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物活性物质连续电化学检测的微电极、生物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电化学传感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生物活性物质连续电化学检测的微电极、生物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健康问题成为很多人日常关注的焦点,也催生出越来越多的快捷检测产品,方便人们简单快速地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解。其中,生物传感器用于对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的连续检测,对健康监测、疾病诊断及治疗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血糖的监测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血糖值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情况。通过对血糖的实时连续动态监测可以有效进行糖尿病管理,适时的注射胰岛素或者补充葡萄糖使血糖维持在一个正常的值。
[0003]目前血糖的监测有采血后体外检测的方法,但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葡萄糖浓度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瞬时浓度在环境温度、情绪变化、体力活动等各种因素影响下是不可预见的。使用这种方法来对血糖水平进行监控时,必须每天多次采血,这对患者的精神与肉体带来沉重的负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物活性物质连续电化学检测的微电极,其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插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极包括:外管与内芯,分别作为与外电路连接的两极;所述外管包括金属材料的多孔管体,以及沉积于所述多孔管体的内外表面的贵金属膜或碳膜,固定于多孔结构内外部的碳纳米管及酶反应试剂;所述内芯包括磁性材料的芯体,以及镀设于所述芯体的表面的银及氯化银膜;所述外管同端套设于所述内芯外部,且二者之间填充有聚合物电解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物活性物质连续电化学检测的微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管体的材质为铜、铝、锌、镍、铁或合金材料,所述多孔管体的外径0.2
‑
0.4mm,内径0.05
‑
0.3mm;和/或,所述贵金属膜的材质为金、钯或铂或贵金属钌、锇离子和吡咯单体配位聚合的薄膜;和/或,所述碳膜的材质为石墨烯或碳纳米管;和/或,所述酶反应试剂为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脱氢酶、乳酸氧化酶、乳酸脱氢酶、组胺氧化酶、氨基酸氧化酶中的至少一种,以及二茂铁衍生物、吡啶钌衍生物、吡啶锇衍生物,或者钌、锇离子和吡咯的配位聚合物等导电剂中至少一种,所述酶反应试剂通过物理包埋或共价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物活性物质连续电化学检测的微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的直径0.02
‑
0.08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物活性物质连续电化学检测的微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电解质的基体材料为聚氧化乙烯、聚偏氟乙烯、聚偏氟乙烯
‑
六氟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聚丙烯酸、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己内酯、壳聚糖、和聚碳酸亚乙烯酯及它们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小林,邬奎,吉文婷,吴春生,陈大刚,刘福生,周敏,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君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