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腐植酸液体肥生产系统及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5391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腐植酸液体肥生产系统及生产工艺;包括用于对多种物料进行上料的Z型提升机,Z型提升机的出料端通过出料管道与物料称重投料单元相连,物料称重投料单元的出口通过管链输送单元的出料管道与至少一个增重称重配料罐相连,增重称重配料罐的出口通过产品输送管道与产品储液罐相连;具有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安全环保、生产效率和生产精度高,可有效保证产品品质和产品品质一致性的特点。效保证产品品质和产品品质一致性的特点。效保证产品品质和产品品质一致性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腐植酸液体肥生产系统及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腐植酸液体肥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腐植酸液体肥生产系统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腐植酸类液体肥料(包括叶面肥、冲施肥、滴灌肥等)是用黄腐酸或者腐植酸的一价盐为水溶基质,同含N、P、K及微量元素原料配制而成的;此类产品全水溶的特性不仅能够提供速效养分,而且能发挥腐植酸的生物活性,且具有使用成本低、肥料利用率高、附加值高、施用方便、见效快等优点,很受用户欢迎。近十余年,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气候智慧型农业的背景下,水肥一体化技术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促使腐植酸水溶肥产业迅猛发展,同时成为近年来国际市场上激烈角逐的主要腐植酸品种。含腐植酸水溶肥的产品形式主要有固体和液体两类。与固体肥料相比,液体肥料是一种速效肥料,同时肥料配方科学,养分利用率高、施用方法简便、施肥均匀、杂质较少、电导率低、使用浓度可方便调节,对幼苗也能安全使用,从而使得腐植酸液体肥成为水溶肥王冠上的明珠。
[0003]目前腐植酸液体肥生产原料基本为固体粉末,尤其是腐植酸,质量较轻且为黑色,且大部分厂家使用的是人工投料或传输带投料的方式露天投料,原料复配反应时配料罐也多为开口状态,所以导致腐植酸液体肥料在生产加工时粉尘及烟雾对环境污染严重,与国家环保要求大相径庭,尤其会产生一定的职业危害风险,增大投入成本。此外,液体肥料产品要达到每一批产品养分指标一致,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人工或运输带投料往往存在原料计量偏差大、原料溶解速度慢、成品内存在固体不溶物等问题,且较难控制和解决,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同批次产品指标有较大差别。上述缺陷直接导致腐植酸液体肥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且同批次的产品也无法保证品质一致,导致用户体验差,无法实现腐植酸液体肥的大规模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安全环保、生产效率和生产精度高,可有效保证产品品质和产品品质一致性的腐植酸液体肥生产系统及生产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腐植酸液体肥生产系统,包括用于对多种物料进行上料的Z型提升机,Z型提升机的出料端通过出料管道与物料称重投料单元相连,物料称重投料单元的出口通过管链输送单元的出料管道与至少一个增重称重配料罐相连,增重称重配料罐的出口通过产品输送管道与产品储液罐相连。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Z型提升机的出料端包括多个出料口,多个出料口分别通过出料管道与各自相对应的物料称重投料单元中的失重称重储料罐的第一进料口相连,物料称重投料单元包括若干个失重称重储料罐,失重称重储料罐包括用于支
撑失重称重储料罐的若干个支架,支架的顶部通过失重称重传感器与设置在失重称重储料罐外侧的支耳相连,失重称重储料罐的顶部设有呼吸口,失重称重储料罐的底部设有带出口球阀的第一出料口;失重称重储料罐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破碎部和过筛部。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管链输送单元包括管链输送电机,管链输送电机带动管链输送壳体内的链条传动,管链输送壳体的顶部分别与若干个失重称重储料罐的第一出料口相连,管链输送壳体的底部通过第二出料口与出料管道相连。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增重称重配料罐包括设置在顶部的第二进料口以及设置在底部的第三出料口、以及剪切搅拌部、液位控制部、温度控制部、取样部和质量传感部;
[0010]剪切搅拌部包括设置在增重称重配料罐顶部的第一搅拌驱动电机,第一搅拌驱动电机通过主轴与延伸至增重称重配料罐内的搅拌杆相连,搅拌杆的上部设有剪切桨叶,搅拌杆的下部搅拌桨叶;
