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散热性能静音负载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449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阻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散热性能静音负载单元,包括风机、罩体、芯柱、电阻支架和电阻条,芯柱穿设在罩体中,芯柱与罩体之间围成弯曲的冷却风道,风机固定于罩体以带动冷却风道中的空气与外界空气交换,电阻支架布置在冷却风道中,电阻条缠绕在电阻支架上;罩体与芯柱均为中空结构,且罩体与芯柱的内部填充有消音棉,罩体与芯柱的靠近冷却风道的侧壁开有消音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直接将电阻条布置在芯柱和罩体围成的冷却风道,电阻条缠绕在电阻支架上,满足大功率使用要求,电阻产生的热量被风机吹走,散热效果好;罩体与芯柱中设有消音棉和消音孔,风量冲击产生的噪音会经由消音孔被消音棉吸收,起到良好的消音效果。的消音效果。的消音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散热性能静音负载单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阻器
,具体涉及一种高散热性能静音负载单元。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档写字楼、商住两用楼和星级酒店的数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各种设备机组的噪声问题不容忽视。其中位于建筑附近的大型负载箱,包括箱体和装在箱体内的电阻器,电阻器的下方设有用于对电阻器吹风冷却的大功率风机。由于箱体内部的结构复杂,风机产生的气流在箱体内撞击产生较大的噪音。
[0003]由此出现了公告号为CN209510673U的专利文献《一种降噪负载箱》现有技术,通过在进风通道的内壁设置有消声棉层,可以降低气流对进风通道的内壁的撞击而产生的噪音。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随着电子电力技术的发展,对负载的使用要求越来越多,对于负载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散热以及静音方面。以上现有技术在增设消声棉的同时占据了进风通道空间,影响风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散热性能静音负载单元,消音和散热效果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提供一种高散热性能静音负载单元,包括风机、罩体、芯柱、电阻支架和电阻条,芯柱穿设在罩体中,芯柱与罩体之间围成弯曲的冷却风道,风机固定于罩体以带动冷却风道中的空气与外界空气交换,电阻支架布置在冷却风道中,电阻条缠绕在电阻支架上;罩体与芯柱均为中空结构,且罩体与芯柱的内部填充有消音棉,罩体与芯柱的靠近冷却风道的侧壁开有消音孔。
>[0007]具体的,罩体为中空的环形双层筒体,且罩体的内侧板呈S形的弯曲状。
[0008]具体的,芯柱为中空柱体,且芯柱的外侧呈S形的弯曲状,且罩体的内侧板与芯柱外侧对齐之处的弯曲方向相反。
[0009]具体的,沿由下至上方向,罩体的内侧板内径逐渐缩小,且/或芯柱的外径逐渐增大,从而使得冷却风道是渐缩的。
[0010]具体的,芯柱的两端部固定有多条衔接板,衔接板固定于罩体,从而将整个芯柱固定在罩体的中心处,电阻支架的底部固定在芯柱的下端部的衔接板上。
[0011]具体的,芯柱的中部穿设有加强柱,加强柱的上端与芯柱的上端口固定连接,芯柱的下端封口,加强柱的下端抵顶芯柱的下端面。
[0012]具体的,电阻支架包括上支撑环、下支撑环和多条承托条,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在纵向并列布置,多条承托条的一端固定上支撑环,多条承托条的另一端固定下支撑环,每条承托条呈S形弯曲状,电阻条沿纵向缠绕在多条承托条上。
[0013]具体的,风机包括圆筒状的外壳,罩体的内侧板由下至上包括圆形的进风导向段、
呈S形连续弯曲的消音段和呈圆形的出风导向段,外壳与罩体的进风导向体固定。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的高散热性能静音负载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直接将电阻条布置在芯柱和罩体围成的冷却风道,而且电阻条缠绕在电阻支架上,满足大功率使用要求,电阻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被风机吹走,散热效果好;而且罩体与芯柱中设有消音棉和消音孔,风量冲击产生的噪音会经由消音孔被消音棉吸收,起到良好的消音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中的高散热性能静音负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实施例中的高散热性能静音负载单元的剖视图。
