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547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频器,变频器包括:本体,包括腔体;开关管组件,设于腔体内,包括相并联的至少两个三电平桥臂;输入接线端,设于本体上,与开关管组件的输入端相连接;输出接线端,设于本体上,与开关管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其中,三电平桥臂分布在同一平面上,且在平面上,三电平桥臂呈对称设置。通过将多个三电平桥臂对称分布在平面上,解决了高功率变频器体积、重量较大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优化变频器结构,压缩变频器尺寸,拓宽变频器适用场景,为用户提供便利条件的技术效果。为用户提供便利条件的技术效果。为用户提供便利条件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频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控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频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变频器功率等级不断提高。相关技术中,随着变频器功率的提升,变频器的占用空间也逐步增大,以至于变频器无法适用于布置空间较小的场合。
[0003]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功率较高且体积较小的变频器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变频器。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频器,变频器包括:本体,包括腔体;开关管组件,设于腔体内,包括相并联的至少两个三电平桥臂;输入接线端,设于本体上,与开关管组件的输入端相连接;输出接线端,设于本体上,与开关管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其中,三电平桥臂分布在同一平面上,且在平面上,三电平桥臂呈对称设置。
[0007]本技术所提供的变频器中,变频器包括本体、开关管组件、输入接线端和输出接线端。本体为变频器的外露结构,用于定位和承载变频器上的其他结构。本体内形成有腔体,开关管组件设置在腔体内以通过壳体保护开关管组件,确保开关管组件不受外界干扰。输入接线端和输出接线端均设置在本体上。输入接线端为变频器的变频接入端口,其一端与开关管组件的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位于腔体外部,用于连接外部直流母线。对应地,输出接线端为变频器的变频输出端口,其一端与开关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用电设备相连接,以通过变频器所输出的变频电信号控制用电设备的具体工作状态。
[0008]具体地,开关管组件为变频器的主工作部,用于改变母线的供电频率,从而调节负载,起到降低用电设备功耗,减少用电设备损耗,延长用电设备使用寿命的作用。其中,开关管组件中包括多个相互并联的三电平桥臂,通过在开关管组件中布置多个三电平桥臂可以提升变频器的电流电压等级,以提升变频器的功率。
[0009]在此基础上,该技术方案对三电平桥臂在腔体内的布局做出了限定。具体地,三电平桥臂均布置在腔体中的一个平面上,且该平面对应于变频器的宽度方向。通过将多个三电平桥臂分布在同一个平面上,一方面可以降低各个三电平桥臂之间的线路复杂度,和线路总长。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三电平桥臂在高度方向上占用过多空间,压缩变频器的高度,使变频器可以布置在小尺寸夹层以及较窄的电器柜中,从而拓宽变频器的应用场景,降低变频器的布置难度。
[0010]同时,在上述平面上,多个三电平桥臂相对同一直线对称分布。具体地,当设置有偶数个三电平桥臂时,三电平桥臂均分为两组,两组三电平桥臂对称分布于对称轴的两侧;
当设置有奇数个三电平桥臂时,其中一个三电平桥臂的两部分对称设置于对称轴的两侧,其余三电平桥臂同样分为两组并对称分布于三电平桥臂两侧。
[0011]通过将多个三电平桥臂对称分布在平面上,一方面可以提升变频器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变频器具备良好的均流性。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变频器内部结构的复杂度并提升变频器内部结构的紧凑度,从而进一步缩减变频器所占用的空间,解决高功率变频器体积、重量较大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优化变频器结构,压缩变频器尺寸,拓宽变频器适用场景,为用户提供便利条件的技术效果。
[0012]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变频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变频器还包括:电容组件,与开关管组件相连接,包括相串联的至少两个电容;其中,电容与三电平桥臂分布在同一平面上,且位于开关管组件的周侧。
[0014]在该技术方案中,变频器上还设置有电容组件,电容组件与开关管组件相连接,用于配合开关管组件实现母线供电频率的调节。具体地,电容组件中设置有多个电容,多个电容与开关管组件中的三电平桥臂分布在同一平面上,并且多个电容分布在开关管组件的周侧。
[0015]通过将电容对称分布在开关管组件的周侧,一方面可以降低开关管组件和电容组件的结构复杂度,并降低连接线的布置难度和长度。另一方面可以承接前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升变频器的均流效果和结构紧凑度。进而实现优化变频器结构,提升变频器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压缩变频器占用空间,拓宽变频器应用场景的技术效果。
[00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开关管组件包括两个三电平桥臂,电容组件包括四个电容;在平面上,四个电容分为两组,两组电容对称分布于两个三电平桥臂的对称轴的两侧。