[0011]液位控制部包括设在增重称重配料罐上的观察孔、与增重称重配料罐相连通的液位计,与增重称重配料罐中进液口相连的软水进水管道,软水进水管道上设置有进水控制阀;
[0012]温度控制部包括设在增重称重配料罐外部的第一换热夹套,第一换热夹套内部设置有缠绕在增重称重配料罐外部的导热油管道,增重称重配料罐、第一换热夹套以及导热油管道内分别设有储液温度传感器,冷却水温度传感器以及导热油温度传感器,第一换热夹套上设有带第一循环水冷却阀的第一冷却水进水管道和第一冷却水回水管道,导热油管道上设有带导热油加热阀的导热油进油管道和导热油回油管道;
[0013]取样部包括设置在增重称重配料罐底部的取样管道,取样管道的中部设有质量流量计,取样管道的末端设有取样口;
[0014]质量传感部包括若干个支脚,支脚与设在顶部的增重称重配料罐之间设有增重称重传感器。
[00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增重称重配料罐通过带有第一离心泵的产品输送管道与产品储液罐相连;所述产品储液罐的顶部设有与产品输送管道相连的第三进液口和第二搅拌驱动电机,产品储液罐的底部第四出液出口,产品储液罐上设有产品液位计以及产品温度传感器,产品储液罐的外部设有用于降温和保温的第二换热夹套,第二换热夹套内设有换热夹套温度传感器,第二换热夹套上设有带第二循环水冷却阀的第二冷却水进水管道和第二冷却水回水管道。
[001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产品储液罐通过第二离心泵与袋式过滤器和产品灌装机相连,产品灌装单元的底部设有包装瓶传送带,包装瓶传送带的前端设置有洗瓶理瓶机,包装瓶传送带的侧部由前端向后端依次与第一自动检重秤、自动旋盖

封口机、自动喷码机、第二自动检重秤以及成品包装平台。
[001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PLC控制装置,PLC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液位计、储液温度传感器,冷却水温度传感器、导热油温度传感器、产品液位计、产品温度传感器、质量流量计、增重称重传感器、失重称重传感器和换热夹套温度传感器;PLC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显示屏、进水控制阀、第一循环水冷却阀、导热油加热阀、第二循环水冷却阀、管链输送电机、出口球阀、第一搅拌驱动电机、第二离心泵以及第一
离心泵。
[001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产品灌装机包括罐装管路、灌装控制开关以及灌装枪,灌装枪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过滤网。
[0019]一种腐植酸液体肥生产系统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20]步骤1:开启Z型提升机进行上料,使生产腐植酸液体肥的固体物料分别放入Z型提升机进口端内各自相对应的进料口中,进口端的进料口与出料端的出料口为一一对应的关系,若干个出料端的出料口与若干个失重称重储料罐之间为一一对应的关系;通过Z型提升机将生产腐植酸液体肥用的固体物料分别输送至各自对应的失重称重储料罐中,当固体物料进入失重称重储料罐前打开呼吸口,便于固体物料进入失重称重储料罐内;
[0021]步骤2:固体物料进入失重称重储料罐时,可根据物料的状况开启破碎部和过筛部,以实现对相应物料进行破碎和筛分;
[0022]步骤3:固体物料进入失重称重储料罐后通过失重称重传感器记录相应物料的重量,并将上述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腐植酸液体肥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多种物料进行上料的Z型提升机(1),Z型提升机(1)的出料端通过出料管道与物料称重投料单元相连,物料称重投料单元的出口通过管链输送单元的出料管道与至少一个增重称重配料罐(3)相连,增重称重配料罐(3)的出口通过产品输送管道与产品储液罐(4)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腐植酸液体肥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Z型提升机(1)的出料端包括多个出料口,多个出料口分别通过出料管道与各自相对应的物料称重投料单元(2)中的失重称重储料罐(15)的第一进料口(16)相连,物料称重投料单元(2)包括若干个失重称重储料罐(15),失重称重储料罐(15)包括用于支撑失重称重储料罐的若干个支架(68),支架(68)的顶部通过失重称重传感器(17)与设置在失重称重储料罐外侧的支耳(18)相连,失重称重储料罐(15)的顶部设有呼吸口(19),失重称重储料罐(15)的底部设有带出口球阀(21)的第一出料口(22);失重称重储料罐(15)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破碎部(23)和过筛部(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腐植酸液体肥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链输送单元包括管链输送电机