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菌肥料应用于农业果蔬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4844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菌肥料应用于农业果蔬的种植方法,该微生物菌肥料应用于农业果蔬的种植方法步骤为:S1:选择种植地:针对不同农业果蔬的生活习性选择不同的土地作为种植地;S2:选择农业果蔬的种苗:选择品种优良,长相饱满的果蔬种苗;S3:对选择的种植地进行处理:首先对土地进行除草,随后选择农耕机对种植地进行耙耢。本申请通过对种植地与种苗的严格挑选,使用适合果蔬生长的环境与生产质量较高的种苗,通过种植地的施肥控制,使种植地的条件更加优越,能够在种植后使种苗获得充足的养分;对病虫害的严格控制能够减少病株弱株的概率,减少减产的因素,间接提高产量。间接提高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菌肥料应用于农业果蔬的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生产
,具体为一种微生物菌肥料应用于农业果蔬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蔬果是国民膳食中食物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富含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对人体具有重要意义,并且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农业果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农药、无激素、无转基因等都是居民选择果蔬的重要影响因素。
[0003]有机果蔬是指在果蔬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有机生产的标准,无农药、无化肥、无激素、无转基因,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进行生产的果蔬成品,在培养过程中需要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协调种植平衡,有机果蔬受到国民的一致认同与好评,但是正因为有机果蔬的质量较高,因此其产量较低,价格相对于普通果蔬来说也相对较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果蔬产量较高的种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肥料应用于农业果蔬的种植方法,具有产量高的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菌肥料应用于农业果蔬的种植方法,该微生物菌肥料应用于农业果蔬的种植方法步骤为:
[0006]S1:选择种植地:针对不同农业果蔬的生活习性选择不同的土地作为种植地;
[0007]S2:选择农业果蔬的种苗:选择品种优良,长相饱满的果蔬种苗;
[0008]S3:对选择的种植地进行处理:首先对土地进行除草,随后选择农耕机对种植地进行耙耢,接着对耙耢后的土地施加农家肥作为底肥,底肥施加后再次施加微生物菌肥料,最后在土地表层铺设碎土进行平整;
[0009]S4:对种苗进行处理:选择合适的拌种剂对种苗进行拌种,并在拌种后进行种植;
[0010]S5:种植:对种苗进行种植,种植时控制好种苗间距,种植后浇水并进行覆土;
[0011]S6:追肥;针对不同果蔬的具体情况,在幼苗生长期、开花期、初果期、盛果期和果蔬采摘前的十到十五天分别进行微生物菌肥料的施添,五次追肥的微生物菌肥料比例为1∶1:1:1:1;
[0012]S7:控制环境变量:根据不同种苗的生长生活习性,控制土壤的湿度、周围环境的温度以及光照时间的长短,及时进行浇水,采用科技手段进行辅助;
[0013]S8:除草以及病虫害管理:在果蔬生长的全过程严格进行杂草与病虫害的防治与治理,可选择对人体、种苗和土壤均无害、无污染和残留的药物进行生物防治,同步进行人工监测观察,若存在病株弱株等植株,需人工进行清理并销毁,且需要重点观察病株周围的植株有无相同现象,如有则及时处理防止传染;
[0014]S9:收获:果蔬成熟后需要及时收获,收获后对种植地进行清理,并对枯叶、枯枝等
进行填埋腐熟,为再次种植提供肥力。
[0015]优选的,S2中的果蔬种苗若有脱毒苗则选择脱毒苗,且脱毒苗选择原种及以上种苗。
[0016]优选的,S3中底肥深度为五至七寸,微生物肥料与底肥混合,表层铺设的碎土的厚度值为一寸,底肥深度为五至七寸,能够减少养分的挥发损失,并且能够增加土壤与肥力的融合,培养地力,使种苗生长时其根系也能够吸收到肥料中的养分,能够增加产量,微生物菌肥料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可以改善作物营养条件、固定氮素和活化土壤中一些无效态的营养元素,创造良好的土壤微生态环境来促进作物的生长,但是并不能完全取代化肥,因此通过施加一定的农家肥进行营养的补充,且微生物菌肥料能够促进农家肥中养分的释放。
