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渗透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374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渗透膜组件,涉及反渗透技领域,端盖一的左侧内壁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密封壳的左侧端抵接,所述端盖一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右端滑动连接有压紧环,所述滑杆上套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与端盖一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弹簧的另一端与压紧环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壳内滑动连接有抵接环。滑杆的右端滑动连接有压紧环,滑杆上套设有支撑弹簧,同时在密封壳内滑动连接有抵接环,在安装后,抵接环的右侧与滤芯的滤芯内壳左侧端抵接,同时滤芯内壳的右侧端与端盖二左侧承载环的左端抵接,支撑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推动压紧环对滤芯内壳进行位置固定。推动压紧环对滤芯内壳进行位置固定。推动压紧环对滤芯内壳进行位置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渗透膜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反渗透
,具体是涉及一种反渗透膜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但是现有的反渗膜组件中的滤芯安装后,左右方向上存在较大的间隙,导致在搬运过程中容易造成晃动,容易对滤芯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反渗透膜组件,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反渗膜组件中的滤芯安装后,左右方向上存在较大的间隙,导致在搬运过程中容易造成晃动,容易对滤芯造成损坏的问题。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反渗透膜组件,包括密封壳,所述密封壳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端盖一,所述端盖一的左侧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贯穿端盖一,并与密封壳相连通,所述端盖一的左侧内壁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密封壳的左侧端抵接,所述端盖一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右端滑动连接有压紧环,所述滑杆上套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与端盖一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弹簧的另一端与压紧环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壳内滑动连接有抵接环,所述抵接环的左侧表面与压紧环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密封壳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端盖二,所述端盖二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承载环,所述承载环上套设有密封圈二,所述密封圈二外侧表面与密封壳的内表面抵接。
[0007]优选的,所述承载环的左侧设置有滤芯内壳,所述滤芯内壳与密封壳滑动连接,所述滤芯内壳的左侧表面与抵接环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滤芯内壳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水筒,所述导水筒的内侧设置有颗粒活性炭板,所述颗粒活性炭板的内侧设置有压缩活性炭板,所述压缩活性炭板的内侧设置有纯水导布,所述纯水导布的内侧设置有接有反渗透膜。
[0009]优选的,所述导水筒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导水孔。
[0010]优选的,所述反渗透膜内设置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上开设有若干个集水孔,所述集水管的右端贯穿端盖二的侧壁,所述集水管上套设有密封圈一,所述密封圈一位于端盖二的内侧,所述端盖二上固定连接有污水管,所述污水管的左端贯穿端盖二,并与密封壳相连通。
[0011]本技术中提供一种反渗透膜组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中在端盖一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的右端滑动连接有压
紧环,滑杆上套设有支撑弹簧,同时在密封壳内滑动连接有抵接环,在安装后,抵接环的右侧与滤芯的滤芯内壳左侧端抵接,同时滤芯内壳的右侧端与端盖二左侧承载环的左端抵接,支撑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推动压紧环对滤芯内壳进行位置固定,从而有效解决现有的反渗膜组件中的滤芯安装后,左右方向上存在较大的间隙,导致在搬运过程中容易造成晃动,容易对滤芯造成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反渗透膜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反渗透膜组件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中A处的截面示意图;
[0016]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5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6为图3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7为本技术的端盖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为:
[0021]1、端盖一;2、进水管;3、密封壳;4、端盖二;5、集水管;6、污水管;7、滑杆;8、支撑弹簧;9、压紧环;10、密封垫;11、抵接环;12、滤芯内壳;13、导水筒;14、颗粒活性炭板;15、压缩活性炭板;16、纯水导布;17、反渗透膜;18、集水孔;19、密封圈一;20、承载环;21、密封圈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23]参照图1

7所示,一种反渗透膜组件,包括密封壳3,密封壳3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端盖一1,端盖一1的左侧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进水管2贯穿端盖一1,并与密封壳3相连通,端盖一1的左侧内壁设置有密封垫10,密封垫10与密封壳3的左侧端抵接,端盖一1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杆7,滑杆7的右端滑动连接有压紧环9,滑杆7上套设有支撑弹簧8,安装后支撑弹簧8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支撑弹簧8的一端与端盖一1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支撑弹簧8的另一端与压紧环9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密封壳3内滑动连接有抵接环11,抵接环11的左侧表面与压紧环9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密封壳3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端盖二4,端盖二4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承载环20,承载环20上套设有密封圈二21,密封圈二21外侧表面与密封壳3的内表面抵接,承载环20的左侧设置有滤芯内壳12,滤芯内壳12与密封壳3滑动连接,滤芯内壳12的左侧表面与抵接环11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滤芯内壳12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水筒13,导水筒13的左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导水筒13的内侧设置有颗粒活性炭板14,颗粒活性炭板14的内侧设置有压缩活性炭板15,压缩活性炭板15的内侧设置有纯水导布16,纯水导布16的内侧设置有接有反渗透膜17,导水筒13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导水孔,反渗透膜17内设置有集水管5,集水管5上开设有若干个集水孔18,集水管5的右端贯穿端盖二4的侧壁,集水管5上套设有密封圈一19,密封圈一19位于端盖二4的内侧,端盖二4上固定连接有污水管6,污水管6的左端贯穿端盖二4,并与密封壳3相连通,在使用时,通过进水管2向密封壳3内通入水流,从导水筒13左侧的进水口进入,水流从导水孔流出,进过颗粒活性炭板14、
压缩活性炭板15、纯水导布16和反渗透膜17的作用下,过滤得到的净水从集水孔18进入到集水管5中,最终从集水管5的右端流出,过滤后的到的浓水从污水管6流出。
[0024]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在端盖一1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滑杆7,滑杆7的右端滑动连接有压紧环9,滑杆7上套设有支撑弹簧8,同时在密封壳3内滑动连接有抵接环11,在安装后,抵接环11的右侧与滤芯的滤芯内壳12左侧端抵接,同时滤芯内壳12的右侧端与端盖二4左侧承载环20的左端抵接,支撑弹簧8处于压缩状态,推动压紧环9对滤芯内壳12进行位置固定,从而有效解决现有的反渗膜组件中的滤芯安装后,左右方向上存在较大的间隙,导致在搬运过程中容易造成晃动,容易对滤芯造成损坏的问题,在使用时,通过进水管2向密封壳3内通入水流,从导水筒13左侧的进水口进入,水流从导水孔流出,进过颗粒活性炭板14、压缩活性炭板15、纯水导布16和反渗透膜17的作用下,过滤得到的净水从集水孔18进入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渗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壳(3),所述密封壳(3)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端盖一(1),所述端盖一(1)的左侧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贯穿端盖一(1),并与密封壳(3)相连通,所述端盖一(1)的左侧内壁设置有密封垫(10),所述密封垫(10)与密封壳(3)的左侧端抵接,所述端盖一(1)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杆(7),所述滑杆(7)的右端滑动连接有压紧环(9),所述滑杆(7)上套设有支撑弹簧(8),所述支撑弹簧(8)的一端与端盖一(1)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弹簧(8)的另一端与压紧环(9)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壳(3)内滑动连接有抵接环(11),所述抵接环(11)的左侧表面与压紧环(9)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3)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端盖二(4),所述端盖二(4)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承载环(20),所述承载环(20)上套设有密封圈二(21),所述密封圈二(21)外侧表面与密封壳(3)的内表面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先伟刁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凯旭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