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压计以及测量眼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4796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眼压计以及测量眼压的方法技术领域,一种眼压计,包括外壳、接触件;驱动单元;传感器;驱动控制单元;显示单元;电力单元;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用于接触用户的眉骨和颧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提供一种眼压计,在眼压计上设置传感器感知接触件的压力值,依据接触件压力值经过程序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进而控制接触件缓慢地接触眼睑,实现对用户的眼内压检测。当接触件接触到用户的眼睑时,将被传感器感知到,程序将根据感知数据控制接触件施力于眼球,感知眼球的弹性反应信息,采集压力数据,再经过数据处理获得眼压值。经过数据处理获得眼压值。经过数据处理获得眼压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压计以及测量眼压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眼压计以及测量眼压的方法
,具体为一种眼压计以及测量眼压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视觉健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青光眼是世界首位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是全世界50%盲人的致盲原因,其在全年龄段的发病率为1~2%,5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更是高达 5~6%,严重威胁人们的视觉健康。青光眼最外在的特征同时也是致盲的原因,就是高眼压,监测眼压是防、治青光眼的重要手段,眼压计也逐渐成为人们越来越熟知的医疗器械。
[0003]眼压计在医院是常见的眼科医疗器械,但适合于家用的眼压计还是国内市场空白,市场迫切需要能用于居家监测眼压的家用型眼压计。常见的眼压计有压平式、压陷式的,均为角膜接触式眼压计,因需要麻醉、消毒等专业操作,且安全风险很大,操作非常的繁琐,无法家用;非接触式眼压计不需要麻醉消毒等专业操作,且安全性高,但动辄10万元左右的高昂价格,无法走入普通家庭。回弹式眼压计有专为家用设计的产品,安全性不成问题,但 2~3万元的价格仍然昂贵,难被普通家庭所接受。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眼压计以及测量眼压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压计以及测量眼压的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眼压计:包括外壳接触件,所述接触件用于接触眼睑;
[0006]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控制接触件的移动;<br/>[0007]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收集接触件的压力数据;
[0008]驱动控制单元,所述驱动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收集的数据控制驱动单元的运转;
[0009]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眼压值;
[0010]电力单元,所述电力单元用于提供驱动单元、驱动控制单元和显示单元所需的电力;
[0011]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用于接触用户的眉骨和颧骨。
[0012]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动力机构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接触件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驱动单元驱动连接件带动接触件前后移动。
[0013]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所述步进电机上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外壳连接,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推动套,所述推动套上连接有推送杆,所述推送杆通过杆体与接触件连接,所述推动套上滑动连接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限定推动套沿螺纹杆的轴线方向前后移动。
[0014]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有防错模块,所述防错模块包括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推送杆上,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推动套与限位套之间,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推动套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与螺纹杆接触。
[0015]优选的,所述电力单元包括有电池,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有充电插座,所述充电插座连接在外壳的尾部,所述控制电路板和电池均连接在外壳的内部。
[0016]优选的,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上支撑片和下支撑片,所述上支撑片用于接触用户的眉骨,所述下支撑片用于接触用户的颧骨。
[0017]优选的,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有调节模块,所述调节模块包括拨动轮和丝杆,所述丝杆与螺纹板螺纹连接,拨动轮驱动丝杆转动带动螺纹板沿丝杆的轴线前后移动。