(25),管链输送电机(25)带动管链输送壳体(26)内的链条(27)传动,管链输送壳体(26)的顶部分别与若干个失重称重储料罐(15)的第一出料口(22)相连,管链输送壳体(26)的底部通过第二出料口(67)与出料管道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腐植酸液体肥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重称重配料罐(3)包括设置在顶部的第二进料口(28)以及设置在底部的第三出料口(29)、以及剪切搅拌部、液位控制部、温度控制部、取样部和质量传感部;剪切搅拌部包括设置在增重称重配料罐(3)顶部的第一搅拌驱动电机(30),第一搅拌驱动电机(30)通过主轴与延伸至增重称重配料罐(3)内的搅拌杆(31)相连,搅拌杆(31)的上部设有剪切桨叶(32),搅拌杆(31)的下部搅拌桨叶(33);液位控制部包括设在增重称重配料罐(3)上的观察孔(34)、与增重称重配料罐(3)相连通的液位计(35),与增重称重配料罐(3)中进液口(36)相连的软水进水管道(37),软水进水管道(37)上设置有进水控制阀(38);温度控制部包括设在增重称重配料罐(3)外部的第一换热夹套(39),第一换热夹套(39)内部设置有缠绕在增重称重配料罐(3)外部的导热油管道(40),增重称重配料罐(3)、第一换热夹套(39)以及导热油管道(40)内分别设有储液温度传感器(41),冷却水温度传感器(42)以及导热油温度传感器(43),第一换热夹套(39)上设有带第一循环水冷却阀(44)的第一冷却水进水管道(45)和第一冷却水回水管道(46),导热油管道(40)上设有带导热油加热阀(47)的导热油进油管道(48)和导热油回油管道(49);取样部包括设置在增重称重配料罐(3)底部的取样管道(50),取样管道(50)的中部设有质量流量计(51),取样管道(50)的末端设有取样口(52);质量传感部包括若干个支脚(53),支脚(53)与设在顶部的增重称重配料罐(3)之间设有增重称重传感器(54)。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腐植酸液体肥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重称重配料罐(3)通过带有第一离心泵(55)的产品输送管道与产品储液罐(4)相连;所述产品储液罐(4)的顶部设有与产品输送管道相连的第三进液口(56)和第二搅拌驱动电机(57),产品储液罐(4)的底部第四出液出口(58),产品储液罐(4)上设有产品液位计(59)以及产品温度传
感器(60),产品储液罐(4)的外部设有用于降温和保温的第二换热夹套(61),第二换热夹套(61)内设有换热夹套温度传感器(62),第二换热夹套(61)上设有带第二循环水冷却阀(63)的第二冷却水进水管道(64)和第二冷却水回水管道(6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腐植酸液体肥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储液罐(4)通过第二离心泵(5)与袋式过滤器(6)和产品灌装机(7)相连,产品灌装单元的底部设有包装瓶传送带(8),包装瓶传送带(8)的前端设置有洗瓶理瓶机(9),包装瓶传送带(8)的侧部由前端向后端依次与第一自动检重秤(10)、自动旋盖

封口机(11)、自动喷码机(12)、第二自动检重秤(13)以及成品包装平台(1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腐植酸液体肥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控制装置(66),PLC控制装置(66)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液位计(35)、储液温度传感器(41),冷却水温度传感器(42)、导热油温度传感器(43)、产品液位计(59)、产品温度传感器(60)、质量流量计(51)、增重称重传感器(54)、失重称重传感器(17)和换热夹套温度传感器(62);PLC控制装置(66)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显示屏(20)、进水控制阀(38)、第一循环水冷却阀(44)、导热油加热阀(47)、第二循环水冷却阀(63)、管链输送电机(25)、出口球阀(21)、第一搅拌驱动电机(30)、第二离心泵(5)以及第一离心泵(55)。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腐植酸液体肥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灌装机(7)包括罐装管路(69)、灌装控制开关(70)以及灌装枪(71),灌装枪(71)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过滤网(72)。9.一种腐植酸液体肥生产系统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开启Z型提升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彬刘子静冯莉杰毛彦君刘秋杰冯梦喜郭振军刘海飞李洋孙好文
申请(专利权)人:乌鲁木齐市黑色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