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春松专利>正文

一种地下矿山坚井各中段井口门联锁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5862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地下矿山坚井各中段井口门联锁保护装置,涉及矿山坚井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设置于井口的控制开关模块、与控制开关模块连接的控制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的行程开关执行模块以及与控制电路联锁的卷扬机,任一中段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中段上门和瑶台的状态检测装置,状态检测装置与控制开关模块连接。其能够准确的判断故障点位置,缩短了维修时间,为提高提升机运转率争取了时间。为提高提升机运转率争取了时间。为提高提升机运转率争取了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矿山坚井各中段井口门联锁保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山坚井设备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下矿山坚井各中段井口门联锁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一般常用竖井提升,一般矿山有3至5个中段,有的甚至有10几个中段,根据矿山的竖井位置,每个中段井口有一侧马头门的,也有两侧都有马头门的,各中段井口码头按规程需要安装栅栏门,且需安装与提升机安全回路形成闭锁的门联锁开关,若提升矿车的竖井,还应有摇台闭锁开关,与提升机安全回路连锁。只有各中段门栅栏门关闭,联锁开关闭合,井口摇台抬起,连锁开关闭合,提升机安全回路才能工作,才能启动提升机,开始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竖井提升安全运行。
[0003]在矿山的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忘记关闭栅栏门,或者连锁开关损坏,导致提升安全回路不能导通,提升机不能启动,又不能快速、准确知道是哪一个门没关或是哪一个开关损坏,查找起来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矿山坚井各中段井口门联锁保护装置,其能够准确的判断故障点位置,缩短了维修时间,为提高提升机运转率争取了时间。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矿山坚井各中段井口门联锁保护装置,其包括设置于井口的控制开关模块、与控制开关模块连接的控制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的行程开关执行模块以及与控制电路联锁的卷扬机,任一中段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中段上门和瑶台的状态检测装置,状态检测装置与控制开关模块连接。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编码发送电路、信号放大电路和解码电路;编码发送电路与控制开关模块连接,解码电路与行程开关执行模块连接。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编码发送电路包括处理器U1、电阻R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二极管D9、二极管D10、二极管D11和二极管D12;处理器U1的1号引脚与述控制开关模块连接,处理器U1的1号引脚通过二极管D1与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处理器U1的2号引脚与述控制开关模块连接,处理器U1的2号引脚通过二极管D2与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处理器U1的3号引脚与述控制开关模块连接,处理器U1的3号引脚通过二极管D3与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处理器U1的4号引脚与述控制开关模块连接,处理器U1的4号引脚通过二极管D4与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处理器U1的5号引脚与述控制开关模块连接,处理器U1的5号引脚通过二极管D5与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处理器U1的6号引脚与述控制开关模块连接,处理器U1的6号引脚通过二极管D6与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处理器U1的7号引脚与述控制开关模块连接,处理器U1的7号引脚通过二极管D7与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处理
器U1的8号引脚与控制开关模块连接,处理器U1的8号引脚通过二极管D8与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处理器U1的数据输出端与信号放大电路连接,处理器U1的第一电阻振荡端通过电阻R1与处理器U1的第二电阻振荡端连接;处理器U1的控制端与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处理器U1的10号引脚通过二极管D12与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处理器U1的10号引脚与控制开关模块连接,处理器U1的10号引脚通过二极管D12与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处理器U1的11号引脚与控制开关模块连接,处理器U1的11号引脚通过二极管D11与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处理器U1的12号引脚与控制开关模块连接,处理器U1的12号引脚通过二极管D10与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处理器U1的13号引脚与控制开关模块连接,处理器U1的12号引脚通过二极管D9与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信号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二极管D13、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处理器U1的数据输出端通过电阻R2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与解码电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依次连接的二极管D13和电阻R4与解码电路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解码电路包括处理器U2、电阻R5、电阻R6和发光二极管D14;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与处理器U2的电压输入端连接,处理器U2的编码输出端通过电阻R6、发光二极管D14接地;处理器U2的第一电阻振荡端通过电阻R5与处理器U2的第二电阻振荡端连接;处理器U2的负极端接地,处理器U2的其他引脚分别与行程开关执行模块连接。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行程开关执行模块包括多个行程开关;任一行程开关与状态检测装置连接,任一行程开关与解码电路连接。