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388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彩色像素区和一个高亮像素区;第一基板朝向第二基板的一侧包括第一遮光层,第二基板朝向第一基板的一侧包括第二遮光层和色阻层;在高亮像素区,第一遮光部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开口和一个第一子部;第二遮光部至少包括一个第二子部和一个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向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与第一子部向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交叠,第一开口向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与第二子部向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交叠。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正视角观看到正常显示画面,斜视角呈白态防窥的目的,且亮度损失较小,有利于提高显示品质和用户使用满意度。满意度。满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显示方式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同时用户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场景需要显示装置具有防窥功能,例如在商务显示领域,提出了便携、防窥以及高色域高对比度等显示需求。因此防窥显示技术作为一种隐私保护方式已经成为显示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重要热点问题之一。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防窥功能,已经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例如,采用可切换式防窥滤光片,防窥滤光片由聚合物材料或者无机材料制成,通过电驱动方式切换防窥滤光片的透光性实现防窥切换,但是由于防窥滤光片需要设置较厚的基材才能遮挡侧视角的光线,而大厚度的聚合物材料或者无机材料导致较大的光线损失,因此存在显示亮度低的问题。例如,采用液晶光栅,通过液晶光栅和显示面板组合结构实现对防窥区域不可视的防窥效果,但是由于液晶光栅需要遮挡显示面板的部分像素以遮蔽侧向视角,不仅降低了透过率,整体亮度损失较大,而且容易导致显示分辨率降低,显示画面损失较大的问题。还例如,附加设置防窥切换器件或设置可切换的背光结构的设计,但是该设计容易导致显示器结构复杂且厚度较厚,并且对器件加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4]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防窥效果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显示亮度的损失,有利于提高显示品质和用户使用满意度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带有防窥功能的显示屏显示亮度容易损失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彩色像素区和一个高亮像素区;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朝向第二基板的一侧包括第一遮光层,第二基板朝向第一基板的一侧包括第二遮光层和色阻层;在高亮像素区,第一遮光层包括第一遮光部,第一遮光部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开口和一个第一子部;第二遮光层包括第二遮光部,第二遮光部至少包括一个第二子部和一个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向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与第一子部向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交叠,第一开口向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与第二子部向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交叠。
[0007]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一个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彩色像素
区和一个高亮像素区,其中彩色像素区可以用于显示面板实现彩色显示画面。在高亮像素区范围内,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一侧的第一遮光层包括第一遮光部,第一遮光部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开口和一个第一子部,第一开口可以理解为第一遮光层上开设的镂空结构,第一开口可以沿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贯穿第一遮光层,第一子部可以理解为第一遮光层中具有绝缘遮光材料的部分。显示面板的第二基板一侧的第二遮光层包括第二遮光部,第二遮光部至少包括一个第二子部和一个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可以理解为第二遮光层上开设的镂空结构,第二开口可以沿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贯穿第二遮光层,第二子部可以理解为第二遮光层中具有绝缘遮光材料的部分。当使用者在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观看显示面板时,若在正视角范围内观看,由于第二基板一侧开设的第二开口被其下方的第一基板一侧的第一子部遮挡,第一基板一侧开设的第一开口被其上方的第二基板一侧的第二子部遮挡,高亮像素区范围内不透光,而彩色像素区正常显示画面。若观察者在斜视角范围内观看,高亮像素区范围内斜向漏光,又由于高亮像素区具有高亮度和高透过率,因此观察者在斜向观察到的是发白的画面,从而实现了显示面板在斜视角下观察呈白态,进而达到斜视角下防窥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仅需通过将像素单元中的一部分区域设置为高亮像素区,通过第一基板一侧第一遮光层和第二基板一侧第二遮光层的配合设置,实现了显示面板正视角能够观看到正常显示画面,斜视角呈白态防窥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无需设置防窥膜或其他防窥结构实现斜视角防窥,因此在正常显示画面时亮度损失较小,有利于提高显示品质和用户使用满意度。
[0010]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0011]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12]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A

A

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图1中像素单元范围内的第一遮光层和色阻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图1中像素单元范围内的第二遮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时高亮像素区的光路传输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7是图6中B

B

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8是图6中像素单元范围内的第一遮光层和色阻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9是图6中像素单元范围内的第二遮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11是图10中C

C

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12是图10中像素单元范围内的第一遮光层和色阻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3是图10中像素单元范围内的第二遮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像素单元范围内的第一遮光层和色阻层的另一种结
构示意图;
[0027]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像素单元范围内的第二遮光层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8]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17是图16中D

D

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18是图16中像素单元范围内的第一遮光层和色阻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9是图16中像素单元范围内的第二遮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0是图6中B

B

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21是图10中C

C

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22是图10中像素单元范围内的第一基板朝向第二基板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3是图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彩色像素区和一个高亮像素区;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包括第一遮光层,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包括第二遮光层和色阻层;在所述高亮像素区,所述第一遮光层包括第一遮光部,所述第一遮光部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开口和一个第一子部;所述第二遮光层包括第二遮光部,所述第二遮光部至少包括一个第二子部和一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向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子部向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交叠,所述第一开口向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子部向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交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向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子部向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范围内,所述第一开口向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子部向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部包括一个所述第一开口和两个所述第一子部,在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一个所述第一开口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部之间;所述第二遮光部包括一个所述第二子部和两个所述第二开口,在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一个所述第二子部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开口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色阻层包括彩色色阻和透光部,所述彩色色阻位于所述彩色像素区,所述透光部位于所述高亮像素区,所述透光部的透过率大于所述彩色色阻的透过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包括高亮色阻材料或透明材料或镂空部中的任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彩色像素区,所述第二遮光层还包括第三遮光部,所述第三遮光部包括多个第三开口,所述彩色色阻设置于所述第三开口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遮光部与所述第二遮光部相互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还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层、平坦化层、像素电极层,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平坦化层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像素电极层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像素电极层包括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位于所述彩色像素区,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位于所述高亮像素区。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向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开口向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交叠。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向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向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雁周婷周文泣李俊谊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