[0017]优选的,S4中拌种时需注意不要损坏种苗的种皮,且需搅拌均匀,拌种后需进行晾晒并在晒干后立即进行播种,使用拌种剂进行拌种时需要注意用水量,切勿添加过多水量造成种子皱皮破皮的现象,种苗的种皮具有保护种胚和萌发时吸收水分的作用,种皮的破坏会造成种苗生长发育情况差、易受到病虫害损坏的情况,拌种晾干后立即播种能够有效的保证拌种剂的活性,降低病虫害的威胁。
[0018]优选的,S5中种苗种植时间应为S3完成后的五到十天,种苗的间距需要保证不会影响相邻种苗间的营养吸收,种植完成后覆土的厚度为一寸,这样的种植时间是因为农家肥与微生物菌肥料中的养分初步进行释放,保证种苗前期的生长发育,并且保证种苗间不会发生争夺营养从而长势较弱的情况。
[0019]优选的,S6中每次微生物菌肥料的施添均分为三次,每次施添间隔二十四小时,施添的分量依次为总施添量的50%、30%和20%,通过这种施添方式,能够控制微生物菌肥料中养分的释放,减少土壤中养分的流失,增加种苗的生长吸收,提高长势。
[0020]优选的,S7中控制光照时间的长短具体为对强光照类果蔬种苗的幼苗生长期通过人工补充光照的方式增加一至两个小时的光照时间,对弱光照类果蔬种苗的幼苗生长期通过遮光的方法减少一至两个小时的光照时间,并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同步控制湿度的变化,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促进果蔬根系的生长,增加果蔬幼苗的营养吸收效率,使幼苗根茎粗大,叶片饱满,长势更好,提高产量。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本申请通过对种植地与种苗的严格挑选,使用适合果蔬生长的环境与生产质量较高的种苗,通过种植地的施肥控制,使种植地的条件更加优越,能够在种植后使种苗获得充足的养分;底肥的深度能够减少养分的挥发损失,增加土壤与肥力的融合,使种苗的根系也能够吸收到肥料中的养分,提高种苗的养分吸收效率,增加产量,让种苗能够更好的成长;并且在不同时期对种苗进行追肥,增加种苗可吸收的养分,通过三次不同分量的增肥,达到控制微生物菌肥料中养分的释放,减少土壤中养分流失,增加种苗生长吸收提高长势的作用;对病虫害的严格控制能够减少病株弱株的概率,减少减产的因素,间接提高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菌肥料应用于农业果蔬的种植方法,该微生物菌肥料应用于农业果蔬的种植方法步骤为:
[0025]S1:选择种植地:针对不同农业果蔬的生活习性选择不同的土地作为种植地;
[0026]S2:选择农业果蔬的种苗:选择品种优良,长相饱满的果蔬种苗;
[0027]S3:对选择的种植地进行处理:首先对土地进行除草,随后选择农耕机对种植地进行耙耢,接着对耙耢后的土地施加农家肥作为底肥,底肥施加后再次施加微生物菌肥料,最后在土地表层铺设碎土进行平整;
[0028]S4:对种苗进行处理:选择合适的拌种剂对种苗进行拌种,并在拌种后进行种植;
[0029]S5:种植:对种苗进行种植,种植时控制好种苗间距,种植后浇水并进行覆土;
[0030]S6:追肥;针对不同果蔬的具体情况,在幼苗生长期、开花期、初果期、盛果期和果蔬采摘前的十到十五天分别进行微生物菌肥料的施添,五次追肥的微生物菌肥料比例为1∶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菌肥料应用于农业果蔬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微生物菌肥料应用于农业果蔬的种植方法步骤为:S1:选择种植地:针对不同农业果蔬的生活习性选择不同的土地作为种植地;S2:选择农业果蔬的种苗:选择品种优良,长相饱满的果蔬种苗;S3:对选择的种植地进行处理:首先对土地进行除草,随后选择农耕机对种植地进行耙耢,接着对耙耢后的土地施加农家肥作为底肥,底肥施加后再次施加微生物菌肥料,最后在土地表层铺设碎土进行平整;S4:对种苗进行处理:选择合适的拌种剂对种苗进行拌种,并在拌种后进行种植;S5:种植:对种苗进行种植,种植时控制好种苗间距,种植后浇水并进行覆土;S6:追肥;针对不同果蔬的具体情况,在幼苗生长期、开花期、初果期、盛果期和果蔬采摘前的十到十五天分别进行微生物菌肥料的施添,五次追肥的微生物菌肥料比例为1∶1:1:1:1;S7:控制环境变量:根据不同种苗的生长生活习性,控制土壤的湿度、周围环境的温度以及光照时间的长短,及时进行浇水,采用科技手段进行辅助;S8:除草以及病虫害管理:在果蔬生长的全过程严格进行杂草与病虫害的防治与治理,可选择对人体、种苗和土壤均无害、无污染和残留的药物进行生物防治,同步进行人工监测观察,若存在病株弱株等植株,需人工进行清理并销毁,且需要重点观察病株周围的植株有无相同现象,如有则及时处理防止传染;S9:收获:果蔬成熟后需要及时收获,收获后对种植地进行清理,并对枯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平高霁张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金禾佳农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