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绕组载体和芯的装置以及用于制造装置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4678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0
一种装置(1),包括绕组载体(2)、至少一个绕组(3)、磁芯(7)以及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5、6)。绕组载体(2)至少在多个区域中包围芯(7),使得端子(5、6)之间的绝缘路径(29)沿着装置(1)的下侧(14)不包括通过芯(7)的桥接。特别地,绕组载体(2)的下侧(14)呈闭合形式。绕组载体(2)的下侧(14)呈闭合形式。绕组载体(2)的下侧(14)呈闭合形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绕组载体和芯的装置以及用于制造装置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具有绕组的绕组载体以及磁芯的装置。例如,它是变压器。它还可以是具有磁芯的另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诸如例如变压器的电气装置的情况下,必须遵守电气端子之间的规定绝缘距离,特别是按照IEC标准。其中,绝缘距离,即端子之间沿绝缘材料的最短可能的爬电距离和/或间隙距离应当足够大。例如,必须遵守电源侧上的端子和用户侧上的端子之间的绝缘距离。
[0003]绝缘路径可以通过导电磁芯桥接,使得端子之间的距离必须相应地延长。例如,在海平面以上4 km以上的操作高度处,需要长的间隙距离。为了确保足够的绝缘路径,从电气端子到芯的距离通常选择为适当地大。这导致装置的尺寸的不期望的增加,特别是因为芯尺寸以及要遵守的绝缘路径相加。
[0004]为了防止绝缘路径被桥接,芯本身也可以被封装在塑料壳体中,并且以绝缘的方式安装在装置中。还已知的是,将例如缠绕环形芯的部件作为整体铸造,使得仅端子从铸件引出。然而,这在成本和部件尺寸方面具有缺点。
[0005]从文献US 9,646,755B2中还已知,将线圈与芯一起插入到在一侧开口的壳体中,以便使芯与端子引脚绝缘,并且以这种方式增加间隙距离。然后,经由壳体的外侧将导线端部从绕组引导至引脚。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装置和一种用于制造装置的方法。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一种装置包括绕组载体和围绕绕组载体布置的至少一个绕组。绕组可以是例如导线的绕组,所述导线是诸如圆形或扁平导线,或者也可以是打印绕组。绕组载体特别是由电绝缘材料构成。例如,它是塑料材料。绕组载体特别用于定位绕组。特别地,绕组直接缠绕在绕组载体的区域上。绕组载体例如具有单件式设计。特别地,绕组载体可以通过注塑成型来制造。
[0008]此外,该装置包括磁芯。例如,所述芯包括铁氧体材料。特别地,磁芯包围绕组的区域。例如,所述芯形成闭合磁路。芯可包括多个芯部分。例如,所述芯包括I形形状的芯部件和U形形状的芯部件。其他的芯形状也是可能的。例如,芯部分彼此胶合。
[0009]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气端子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气端子。该装置例如被构造为变压器。第一电气端子例如形成在初级侧上,并且第二端子形成在次级侧上。第一端子特别可以是电源侧上的端子,而第二端子可以是用户侧上的端子。
[0010]该装置可以具有多个第一端子和多个第二端子。端子例如呈引脚的形式。例如,第一端子并排布置在第一行中,并且第二端子并排布置在第二行中。第一端子例如与一个或多个第一绕组成对地电连接,并且第二端子与一个或多个第二绕组成对地电连接。端子例
如布置在绕组载体上的下侧区域中。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例如布置在绕组载体的相对的边缘处。端子可以直接附接到绕组载体。例如,端子在注射成型工艺中共注射成型。
[0011]绕组载体被设计为芯的至少部分绝缘件。因此,不需要对芯进行附加的绝缘。特别地,对于芯不需要单独的铸件或单独的壳体。
[0012]特别地,绕组载体至少部分地包围芯,使得端子之间的沿着装置的下侧的绝缘路径不包括通过芯的桥接。这里的绝缘路径是最短的间隙和/或爬电路径。例如,最小爬电距离因此不延伸到所述芯,而是仅沿着绕组载体延伸。
[0013]例如,所述芯被所述绕组载体包围,使得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芯之间的绝缘路径和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芯之间的绝缘路径的总和至少与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几何距离一样大。
[0014]因此,绕组载体使芯与端子绝缘,使得端子之间的绝缘路径不会由于芯的存在而缩短。通过使芯绝缘,可以减小部件尺寸。例如,将端子布置成彼此相距等于最小绝缘距离的距离就足够了。部件尺寸可以减小到最小,而不必考虑通过芯的绝缘路径的桥接。
[0015]例如,绕组载体包括下侧。下侧是绕组载体或装置的安装侧,即面向例如印刷电路板的一侧,绕组载体可以安装在该印刷电路板上。第一端子例如在下侧上的视图上布置在第一边缘处,并且第二端子布置在相对的第二边缘处。绕组载体例如在下侧上不包括暴露所述芯的切口。特别地,在由第一和第二端子侧向地界定的区域中不提供这样的切口。这样,防止了端子之间的沿着下侧的绝缘路径包括通过芯的桥接。
[0016]然而,可能的是,超出端子的芯,即远离装置的中心引导的芯,不被绕组载体包围。然而,则这不会导致端子之间的绝缘路径的桥接。
