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多相介质超疏液涂层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表面改性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多相介质超疏液涂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开发油水分离新技术和新材料在治理水体油类污染和提高油品等应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超润湿材料表面因其具有可控液滴排斥和铺展的能力备受关注,油水分离现象发生在不同相的分离,是一种界面问题,因此超润湿材料在解决油水分离问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超疏液是气
‑
液
‑
固或液
‑
液
‑
固体系液滴的极端润湿状态,把接触角大于150
°
同时滚动角小于10
°
的表面定义为超疏液表面。仿荷叶和鱼皮表面的润湿特性,人们开发了超疏水和水下超疏油两种经典的超疏液材料,这种超疏液材料可分别通过单一的亲水和疏水组分制备。而刺激响应性超润湿材料因其表面属性与其独特润湿性密切相关而呈现出重要的应用前景。
[0003]目前,刺激响应性超润湿材料主要实现超亲水/水下超疏油和超疏水/水下超亲油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多相介质超疏液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
将不锈钢网用不同极性的溶剂依次超声0.5小时清洗三次,然后干燥备用;
⑵
分别制备适用于全氟辛酸含量为0 mmol的聚丙烯酸酯
‑
钠
‑
氟表面的喷涂溶液Ⅰ、适用于全氟辛酸含量为0.15 mmol的聚丙烯酸酯
‑
氢
‑
氟表面的喷涂溶液Ⅱ、适用于全氟辛酸含量为1 mmol的聚丙烯酸酯
‑
钠
‑
氟表面的喷涂溶液Ⅲ;
⑶
在室温条件下,将聚丙烯酸酯型胶均一地喷涂在所述步骤
⑴
所得的干燥不锈钢网上,然后利用气体压缩喷枪对各表面分别采用喷涂溶液Ⅰ、喷涂溶液Ⅱ、喷涂溶液Ⅲ进行喷涂,待表面溶剂挥发后,分别形成全氟辛酸含量为0 mmol的聚丙烯酸酯
‑
钠
‑
氟表面、全氟辛酸含量为0.15 mmol的聚丙烯酸酯
‑
氢
‑
氟表面、全氟辛酸含量为1 mmol的聚丙烯酸酯
‑
钠
‑
氟表面的智能多相介质超疏液涂层,该涂层分别简写为P
‑
Na
‑
F (0)表面,P
‑
H
‑
F (0.15)表面,P
‑
Na
‑
F (1) 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多相介质超疏液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⑴
中不锈钢网的目数为2300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多相介质超疏液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⑴
中不同极性的溶剂是指无水乙醇、丙酮和去离子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多相介质超疏液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⑵
中喷涂溶液Ⅰ按下述方法制得:在室温条件下,先将2 mL 1 mM 氢氧化钠水溶液加入到8 mL无水乙醇中搅拌30分钟,得到混合液A;然后在10 mL无水乙醇中加入1 g钛酸四丁酯,经搅拌溶解完全后,得到混合液B;最后,将所述混合液B加入到所述混合液A中,搅拌10分钟后加入0.5 g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继续搅拌4小时形成均一喷液即得。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多相介质超疏液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⑵
中喷涂溶液Ⅱ按下述方法制得:在室温条件下,先将2 mL 0.36 M 盐酸水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铁璐,郝俊英,刘维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