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钙钛矿甲胺铅溴氯单晶的蓝光光电探测器及蓝光危害指数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382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钙钛矿甲胺铅溴氯单晶的蓝光光电探测器及蓝光危害指数仪,该指数仪包括基于MAPbBr2Cl单晶和STO单晶基片实现的蓝光光电探测器、光线聚焦装置、光电探测后端电路及显示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蓝光危害指数仪可准确快速的获取到发光光源的蓝光危害等级,一体化程度高、性价比高、方便携带、操作简单,测试数据符合国际蓝光危害标准,适合对日常生活的灯具进行蓝光危害的检测。活的灯具进行蓝光危害的检测。活的灯具进行蓝光危害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钙钛矿甲胺铅溴氯单晶的蓝光光电探测器及蓝光危害指数仪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电探测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光光电探测器及基于其的蓝光危害指数仪。

技术介绍

[0002]蓝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手机、平板、电脑屏幕、LED灯等电子设备发出的光线中都含有蓝光。蓝光对人眼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导致近视、白内障以及黄斑病变的眼睛病理危害和人体节律危害。因此,需要对蓝光危害进行探测,并对其危害等级进行划分,蓝光危害等级的划分是依据IEC 62471在光源和灯具蓝光危害评估中的应用以及IEC/TR62778针对IEC 62471:2006标准的第4.3.3条和第4.3.4条所描述的视网膜蓝光危害的技术报告。
[0003]光电探测器是将一种将光信号装换为电信号的器件,广泛应用在军事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主要分为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光伏型探测器和光电导型探测器。其中光电导型探测器是利用光电导效应工作的,整块均匀的半导体材料在没有光照时具有一定的电阻,光照射时,当半导体吸收的能量大于材料的禁带宽度,就使电子从价带被激发到导带,产生自由电子和空穴,电子和空穴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之下产生定向流动,从而产生光电流。如果想要对蓝光危害进行探测,就要找到一个非常适合于做蓝光光电探测器的半导体材料。
[0004]钙钛矿材料是一种十分优良的半导体材料,由于其载流子寿命长、吸收系数大、载流子扩散长度比较长、制备成本低廉、载流子迁移率高等优点而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欢迎。钙钛矿材料的化学结构式为ABX3,其中A、B、X分别代表一价的有机或者无机阳离子(铯,甲胺)、二价的金属离子(铅,铜)、卤素原子(溴,氯,碘)。最近几年以来,各种各样的钙钛矿材料被发现,包括一维钙钛矿纳米线、二维钙钛矿单晶薄膜和三维钙钛矿单晶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除了新型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的应用,钙钛矿材料在新型发光二极管、新型钙钛矿纳米压电材料以及新型钙钛矿光电探测器上也展现出了巨大的商业应用前景。甲胺铅溴氯作为一个新型的钙钛矿材料,有着~2.6eV的超宽禁带宽度,对蓝光有较强的响应,且在空气中比较稳定,性能衰减较慢。因此探索基于甲胺铅溴氯的蓝光探测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钙钛矿甲胺铅溴氯单晶的蓝光光电探测器及基于其的蓝光危害指数仪,旨在实现光源对人眼视网膜产生的蓝光危害等级的准确测定。
[0006]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首先公开了一种基于钙钛矿甲胺铅溴氯单晶的蓝光光电探测器,其特点在于:所述蓝光光电探测器包括MAPbBr2Cl单晶,在所述MAPbBr2Cl单晶表面间隔蒸镀有一对金
电极,在所述MAPbBr2Cl单晶外罩有STO(SrTiO3)单晶基片。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蓝光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为:
[0009]步骤1、将PbCl2、PbBr2和MABr溶于DMSO和DMF中形成前驱体饱和溶液,然后通过反溶剂饱和蒸发结晶法在溶液中直接生长获得MAPbBr2Cl单晶,具体为:将2.78g PbCl2、3.67gPbBr2和2.24gMABr加入到0.2mL DMSO和1.4mL DMF的混合液中,45℃加热搅拌20~40min,通过0.22μm的有机过滤器过滤,密封以防止溶剂挥发,40~60℃保温30~48h,生成MAPbBr2Cl单晶。
[0010]步骤2、在所述MAPbBr2Cl单晶上表面通过电子束蒸镀一对金电极,从而形成光电导结构;两金电极间隔设置,中间形成导电沟道。
[0011]步骤3、在所述MAPbBr2Cl单晶外罩上一层STO单晶基片,即获得蓝光光电探测器。
[0012]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发光光源的蓝光危害等级的蓝光危害指数仪,其包括:
[0013]蓝光光电探测器,为上述的基于钙钛矿甲胺铅溴氯单晶的蓝光光电探测器,用于测试发光光源的蓝光辐照度,并产生相应光电流信号;
[0014]光线聚焦装置,用于将发光光源的光线直射至所述蓝光光电探测器上;
[0015]光电探测后端电路,用于将所述蓝光光电探测器产生的光电流信号转换为蓝光加权辐亮度,并获得发光光源的蓝光危害等级;
[0016]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光电探测后端电路所获取到的蓝光危害等级。
[0017]进一步地,所述光线聚焦装置为黑色无底圆筒,内筒壁上涂有黑色无光漆、上表面开有视场孔;所述光线聚焦装置罩设在所述蓝光光电探测器外,并使视场孔位于蓝光光电探测器的正上方。
[0018]进一步地,所述光电探测后端电路包括:
[0019]运算放大器,用于将蓝光光电探测器产生的光电流信号放大成模拟电压信号,可采用LMV358D芯片;
[0020]模数转换器,用于将运算放大器获取的模拟电压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可采用XPT2046芯片;
[0021]中央处理器,用于通过模数转换器获取的数字信号计算出蓝光加权辐亮度,从而划分出发光光源的蓝光危害等级,可采用STC89C52RC芯片。
[0022]更进一步地,所述蓝光危害等级的获取方法为:
[0023]以待测光源照射蓝光光电探测器,利用蓝光光电探测器所产生的光电流信号I标定待测光源的辐照度E;
[0024]令光线聚焦装置上视场孔的直径为D、面积为A=(D/2)2*π,视场孔与其正下方蓝光光电探测器的距离为H;
[0025]计算待测光源的辐亮度L:L=E*H2/A;
[0026]从而计算待测光源的蓝光加权辐亮度L
B
:L
B
=∫
λ
B(λ)L(λ)dλ,其中B(λ)是蓝光危险加权函数,λ为蓝光区间的波长(400~500nm);
[0027]根据蓝光加权辐亮度L
B
,按照IEC/TR62778标准划分发光光源的蓝光危害等级。
[0028]所述的蓝光加权辐亮度L
B
是用IEC62471中定义的蓝光光谱加权函数对初始光源的亮度进行光谱加权的辐亮度。
[0029]IEC/TR 62778推荐在200mm、0.011rad测量来确定适宜的RG1/2的边界条件。因此,所述视场孔与所述光电探测器形成的立体角Φ=D/H,设定为0.011rad。D设置为2.2mm、H设置为200mm。
[0030]所述蓝光危害等级划分标准为:蓝光加权辐亮度L
B
值在0~100W/(m2·
sr)为RG0(豁免级),在100~10000W/(m2·
sr)为RG1(初危险级),在10000~4000000W/(m2·
sr)为RG2(中危险级)。在IEC/TR62778标准中,希望不使用蓝光危害大于RG2的光源。
[0031]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32]1、本专利技术的蓝光光电探测器是以MAPbBr2Cl单晶与Au电极形成的光电导结构为核心,利用MAPbBr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钙钛矿甲胺铅溴氯单晶的蓝光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光电探测器包括MAPbBr2Cl单晶,在所述MAPbBr2Cl单晶表面间隔蒸镀有一对金电极,在所述MAPbBr2Cl单晶外罩有STO单晶基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光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光电探测器的峰值波长区间是380nm

