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通量防淤型加筋排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565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通量防淤型加筋排渗管,包括排渗圆管、排水网垫、连接插头、连接卡头、外部反滤层以及内里反滤层,所述排渗圆管内圈表面设置有多个排水孔,所述排渗圆管外圈表面设置有三个加劲肋,每个所述加劲肋内部均设置有一个加筋钢筋,所述排渗圆管外圈表面设置有内里反滤层,所述内里反滤层外圈表面设置有一层排水网垫,所述排水网垫外圈表面设置有外部反滤层,所述排渗圆管的最右端设置有一个连接插头,所述排渗圆管的最左端表面设置有连接卡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防淤性好,渗流面积大,大幅提高渗流量;提升管体刚度及强度,保证排渗管的长期有效工作;便于将两个排渗管进行对接。便于将两个排渗管进行对接。便于将两个排渗管进行对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通量防淤型加筋排渗管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排渗管
,特别涉及一种大通量防淤型加筋排渗管。

技术介绍

[0002]渗流控制一直是岩土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如何有效控制孔隙水压力,降低坝体浸润线关系到岩土工程的成败,工程中常采用预埋或钻孔铺设排渗管方式进行渗水收集与排放;以往的排渗管多采用塑料管打孔后外包土工布进行反滤排渗,但受小孔渗流面积以及管身强度的影响,排渗效果非常有限;后期提出有槽孔管利用渗流槽代替普通排渗管中的圆孔直接和固体接触,扩大渗流面积,加强排渗;但该方式仍存在以下缺陷:1、渗流面积有限,约为管身面积的50%;2、管材多为PE塑料材质,随地基不均匀变形情况下易断裂;3、管身刚度不足,易受热胀冷缩影响而弯曲变形,加之现场施工条件有限,易造成管间连接、管道铺设质量难以保证;因此,现在亟需一种大通量防淤型加筋排渗管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大通量防淤型加筋排渗管,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大通量防淤型加筋排渗管,包括排渗圆管、排水网垫、连接插头、连接卡头、外部反滤层以及内里反滤层,所述排渗圆管内圈表面设置有多个排水孔,多个所述排水孔呈环形分布在排渗圆管内圈表面,所述排渗圆管外圈表面设置有三个加劲肋,三个所述加劲肋呈圆环状分布在排渗圆管外圈表面,每个所述加劲肋内部均设置有一个加筋钢筋,所述排渗圆管外圈表面设置有内里反滤层,所述内里反滤层外圈表面设置有一层排水网垫,所述排水网垫外圈表面设置有外部反滤层,所述排渗圆管外圈表面设置有两个连接外撑环,且两个所述连接外撑环均穿过外部反滤层、排水网垫以及内里反滤层与排渗圆管表面接触,三个所述加筋钢筋均贯穿两个连接外撑环且与连接外撑环固定,所述排渗圆管的最右端设置有一个连接插头,所述连接插头外圈最右端表面设置有密封压圈二,所述排渗圆管的最左端表面设置有一个密封压圈一,所述排渗圆管的最左端表面设置有连接卡头,三个所述加筋钢筋的左端均贯穿连接卡头,且三个所述加筋钢筋与连接卡头固定,所述连接卡头内圈表面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右端表面与密封压圈一的左端表面紧密贴合。
[0005]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里反滤层的材料在实际使用时是一种白钢网或薄层土工布,所述外部反滤层的材料在实际使用时是一种白钢网或薄层土工布。
[0006]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多个所述内里反滤层沿两个相邻的加劲肋之间紧贴于排渗圆管外侧设置,且所述内里反滤层于加劲肋处固定,所述外部反滤层沿排渗圆管管身全段布置,且所述外部反滤层于加劲肋处固定。
[0007]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水网垫在实际使用时是一种三维排水网垫,且所
述排水网垫的厚度为四毫米至七毫米,所述排水网垫的网眼直径小于一毫米,且所述加劲肋的高度与排水网垫的高度相同。
[0008]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筋钢筋的材料在实际使用时是一种钢筋或钢索,所述加筋钢筋的直径为六至十毫米,所述加劲肋的厚度大于二至三毫米,所述加劲肋与排渗圆管在专用模具内一体化设计,所述连接卡头与排渗圆管一体化设计。
[0009]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右侧连接凹槽开设在所述连接插头的右端表面,所述密封压圈二连接在右侧连接凹槽内,所述连接插头的外径大于密封压圈二的外径,左侧连接凹槽开设在所述连接卡头的左端表面,右侧连接凹槽内设置有所述密封压圈一,所述连接卡头内圈表面开设有四个卡槽,所述密封环外圈表面设置有四个连接卡块,所述密封压圈二通过环氧树脂连接在右侧连接凹槽内,所述密封压圈一通过环氧树脂连接在左侧连接凹槽内,所述密封环通过环氧树脂连接在连接卡头内。
[0010]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插头的截面是一种等腰梯形结构,所述连接插头从右至左内径逐渐增大,所述连接卡头的截面是一种等腰梯形结构,所述连接卡头从右至左内径逐渐增大,所述密封环的截面是一种等腰梯形结构,所述密封环从从右至左内径逐渐增大,所述连接插头、连接卡头以及密封环的内径变化趋势相同。
[0011]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右侧连接法兰连接在所述排渗圆管外圈表面右端,三个所述加筋钢筋穿过右侧连接法兰,且三个所述加筋钢筋与右侧连接法兰固定,多个呈环形分布的右侧连接孔开设在所述右侧连接法兰右侧表面,左侧连接法兰连接在所述连接卡头外圈表面,多个呈环形分布的左侧连接孔开设在所述左侧连接法兰左侧表面,所述左侧连接孔与右侧连接孔一一对应,且两个相对应的所述左侧连接孔与右侧连接孔处于同一轴线上。
[0012]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防淤性好:反滤材料等效孔径≤2.5*d
85
,d
85
为小于此种粒径的土的质量占总被保护土质量的85%。该方式允许部分细颗粒通过网眼排出,粗颗粒固体在网眼外部形成土拱架;渗流面积大:受渗面积占管身面积85%以上,大幅提高渗流量;提升管体刚度及强度:管道不因热胀冷缩变形,保证接管质量;在地基不均匀沉降时,管身加筋钢材提供拉力满足防断裂要求,保证排渗管的长期有效工作;设置的连接卡头以及连接插头,便于将两个排渗管进行对接,且密封性较好。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大通量防淤型加筋排渗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大通量防淤型加筋排渗管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大通量防淤型加筋排渗管的横断截面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大通量防淤型加筋排渗管的连接插头的右侧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大通量防淤型加筋排渗管的右侧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大通量防淤型加筋排渗管的左侧示意图。
[0020]图中,1

