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停车场智能化管理的车牌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5827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信息识别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停车场智能化管理的车牌识别装置,包括底座、柱体、套筒与车牌识别设备,柱体竖直放置,柱体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端面,套筒的开口端朝下,套筒套设在柱体上且与柱体滑动配合,套筒的顶部固定安装车牌识别设备,柱体上安装有多列限位机构,多列限位机构沿柱体的周向间隔分布以限定套筒与柱体的配合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停车场智能化管理的车牌识别装置使车牌识别装置的位置可以根据工作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且工作时保持稳定。行相应的调整且工作时保持稳定。行相应的调整且工作时保持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停车场智能化管理的车牌识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识别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停车场智能化管理的车牌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车牌识别装置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停车场、城市道路等区域进行车辆号牌的自动抓拍和识别。车牌识别装置通过底座固定的方式固定于工作场所,然后通过装置上的摄像头对车牌进行抓拍与识别。
[0003]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当装置的工作场地发生变化时,如果整个装置的高度不进行相应的调整,可能会出现无法获取某些车型的车牌,装置便不能起到很好的监管记录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用于停车场智能化管理的车牌识别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工作场地变化可能会导致车牌识别装置不能有效抓取车牌信息的问题,实现了车牌识别装置的位置可以根据工作场地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的效果。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停车场智能化管理的车牌识别装置,包括柱体、套筒与车牌识别设备,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柱体上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停车场智能化管理的车牌识别装置,包括柱体(2)、套筒(4)与车牌识别设备(6),所述套筒(4)套设在所述柱体(2)上且与所述柱体(2)滑动配合,所述套筒(4)远离所述柱体(2)的端面上固定安装所述车牌识别设备(6),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2)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21),多个所述第一凹槽(21)呈一列布置,所述第一凹槽(21)的底面开设有第一盲孔(211),所述第一盲孔(211)的底面开设有第二盲孔(2111),所述第二盲孔(211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盲孔(211)的直径,每个所述第一凹槽(21)内均安装有限位机构(3),所述套筒(4)与不同位置上的所述限位机构(3)配合以调节所述套筒(4)与所述柱体(2)的配合位置;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半圆板(31)、圆轴(32)、圆环(33)与第一弹簧(34);所述半圆板(31)嵌合在所述第一凹槽(21)内且所述半圆板(31)的矩形端面靠近所述第一凹槽(21)的底面,所述半圆板(31)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凹槽(21)的深度大小;所述圆轴(32)的一端与所述半圆板(31)的矩形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圆轴(32)的另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二盲孔(2111)内;所述圆环(33)套设在所述圆轴(32)上,且所述圆环(33)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盲孔(211)的底部;所述第一弹簧(34)套设在所述圆轴(32)上,所述第一弹簧(3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圆环(33)以及所述半圆板(31)的矩形端面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停车场智能化管理的车牌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2)的外壁靠近所述第一凹槽(21)的位置开设有两个第三盲孔(22),两个所述第三盲孔(22)沿所述柱体(2)的周向间隔布置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凹槽(21)的两侧,所述第一凹槽(21)的底面开设有两个第四盲孔(212),两个所述第四盲孔(212)沿所述柱体(2)的轴向间隔布置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盲孔(211)的两侧,所述限位机构(3)还包括两个限位杆(35),两个所述限位杆(35)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半圆板(31)的矩形端面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三盲孔(22)之间的距离、两个所述第四盲孔(212)之间的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克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鼎新创锐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