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毛细管网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及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4185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23
本申请涉及一种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型毛细管网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其包括多个软管制成的地埋管换热器,所述地埋管换热器安装到开设在地面的竖井内,所述竖井的底部设置有抗浮装置,所述抗浮装置包括底座、转轮和插杆,所述插杆指向竖井的侧壁,并且插杆沿着插杆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转轮转动连接在底座上,并且转轮与插杆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地埋管换热器位于竖井的底部穿设在转轮上。同时本申请还涉及一种节能型毛细管网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施工方法;本申请具有方便地埋管换热器安装的效果。管换热器安装的效果。管换热器安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毛细管网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及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型毛细管网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通过利用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属于经济有效的节能技术,环境效益显著,可以建造在居民区内,没有燃烧、没有排烟,且不用远距离输送热量。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一方面可以供暖,另一方面用于空调,同时还能够提供生活热水。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7422535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毛细管网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包括地埋管换热器、毛细管网、低温热泵机组和高温热泵机组柜门,毛细管网进、出水管路分别与空调侧分水器和空调侧集水器连接,地埋管换热器进、出水管路分别与地源侧分水器和地源侧集水器连接;地埋管换热器为U形结构埋设于地下。
[0004]但是上述结构中专利技术人认为,在地埋管下端直接插入到地面所钻的孔内,容易受到地下水的浮力向上漂浮,难以安装到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方便地埋管换热器的安装,本申请提供一种节能型毛细管网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及施工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节能型毛细管网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毛细管网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包括多个软管制成的地埋管换热器,所述地埋管换热器安装到开设在地面的竖井内,所述竖井的底部设置有抗浮装置,所述抗浮装置包括底座、转轮和插杆,所述插杆指向竖井的侧壁,并且插杆沿着插杆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转轮转动连接在底座上,并且转轮与插杆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地埋管换热器位于竖井的底部穿设在转轮上。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在竖井的底部安装抗浮装置,并且抗浮装置包括底座、转轮和插杆,插杆滑动连接在底座上,从而在抗浮装置放置到竖井的底部后,能够转轮的转动能够带动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带动插杆向竖井的侧壁内插入,进而能够将底座连接在竖井的底部,将地埋管换热器穿设在转轮上,使地埋管换热器在转轮与底座的作用下保持在竖井的底部,减少在安装地埋管换热器的过程中发生上浮,方便地埋管换热器的安装。
[0008]优选的,所述地埋管换热器位于竖井内的部位呈双螺旋结构,所述地埋管换热器双螺旋之间通过横向保持架保持在水平间距相等状态。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埋管换热器呈双螺旋结构,并且横向保持架能够保持
水平的间距,进而使地埋管换热器配合抗浮装置能够具有比较稳定的双螺旋结构,使地埋管换热器处于拉拽的状态,同时也能够使地埋管换热器埋设在竖井的长度更长。
[0010]优选的,所述横向保持架包括中间十字架、水平横杆、卡子和竖杆,所述水平横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中间十字架的一端,所述卡子用于卡在地埋管换热器上并与水平横杆远离于中间十字架的一端固定,竖杆连接在上下相邻的两个中间十字架上,同一所述中间十字架上的两个水平横杆所连接的卡子位于地埋管换热器双螺旋结构的同一高度位置。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横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十字架上,另一端通过卡子卡设于地埋管换热器,在地面上对地埋管换热器进行旋转时,水平横杆能够相对于十字架转动,进而使横向保持架能够处于地埋管换热器的任意高度。
[0012]优选的,所述插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插杆水平且朝向相反,所述插杆垂直于竖井的侧壁设置。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杆设置两个,两个插杆处于朝向相反的状态,在两个插杆同时向竖井的侧壁内插入时,两个插杆能够具有相对的作用力方便向竖井的侧壁内插入,同时两个插杆相对设置能够提供更稳定的抗浮拉力。
