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4334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插,包括:主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第一基座包括第一端面;第一转动体,可转动地固定于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之间,第一转动体包括第一转动面,当第一转动体处于第一初始状态时,第一转动面与第一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当第一转动体处于第一转动状态时,第一转动面与第一端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以及第二转动体,可转动地固定于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之间,第二转动体包括第二转动面,当第二转动体处于第二初始状态时,第二转动面与第一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当第二转动体处于第二转动状态时,第二转动面与第一端面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排插插满连接器时会发生偏转的问题。了排插插满连接器时会发生偏转的问题。了排插插满连接器时会发生偏转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排插。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办公电子设备在各个家庭、单位等的用量越来越多,这对排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面上的排插存在产品单一的问题,当使用者需要同时给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充电时,通常需要外接充电器。而且,排插的充电器插孔一般位于排插的同一平面,当充电器插孔插满充电器时,经常会使排插往一个方向发生偏转,造成布线零乱的同时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插,有效解决了排插插满连接器时会发生偏转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排插,所述排插包括:
[0005]主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包括第一端面;
[0006]第一转动体,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之间,所述第一转动体包括设有连接器插孔的第一转动面,所述第一转动体还包括第一初始状态和第一转动状态,当所述第一转动体处于第一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面与所述第一端面在同一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插,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插包括:主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包括第一端面;第一转动体,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之间,所述第一转动体包括设有连接器插孔的第一转动面,所述第一转动体还包括第一初始状态和第一转动状态,当所述第一转动体处于第一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面与所述第一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当所述第一转动体处于第一转动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面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以及第二转动体,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之间,所述第二转动体和所述第一转动体并排设置,所述第二转动体包括设有连接器插孔的第二转动面,所述第二转动体还包括第二初始状态和第二转动状态,当所述第二转动体处于第二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转动面与所述第一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当所述第二转动体处于第二转动状态时,所述第二转动面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形成第二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之间的连接柱,所述第一基座、所述第二基座以及所述连接柱之间形成第一安装空位和第二安装空位;所述第一转动体容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空位,所述第二转动体容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空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体还包括第一限位沿,所述第一限位沿凸伸于所述第一转动体朝向所述第二转动体的一侧,当所述第一转动体处于所述第一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沿抵接于所述连接柱;所述第二转动体还包括第二限位沿,所述第二限位沿凸伸于所述第二转动体朝向所述第一转动体的一侧,当所述第二转动体处于所述第二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限位沿抵接于所述连接柱。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插,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插还包括两个第一转接组件和两个第二转接组件,所述两个第一转接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体和所述第一基座、所述第二基座之间,所述第一转动体通过所述第一转接组件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主体,所述两个第二转接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体和所述第一基座、所述第二基座之间,所述第二转动体通过所述第二转接组件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主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设有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基座设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转动体设有第三容纳空间,所述第二转动体设有第四容纳空间,所述第一转接组件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转接组件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均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三容纳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谦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威源新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