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行程开关包括开关S13、开关S14、开关S15、开关S16、开关S17、开关S18、开关S19、开关S120、开关S21、开关S22、开关S23和开关S24;处理器U2的13号引脚铜鼓开关S13与外接电源连接,处理器U2的12号引脚铜鼓开关S14与外接电源连接,处理器U2的11号引脚铜鼓开关S15与外接电源连接,处理器U2的10号引脚铜鼓开关S16与外接电源连接,处理器U2的8号引脚铜鼓开关S17与外接电源连接,处理器U2的7号引脚铜鼓开关S18与外接电源连接,处理器U2的6号引脚铜鼓开关S19与外接电源连接,处理器U2的5号引脚铜鼓开关S20与外接电源连接,处理器U2的4号引脚铜鼓开关S21与外接电源连接,处理器U2的3号引脚铜鼓开关S22与外接电源连接,处理器U2的2号引脚铜鼓开关S23与外接电源连接,处理器U2的1号引脚铜鼓开关S24与外接电源连接。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开关模块包括开关S1、开关S2、开关S3、开关S4、开关S5、开关S6、开关S7、开关S8、开关S9、开关S10、开关S11和开关S12;处理器U1的1号引脚通过开关S1与外接电源连接;处理器U1的2号引脚通过开关S2与外接电源连接;处理器U1的3号引脚通过开关S3与外接电源连接;处理器U1的4号引脚通过开关S4与外接电源连接;处理器U1的5号引脚通过开关S5与外接电源连接;处理器U1的6号引脚通过开关S6与外接电源连接;处理器U1的7号引脚通过开关S7与外接电源连接;处理器U1的8号引脚通过开关S8与外接电源连接;处理器U1的10号引脚通过开关S9与外接电源连接;处理器U1的11号引脚通过开关S10与外接电源连接;处理器U1的12号引脚通过开关S11与外接电源连接;处理器U1的13号引脚通过开关S12与外接电源连接。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状态检测装置包括与任一行程开关串联的指示灯,指示灯设置于井口的控制箱上。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状态检测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矿山坚井各中段井口门联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井口的控制开关模块、与所述控制开关模块连接的控制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的行程开关执行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电路联锁的卷扬机,任一所述中段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中段上门和瑶台的状态检测装置,所述状态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开关模块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矿山坚井各中段井口门联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编码发送电路、信号放大电路和解码电路;所述编码发送电路与所述控制开关模块连接,所述解码电路与所述行程开关执行模块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矿山坚井各中段井口门联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发送电路包括处理器U1、电阻R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二极管D9、二极管D10、二极管D11和二极管D12;所述处理器U1的1号引脚与所述述控制开关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1号引脚通过所述二极管D1与所述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2号引脚与所述述控制开关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2号引脚通过所述二极管D2与所述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3号引脚与所述述控制开关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3号引脚通过所述二极管D3与所述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4号引脚与所述述控制开关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4号引脚通过所述二极管D4与所述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5号引脚与所述述控制开关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5号引脚通过所述二极管D5与所述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6号引脚与所述述控制开关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6号引脚通过所述二极管D6与所述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7号引脚与所述述控制开关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7号引脚通过所述二极管D7与所述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8号引脚与所述控制开关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8号引脚通过所述二极管D8与所述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第一电阻振荡端通过所述电阻R1与所述处理器U1的第二电阻振荡端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10号引脚通过二极管D12与所述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10号引脚与所述控制开关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10号引脚通过二极管D12与所述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11号引脚与所述控制开关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11号引脚通过二极管D11与所述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12号引脚与所述控制开关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12号引脚通过二极管D10与所述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13号引脚与所述控制开关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U1的12号引脚通过二极管D9与所述处理器U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矿山坚井各中段井口门联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二极管D13、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所述处理器U1的数据输出端通过电阻R2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3与所述解码电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依次连接的二极管D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松
申请(专利权)人:吴春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