[0017]绕组载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开口,芯或芯的芯部件可以通过该开口插入绕组载体中。例如,下侧没有这种开口。这使得能够在下侧处实现绕组载体的封闭设计。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开口布置在绕组载体的侧表面中。因此,芯可以侧向地插入到绕组载体中。此外,绕组载体还可以在其上侧上包括至少一个开口。例如,绕组载体包括在侧表面上的开口和在上侧上的开口。两个芯部件可以穿过开口被插入。例如,I形形状的芯部件插入穿过开口中的一者,并且U形形状的芯部件插入穿过另一个开口。
[0019]在另一实施例中,绕组载体可以仅在其上侧包括用于插入芯的一个或多个开口。由此,绕组载体的侧表面也可以进一步使芯绝缘,因为在此不需要存在开口。因此,在多个芯部件的情况下,所有芯部件从上侧插入到绕组载体中。例如,第一芯部件可以首先通过上侧上的开口插入,然后可以施加绕组,并且然后可以插入第二芯部件。
[0020]如果绕组载体中的开口被适当地定位,则不仅在下侧上而且在侧面上,芯都可以被绕组载体包围。因此,可以特别好地防止绝缘路径被芯桥接。例如,芯通过绕组载体在至少一个侧面上与外部完全绝缘。通过在两个或更多个侧面上的绕组载体,芯也可以与外部完全绝缘。
[0021]根据壳体对芯的包围的设计,绝缘可以相对于端子对称或不对称。例如,壳体增加了芯与端子中的一者之间的绝缘路径。还可以增加芯和两个端子之间的绝缘路径。
[0022]例如,第一端子布置在绕组载体的第一侧面上,并且第二端子布置在绕组载体的第二侧面上。例如,芯在这些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被绕组载体完全包围。因此,沿该侧面不会形成穿过芯的绝缘路径的桥接。也可以是,芯在侧面上没有完全地被包围,而是仅在
主要的程度上在侧面上被包围。例如,芯的较小部分可以在侧面的上端处被暴露。
[0023]绕组载体可以包括沿着绕组轴线的引入件(leading through)。芯可以布置在该引入件中。此外,通过在引入件中的布置,芯与绕组载体向外绝缘,例如向侧面绝缘。
[0024]根据实施例,端子中的至少一者被布置为凹入的。例如,凹入端子附接到绕组载体的侧面的这种区域,所述区域相对于侧面的另一区域向内凹入。这样,可以减小部件尺寸。由于在不低于最小绝缘距离的情况下的芯的绝缘,第一和第二端子之间的所得减小距离是可能的。例如,端子之间的间隔可以等于最小绝缘间隔。因此,总的部件尺寸也可被限制到最小的绝缘尺寸。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装置包括绕组载体和围绕绕组载体布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装置,包括:绕组载体(2)和围绕所述绕组载体(2)布置的导线(4)的至少一个绕组(3),磁芯(7)和至少一个第一电气端子(5)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气端子(6),其中,所述绕组载体(2)至少在多个区域中包围所述芯(7),使得所述端子(5、6)之间的沿着所述装置(1)的下侧(14)的绝缘路径(29)不包括通过所述磁芯(7)的桥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芯(7)被所述绕组载体(2)包围,使得所述第一端子(5)与所述芯(7)之间的绝缘路径(12)和所述第二端子(6)与所述芯(7)之间的绝缘路径(13)的总和至少与所述第一端子(5)与所述第二端子(6)之间的几何距离(d)一样大。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所述装置被设计为变压器,其中,所述第一端子(5)位于初级侧,并且所述第二端子(6)位于次级侧。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绕组载体(2)的所述下侧(14)不包括切口,所述芯(7)通过所述切口被暴露。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绕组载体(2)包括至少一个开口(17、18),所述芯(7)能够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开口插入到所述绕组载体(2)中,其中,所述绕组载体(2)的下侧(14)不包括任何这样的开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开口(17)布置在所述绕组载体(2)的侧面(16)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开口(18)布置在所述绕组载体(2)的上侧(15)处,并且所述侧面(16)不包括任何开口。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芯(7)包括至少两个芯部件(8、9),其中,所述绕组载体(2)包括位于上侧(15)处的开口(18),其中,两个芯部件(8、9)均通过位于所述上侧(15)处的所述开口(18)插入到所述绕组载体(2)中。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芯(7)包括第一芯部件(8)和第二芯部件(9),其中,所述芯部件中的一者为I形形状,并且所述芯部件中的一者为U形形状。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端子(5)布置在所述绕组载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V
申请(专利权)人:TDK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