[0014]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齿轮和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转动连接在底座上,两个所述插杆上设置有与中间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的长度方向沿着插杆的长度方向,并且两个所述齿条分别与中间齿轮的上部和下部啮合,所述传动齿轮螺纹连接在一个插杆上,所述转轮与传动齿轮啮合。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齿轮螺纹连接在一个插杆上,并且传动齿轮与转轮啮合,通过将转轮转动,转轮能够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从而使插杆沿着传动齿轮的轴线方向移动,由于两个插杆分别啮合在中间齿轮的上部和下部,进而两个插杆同步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方便两个插杆同时插入到竖井的侧壁上。
[0016]优选的,所述插杆包括螺杆部,所述传动齿轮中间开设有用于螺纹连接螺杆部的螺纹孔,所述螺杆部移出螺纹孔时,传动齿轮向下脱离与转轮的啮合。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杆上设置的螺杆部用于与传动齿轮的螺纹孔连接,传动齿轮转动时,螺杆部相对于传动齿轮移动,进而螺杆部能够从螺纹孔内移出,使螺杆部失去对传动齿轮的支撑,进而能够使传动齿轮向下脱离转轮,使转轮能够在完成插杆的连接后自由转动。
[0018]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两个过渡轮,所述转轮间隔平行设置两个,两个所述过渡轮一一对应一个转轮,所述过渡轮与转轮啮合,位于一个所述插杆上设置的齿条啮合于一个过渡轮的下方,位于另一个所述插杆上设置的齿条啮合于另一个过渡轮的上方;所述地埋管换热器依次穿设在两个转轮的下方。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过渡轮分别对应一个转轮,进而使两个转轮之间间隔设置,当地埋管换热器穿设在两个转轮上时,使地埋管换热器的两部分间隔的距离较大,具有较好的换热效果。
[0020]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斜槽,所述过渡轮的中心设置有转轴,所述过渡轮处于斜槽的最上端时,过渡轮抵接在插杆的上部且与转轮啮合,所述斜槽的下端向底座的中心倾斜设置。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槽内安装转轴,转轴设置在过渡轮的中心,当过渡轮驱
使插杆完成插入到竖井的内壁后,过渡轮下方所支撑的插杆与从过渡轮的下方移开,进而过渡轮能够沿着斜槽向下移动,方便过渡轮从转轮上脱离,使转轮能够自由转动。
[0022]本申请提供一种节能型毛细管网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毛细管网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施工方法,包括先在竖井的底部放置抗浮装置,然后再将地埋管换热器连接于抗浮装置上,将地埋管换热器上套设横向保持架,转动地埋管换热器位于地面上的两端使地埋管换热器形成双螺旋结构。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浮装置先设置到竖井的底部,然后将地埋管换热器连接在抗浮装置上,再将横向保持架安装到地埋管换热器上,使地埋管换热器进行转动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横向保持架能够对地埋管换热器进行支撑。
[0024]优选的,在竖井内放置抗浮装置的步骤包括先在地面上将钢丝绳穿设到转轮上,然后将抗浮装置放置到竖井的底部,然后从钢丝绳的一端拉动钢丝绳,使转轮通过传动组件将插杆插入到竖井的侧壁内。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井的内部先通过钢丝绳将底座放置到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毛细管网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包括多个软管制成的地埋管换热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管换热器(1)安装到开设在地面的竖井(2)内,所述竖井(2)的底部设置有抗浮装置(3),所述抗浮装置(3)包括底座(31)、转轮(32)和插杆(33),所述插杆(33)指向竖井(2)的侧壁,并且插杆(33)沿着插杆(33)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底座(31)上,所述转轮(32)转动连接在底座(31)上,并且转轮(32)与插杆(33)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34),所述地埋管换热器(1)位于竖井(2)的底部穿设在转轮(3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毛细管网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管换热器(1)位于竖井(2)内的部位呈双螺旋结构,所述地埋管换热器(1)双螺旋之间通过横向保持架(8)保持在水平间距相等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毛细管网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保持架(8)包括中间十字架(81)、水平横杆(82)、卡子(83)和竖杆(84),所述水平横杆(8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中间十字架(81)的一端,所述卡子(83)用于卡在地埋管换热器(1)上并与水平横杆(82)远离于中间十字架(81)的一端固定,竖杆(84)连接在上下相邻的两个中间十字架(81)上,同一所述中间十字架(81)上的两个水平横杆(82)所连接的卡子(83)位于地埋管换热器(1)双螺旋结构的同一高度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毛细管网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3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插杆(33)水平且朝向相反,所述插杆(33)垂直于竖井(2)的侧壁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毛细管网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4)包括传动齿轮(341)和中间齿轮(342),所述中间齿轮(342)转动连接在底座(31)上,两个所述插杆(33)上设置有与中间齿轮(342)啮合的齿条(6),所述齿条(6)的长度方向沿着插杆(33)的长度方向,并且两个所述齿条(6)分别与中间齿轮(342)的上部和下部啮合,所述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保朝张俊利刘锦梅刘小叶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黄埔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