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反倾岩体失稳模式的辨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457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层状反倾岩体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状反倾岩体失稳模式的辨别方法,解决了在分析层状反倾岩体稳定性时,需考虑地震作用以及岩桥作用的影响,提高了层状反倾岩体失稳模式判别的准确性。技术方案概括为,对层状反倾岩体进行岩块划分,计算各岩块的重量,第n个岩块的重量为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状反倾岩体失稳模式的辨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层状反倾岩体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状反倾岩体失稳模式的辨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层状反倾岩体的失稳破坏是一个变形累积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变形孕育过程,包括初期倾倒变形、持续变形、极限平衡、失稳破坏等多阶段,在层状反倾岩体中,岩体的稳定状态包括岩体稳定和不失稳两种,其中,不稳定岩体的破坏模式破坏又分为滑动失稳和倾倒失稳两种。
[0003]在以往的层状反倾岩体稳定性分析中,采用岩体极限平衡法分析,并假设岩柱底滑面完全连通,且不考虑地震作用的影响。岩体的稳定状态除与坡体形态、岩体结构、结构层面参数等相关外,还与地震荷载有关,同时,实际岩体的底滑面都没有完全贯通,岩体受底滑面和“岩桥”共同作用,并对岩体产生抵抗力和抵抗力矩。不考虑地震外力作用的极限平衡分析结果偏激进,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如将岩体底滑面的连通率完全按100%考虑,又会得出过于保守的计算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层状反倾岩体失稳模式的辨别方法,解决了在分析层状反倾岩体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层状反倾岩体失稳模式的辨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对层状反倾岩体进行岩块划分,计算各岩块的重量,第n个岩块的重量为W
n
,将岩块受到的地震力分解为平行坡面和垂直坡面两个分量,平行坡面地震力分量为F1=k1W
n
/g,垂直坡面地震力分量为F2=k2W
n
/g,k1、k2分别为为平行坡面、垂直坡面的地震加速度,g为重力系数,n>0;步骤2、确定岩块底滑面岩桥的粘聚力c
b
、摩擦角φ
b
,岩块底滑面的摩擦角φ
jb
,岩块底滑面的连通率Jc,相邻岩块上下侧面的摩擦角φ
js
,岩块折断滑移面的倾角ψ
p
,相邻岩块上、下侧面的摩擦力Q
n
、Q
n
‑1;步骤3、确定第n岩块底滑面长度

x,岩块底滑面岩桥长度ξ=1

Jc,则第n个岩块滑动临界状态所需第n

1岩块提供抗滑反力为:则第n个岩块倾倒临界状态所需第n

1岩块提供抗倾反力为:M
n
为P
n
到第n岩块底面距离,y
n
为第n岩块的高度,σ
t
为岩块底面最大拉应力;步骤4、根据P
n

1,t
、P
n

1,s
与0的大小关系判断第n岩块的状态;步骤5、根据第n岩块的状态判断反倾岩体的失稳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反倾岩体失稳模式的辨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M
b
为第n个岩块底面受力矩,R
n
为第n个岩块垂直坡面的受力,R
n
=W
n cosψ
p
+(Q
n

Q
n
‑1)

F2=W
n cosψ
p
+(P
n

P
n
‑1)tanφ
js

k2W
n
/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反倾岩体失稳模式的辨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根据P
n

1,t
、P
n

1,s
与0的大小关系判断第n岩块的状态的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星灿肖华波罗晓红马金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