[0018]图3为实施例中的高散热性能静音负载单元隐藏了罩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实施例中的电阻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实施例中的芯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实施例中的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风机1;
[0024]罩体2、进风导向段21、消音段22、出风导向段23;
[0025]芯柱3、衔接板31、加强柱32;
[0026]消音孔4;
[0027]电阻支架5、上支撑环51、下支撑环52、承托条53;
[0028]电阻条6。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0]本实施例的高散热性能静音负载单元,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风机1、罩体2、芯柱3、电阻支架5和电阻条6,芯柱3穿设在罩体2中,芯柱3与罩体2之间围成弯曲的冷却风道,风机1固定于罩体2以朝冷却风道吹风,电阻支架5布置在冷却风道中,电阻条6缠绕在电阻支架5上。罩体2与芯柱3均为中空结构,且罩体2与芯柱3的内部填充有图中未示出的消音棉,罩体2与芯柱3的靠近冷却风道的侧壁开有消音孔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直接将电阻条6布置在芯柱3和罩体2围成的冷却风道,而且电阻条6缠绕在电阻支架5上,满足大功率使用要求,电阻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被风机1吹走,散热效果好;而且罩体2与芯柱3中设有消音棉和消音孔4,风量冲击产生的噪音会经由消音孔4被消音棉吸收,起到良好的消音效果。
[0031]设计S形的冷却风道,配合S形的电阻支架5,增加电阻条6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性能,同时提高了风机1吹出的气流与电阻条6的接触时间,使电阻与空气之间热传递更充分,同样也提高了散热性能;另外,风机1产生的气流通过S形消音风道内,可以增加气流与消音风道的接触面积而达到更好的消音效果,降低电阻单元的噪音。
[0032]本实施例中,罩体2为中空的环形双层筒体,芯柱3为中空柱体,罩体2的内侧板和芯柱3的外侧均呈S形的弯曲状,且罩体2的内侧板与芯柱3外侧对齐之处的弯曲方向相反,以使得冷却风道的各处侧壁呈<>状,从而使得冷却风道内弯曲程度更高,加强风量的紊流
效果。
[0033]本实施例中,沿由下至上方向,罩体2的内侧板内径逐渐缩小,且/或芯柱3的外径逐渐增大,从而使得冷却风道是渐缩的。这样即使朝远离风机1方向风力减弱,但风量流通横截面减小,因此能够确保足够的风速带走热量。
[0034]本实施例中,电阻支架5包括上支撑环51、下支撑环52和多条绝缘的承托条53,上支撑环51和下支撑环52在纵向并列布置,多条承托条53的一端固定上支撑环51,多条承托条53的另一端固定下支撑环52,每条承托条53呈S形弯曲状,电阻条6沿纵向缠绕在多条承托条53上,如此电阻条6架空布置,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大,散热效果好,而且箍住多条承托条53,稳定性也高。
[0035]本实施例中,芯柱3的两端部固定有多条衔接板31,衔接板31固定于罩体2,从而将整个芯柱3固定在罩体2的中心处,电阻支架5的底部固定在芯柱3的下端部的衔接板31上,可以看出电阻支架5的上支撑环51是无支撑的,这样在风力作用下,弯曲的承托条53在纵向会有一定的弹性伸缩量,使得电阻条6与承托条53之间有轻微的相对移动,加速电阻条6表面的热量散发。
[0036]本实施例中,芯柱3的中部穿设有加强柱32,加强柱32的上端与芯柱3的上端口固定连接,芯柱3的下端封口,加强柱32的下端抵顶芯柱3的下端面,用于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散热性能静音负载单元,其特征是:包括风机、罩体、芯柱、电阻支架和电阻条,芯柱穿设在罩体中,芯柱与罩体之间围成弯曲的冷却风道,风机固定于罩体以带动冷却风道中的空气与外界空气交换,电阻支架布置在冷却风道中,电阻条缠绕在电阻支架上;罩体与芯柱均为中空结构,且罩体与芯柱的内部填充有消音棉,罩体与芯柱的靠近冷却风道的侧壁开有消音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性能静音负载单元,其特征是:罩体为中空的环形双层筒体,且罩体的内侧板呈S形的弯曲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散热性能静音负载单元,其特征是:芯柱为中空柱体,且芯柱的外侧呈S形的弯曲状,且罩体的内侧板与芯柱外侧对齐之处的弯曲方向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散热性能静音负载单元,其特征是:沿由下至上方向,罩体的内侧板内径逐渐缩小,且/或芯柱的外径逐渐增大,从而使得冷却风道是渐缩的。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高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刘霖丁羽陈乐段玮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福德电气有限公司株洲福德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