戴式智能音箱,可选的,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位于电路板组件上,软性线路板贴设在支撑件的背离电路板组件的一侧。具体的,支撑件使得软性线路板和电路板组件彼此隔开,可选的,支撑件可采用洋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式智能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电路板组件和可触发的拾音键;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处理器和麦克风单元,所述拾音键和所述麦克风单元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且所述拾音键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组件上;所述处理器在所述拾音键为触发状态时,控制所述麦克风单元采集语音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智能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键包括硅胶件和设置在所述硅胶件上的导电基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式智能音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性线路板,所述软性线路板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软性线路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软性线路板的第二端上设有导电部,所述导电部和所述导电基板在所述拾音键的按压方向上具有重叠区域,以使所述导电部在所述拾音键按下时为导通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式智能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的面积小于所述拾音键的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式智能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件的底端支撑于所述电路板组件上,所述硅胶件的顶端可相对所述电路板组件弹性移动,以实现所述拾音键的按压操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穿戴式智能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导电接触点,所述导电接触点用于在所述拾音键按下时与所述导电部导通。7.根据权利要求3

6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式智能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件上设有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延伸到所述硅胶件的边缘,所述软性线路板经由所述避让缺口由所述硅胶件内侧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鸿光辛秀冯立华康洁冯涛何玄汤震王陆一林桐赵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