[0018]优选的,所述螺纹板上连接导柱,所述导柱的端面与上支撑片连接,使得螺纹板沿丝杆移动时带动导柱上的上支撑片前后移动。
[0019]优选的,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有显示屏和显示窗,所述显示窗设置在显示屏的上方。
[0020]一种眼压计以及测量眼压的方法,应用权利要求

所述的任意一种眼压计,包括以下步骤:
[0021]步骤一:接触对齐,使用者将设备的上支撑靠稳眉骨,下支撑片靠稳颧骨,确保中间的接触件正对眼球中心;
[0022]步骤二:启动按键,控制电路板内部嵌入控制软件可以控制传感器的数据采集、驱动控制单元的行程、控制数据处理、控制显示单元的眼压值显示,而在控制电路板输出一组驱动脉冲后,驱动步进电机顺时针旋转,经过螺纹连接的方式驱动推动套进而带动接触件后移一段固定的行程,确保接触件在测量之前不接触眼睑;
[0023]步骤三:控制电路板输出连续的反向驱动脉冲,驱动步进电机逆时针旋转,经过螺纹连接的方式驱动推动套进而带动接触件前移,直至与眼睑接触,传感器输出压力变化信号;
[0024]步骤四:传感器输出的变化引发控制程序软件的判断,以此作为测量的起点,控制电路板顺序输出特定的脉冲群,精准地分段控制步进电机的转角,进而分段地控制接触件前移行程并施压于眼球,使传感器分层地采集眼球的弹性反应数据;
[0025]步骤五:数据采集结束,控制电路板再次输出一组脉冲驱动步进电机顺时针运转,进而带动接触件后移一段固定的行程,脱离眼睑接触;
[0026]步骤六:控制电路板内嵌的软件完成数据处理工作,将最后得到的眼压数值送去显示单元进行眼压值显示。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8]1.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一种眼压计,以眼睑接触的方式测量眼压,避免了角膜接触式眼压计的麻醉、消毒等专业性要求和角膜损伤的安全性风险;避免了非接触式眼压计的高成本,使眼压计更能普遍进入家用化;同时本专利技术以分层施压于眼球、分层采集数据的方式,为数据处理时有效剥离眼睑厚度、眼睑张力的干扰影响,克服眼睑接触式眼压计固有的影响精度的不利因素,为提高眼压计的测量精度提供了一定的方法与途径。
[0029]2.进一步的在眼压计壳体上设置有支撑单元,而支撑单元使眼压计相对固定地支撑在眼眶上,使得接触件在测压过程中与眼睑接触更加的稳定,而不易抖动。通过调节模块
带动上支撑片进行前后的伸缩,以适用于不同眉骨深度的用户,提高设备的适用性。
[0030]3.该专利技术通过在缓慢接触眼睑、轻柔施力、适应眉骨高低不同人群的调节结构等辅助的软硬件功能设计方面,都尽可能注意到了用户体验感与人性化,在确保基本医用功能的基础上,兼顾了家用产品的特殊性。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1、外壳;2、上支撑片;3、接触件;41、安装座;42、步进电机; 43、螺纹杆;44、推动套;45、限位套;46、推送杆;47、第一弹簧;48、第二弹簧;5、显示窗;6、充电插座;7、控制电路板;8、电池;91、拨动轮;92、螺纹板;93、丝杆;94、导柱;10、下支撑片;11、传感器;12、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压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接触件(3),所述接触件(3)用于接触眼睑;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控制接触件(3)的移动;传感器(11),所述传感器(11)用于收集接触件(3)的压力数据;驱动控制单元,所述驱动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11)收集的数据控制驱动单元的运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眼压值;电力单元,所述电力单元用于提供驱动单元、驱动控制单元和显示单元所需的电力;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用于接触用户的眉骨和颧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动力机构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接触件(3)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驱动单元驱动连接件带动接触件(3)前后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眼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有步进电机(42),所述步进电机(42)的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43),所述步进电机(42)上连接有安装座(41),所述安装座(41)与外壳(1)连接,所述螺纹杆(43)上螺纹连接有推动套(44),所述推动套(44)上连接有推送杆(46),所述推送杆(46)通过杆体与接触件(3)连接,所述推动套(44)上滑动连接有限位套(45),所述限位套(45)限定推动套(44)沿螺纹杆(43)的轴线方向前后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有防错模块,所述防错模块包括有第一弹簧(47)和第二弹簧(48),所述第一弹簧(47)套设在推送杆(46)上,所述第一弹簧(47)位于推动套(44)与限位套(45)之间,所述第二弹簧(48)位于推动套(44)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48)与螺纹杆(43)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单元包括有电池(8),所述电池(8)电性连接有控制电路板(7),所述控制电路板(7)电性连接有充电插座(6),所述充电插座(6)连接在外壳(1)的尾部,所述控制电路板(7)和电池(8)均连接在外壳(1)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上支撑片(2)和下支撑片(10),所述上支撑片(2)用于接触用户的眉骨,所述下支撑片(10)用于接触用户的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明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