[0017]在该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具体实施方案。具体地,开关管组件包括两个三电平桥臂,两个三电平桥臂在平面上对称设置。电容组件包括四个电容,四个电容分为两组,并对称分布在开关管组件的两侧,且与两个三电平桥臂共用同一对称轴。通过将多个三电平桥臂和多个电容对称分布在平面上,可以在变频器内部形成对称的并联回路。从而提升变频器的均流效果和结构紧凑度。进而实现优化变频器结构,提升变频器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压缩变频器占用空间,拓宽变频器应用场景的技术效果。
[00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变频器还包括:叠层母排,连接开关管组件和电容组件;其中,在变频器的高度方向上,叠层母排与开关管组件以及电容组件相对设置。
[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变频器上还设置有叠层母排,叠层母排为变频器内的电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开关管组件和电容组件,以形成完整的变频电路。具体地,在变频器的高度方向上,叠层母排设置在开关管组件和电容组件的顶部或底部,且与开关管组件和电容组件相对设置。叠层母排具备连接覆盖面大、布线密度高、布线可靠性强的优点。同时,通过将叠层母排设置在开关管组件和电容组件的顶部或底部,可以免去在三电平桥臂和电容之间设置反复的连接线,从而缩减三电平桥臂和电容之间的间隙,以提升电容组件和开关管组件的结构紧凑度,从而压缩变频器的宽度尺寸。进而实现优化变频器连接结构,拓宽变频器应用场景,为用户布置变频器提供便利条件的技术效果。
[00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叠层母排穿设于本体上;位于本体外侧的叠层母排朝本体所在方向弯折,输入接线端设于弯折的叠层母排上。
[0021]在该技术方案中,输入接线端设置在叠层母排上,以通过叠层母线上的布线连接
开关管组件和电容组件。具体地,部分叠层母排从本体的背面穿出腔体,且穿出的叠层母排朝本体所在方向弯折。优选将腔体内部的叠层母排水平布置,并将穿出的叠层母排竖直布置,从而进一步降低变频器的结构复杂度并提升变频器的结构紧凑度。在此基础上,输入接线端同样布置在腔体外,设置在弯折的叠层母排上,从而为变频电路连接外部供电母线提供便利条件。
[00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本体包括:壳体,开关管组件、电容组件和叠层母排与壳体相连接,输出接线端设于壳体的侧壁上;盖板,与壳体可拆卸连接,且与壳体围合出腔体;把手,设于壳体的侧壁上。
[0023]在该技术方案中,对本体结构做出了展开说明。具体地,本体包括壳体、盖板和把手。本体为变频器的主体框架结构,用于定位和支撑开关管组件、电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10),包括腔体;开关管组件(120),设于所述腔体内,包括相并联的至少两个三电平桥臂(122);输入接线端(130),设于所述本体(110)上,与所述开关管组件(120)的输入端相连接;输出接线端(140),设于所述本体(110)上,与所述开关管组件(120)的输出端相连接;其中,所述三电平桥臂(122)分布在同一平面上,且在所述平面上,所述三电平桥臂(122)呈对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容组件(150),与所述开关管组件(120)相连接,包括相串联的多个电容(152);其中,所述电容(152)与所述三电平桥臂(122)分布在同一所述平面上,且位于所述开关管组件(120)的周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组件(120)包括两个所述三电平桥臂(122),所述电容组件(150)包括四个所述电容(152);在所述平面上,四个所述电容(152)分为两组,两组所述电容(152)对称分布于两个所述三电平桥臂(122)的对称轴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叠层母排(160),连接所述开关管组件(120)和所述电容组件(150);其中,在所述变频器(100)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叠层母排(160)与所述开关管组件(120)以及所述电容组件(150)相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频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母排(160)穿设于所述本体(110)上;位于所述本体(110)外侧的所述叠层母排(160)朝所述本体(110)所在方向弯折,所述输入接线端(130)设于弯折的所述叠层母排(160)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频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10)包括:壳体(112),所述开关管组件(120)、所述电容组件(150)和所述叠层母排(160)与所述壳体(112)相连接,所述输出接线端(140)设于所述壳体(112)的侧壁上;盖板(113),与所述壳体(112)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壳体(112)围合出所述腔体;把手(114),设于所述壳体(112)的所述侧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频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115),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壳体(112)的底壁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清马逊蔡华杨光杨志鸿王兆晖张在杰李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