500nm。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蓝光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PbCl2、PbBr2和MABr溶于DMSO和DMF中形成前驱体饱和溶液,然后通过反溶剂饱和蒸发结晶法在溶液中直接生长获得MAPbBr2Cl单晶;步骤2、在所述MAPbBr2Cl单晶上表面通过电子束蒸镀一对金电极,从而形成光电导结构;两金电极间隔设置,中间形成导电沟道;步骤3、在所述MAPbBr2Cl单晶外罩上一层STO单晶基片,即获得蓝光光电探测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具体方法为:将2.78g PbCl2、3.67gPbBr2和2.24gMABr加入到0.2mL DMSO和1.4mL DMF的混合液中,45℃加热搅拌20~40min,通过0.22μm的有机过滤器过滤,密封,40~60℃保温30~48h,生成MAPbBr2Cl单晶。5.一种蓝光危害指数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蓝光光电探测器,为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蓝光光电探测器,用于测试发光光源的蓝光辐照度,并产生相应光电流信号;光线聚焦装置,用于将发光光源的光线直射至所述蓝光光电探测器上;光电探测后端电路,用于将所述蓝光光电探测器产生的光电流信号转换为蓝光加权辐亮度,并获得发光光源的蓝光危害等级;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光电探测后端电路所获取到的蓝光危害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林保张振宇张致翔李家祥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