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36358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1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包括非显示区和至少环绕部分非显示区的显示区,非显示区开设有至少一个功能孔;触控电极,位于基板的一侧,且露出功能孔、以及至少部分间隔区;其中,间隔区包括基板上相邻两个功能孔之间的区域,和/或,间隔区包括基板上功能孔与基板的边缘之间的区域。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触控电极露出至少部分第一间隔区,第一间隔区为基板上相邻功能孔之间的区域,使得触控电极无需在第一间隔区的全部区域制备,防止触控电极在第一间隔区内无法形成触控电极或者触控电极关键尺寸过小,从而避免了触控通道断路的不良。免了触控通道断路的不良。免了触控通道断路的不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触控面板中,通过在面板上沿相互正交的方向交叉布设发射电极(Tx)和接收电极(Rx)来实现对触摸位置的检测。显示区(Active Area,AA)内的电极图案由电极图案单元组成,单元上柔性多层(Flexible Multi Layer OnCell,FMLOC)技术提出的电极布设方案中,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布设在同一层,而电极图案单元包含发射电极、接收电极部分,电极图案单元在显示区阵列得到触控通道。
[0003]然而,由于屏幕外形的原因,当显示区内的功能孔距离边缘或者相邻的两个功能孔之间距离较小时,这些区域的触控电极无法形成,导致触控通道的断路。例如在一般的手机中,功能孔处于屏幕的左上角,当功能孔距离屏幕的显示区边缘或者相邻的两个功能孔之间的距离较小时,在这些区域无法形成触控电极或者触控电极关键尺寸过小容易导致触控通道断路。
[0004]综上,现有技术的触控面板中存在:无法形成触控电极或者触控电极关键尺寸过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包括非显示区和至少环绕部分所述非显示区的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开设有至少一个功能孔;触控电极,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且露出所述功能孔、以及至少部分间隔区;其中,所述间隔区包括所述基板上相邻两个所述功能孔之间的区域,和/或,所述间隔区包括所述基板上所述功能孔与所述基板的边缘之间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区包括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功能孔之间的第一间隔区,所述第一间隔区与所述显示区至少部分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电极连接线,所述电极连接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并分别电性连接被所述第一间隔区隔开的至少部分所述触控电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线包括第一电极连接线和第二电极连接线,所述功能孔包括第一功能孔和第二功能孔;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孔靠近所述第二功能孔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孔远离所述第二功能孔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遮光层,一部分所述遮光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以及另一部分所述遮光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环绕所述第二功能孔。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线包括第一电极连接线和第二电极连接线,所述功能孔包括第一功能孔和第二功能孔;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二功能孔靠近所述第一功能孔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孔远离所述第二功能孔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遮光层,一部分所述遮光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功能孔远离所述第一功能孔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构成封闭环形,以及另一部分所述遮光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孔靠近所述第二功能孔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其张毅张顺罗昶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