连接插头、2

排渗圆管、3

连接外撑环、4

加筋钢筋、5

外部反滤层、6

连接卡头、7

左侧连接法兰、8

密封环、9

密封压圈一、10

连接卡块、11

排水网垫、12

右侧连接法兰、13

密封压圈二、14

内里反滤层、15

加劲肋、16

右侧连接凹槽、17

右侧连接孔、18

左侧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通量防淤型加筋排渗管,包括:包括排渗圆管(2)、排水网垫(11)、连接插头(1)、连接卡头(6)、外部反滤层(5)以及内里反滤层(14),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渗圆管(2)内圈表面设置有多个排水孔,多个所述排水孔呈环形分布在排渗圆管(2)内圈表面,所述排渗圆管(2)外圈表面设置有三个加劲肋(15),三个所述加劲肋(15)呈圆环状分布在排渗圆管(2)外圈表面,每个所述加劲肋(15)内部均设置有一个加筋钢筋(4),所述排渗圆管(2)外圈表面设置有内里反滤层(14),所述内里反滤层(14)外圈表面设置有一层排水网垫(11),所述排水网垫(11)外圈表面设置有外部反滤层(5),所述排渗圆管(2)外圈表面设置有两个连接外撑环(3),且两个所述连接外撑环(3)均穿过外部反滤层(5)、排水网垫(11)以及内里反滤层(14)与排渗圆管(2)表面接触,三个所述加筋钢筋(4)均贯穿两个连接外撑环(3)且与连接外撑环(3)固定,所述排渗圆管(2)的最右端设置有一个连接插头(1),所述连接插头(1)外圈最右端表面设置有密封压圈二(13),所述排渗圆管(2)的最左端表面设置有一个密封压圈一(9),所述排渗圆管(2)的最左端表面设置有连接卡头(6),三个所述加筋钢筋(4)的左端均贯穿连接卡头(6),且三个所述加筋钢筋(4)与连接卡头(6)固定,所述连接卡头(6)内圈表面设置有密封环(8),所述密封环(8)的右端表面与密封压圈一(9)的左端表面紧密贴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通量防淤型加筋排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里反滤层(14)的材料是一种白钢网或薄层土工布,所述外部反滤层(5)的材料是一种白钢网或薄层土工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通量防淤型加筋排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里反滤层(14)沿两个相邻的加劲肋(15)之间紧贴于排渗圆管(2)外侧设置,且所述内里反滤层(14)于加劲肋(15)处固定,所述外部反滤层(5)沿排渗圆管(2)管身全段布置,且所述外部反滤层(5)于加劲肋(15)处固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通量防淤型加筋排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网垫(11)是一种三维排水网垫(11),且所述排水网垫(11)的厚度为四毫米至七毫米,所述排水网垫(11)的网眼直径小于一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左行高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诚兴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