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处理交换气电肥热多联产系统零碳工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361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处理交换气电肥热多联产系统零碳工程装置,包括进料系统、废水沉淀物过滤处理系统,所述进料系统连接有分类系统,所述分类系统分别连接有不可分解固体物分离系统与可分解物粉碎水解系统,所述可分解物粉碎水解系统连接有发酵系统,所述发酵系统连接有固液分离系统与沼气储存设备;所述固液分离系统连接有沼渣收集设备与沼液收集设备,所述沼渣收集设备连接有无公害处理设备,所述无公害处理设备连接有干燥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垃圾进行综合性的处理,垃圾处理集中化,使得垃圾处理的成本减小,同时,各个环节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联动,使得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到充分利用。到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处理交换气电肥热多联产系统零碳工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处理交换气电肥热多联产系统零碳工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需要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破坏社会和谐。垃圾处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后加以合理的利用。当今广泛应用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垃圾处理的目的是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
[0003]目前,对于垃圾处理一般均为独立的系统,针对不同的垃圾,需要一套独立的系统设备,使得垃圾处理的成本较大,同时,现有技术中垃圾处理系统较为分散,各个环节之间不能进行联动,使得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垃圾处理交换气电肥热多联产系统零碳工程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处理交换气电肥热多联产系统零碳工程装置,包括进料系统、废水沉淀物过滤处理系统,所述进料系统连接有分类系统,所述分类系统分别连接有不可分解固体物分离系统与可分解物粉碎水解系统,所述可分解物粉碎水解系统连接有发酵系统,所述发酵系统连接有固液分离系统与沼气储存设备;
[0006]所述固液分离系统连接有沼渣收集设备与沼液收集设备,所述沼渣收集设备连接有无公害处理设备,所述无公害处理设备连接有干燥设备。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所述沼气储存设备连接有民用沼气系统与发电系统,所述发电系统连接有用电设备。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还包括有气体排放物处理系统,所述气体排放物处理系统分别与民用沼气系统和发电系统连接。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沼液收集设备、气体排放物处理系统、无公害处理设备和干燥设备均与废水沉淀物过滤处理系统连接。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废水沉淀物过滤处理系统连接有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连接有用水设备。。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废水沉淀物过滤处理系统还连接有微生物生态净化池,所述微生物生态净化池连接有湿地公园自然净化池。
[0017]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垃圾处理交换气电肥热多联产系统零碳工程装置,可以对垃圾进行综合性的处理,垃圾处理集中化,使得垃圾处理的成本减小,同时,各个环节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联动,使得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垃圾处理交换气电肥热多联产系统零碳工程装置的整体流程图。
[0020]图例说明:
[0021]1、进料系统;2、分类系统;3、不可分解固体物分离系统;4、可分解物粉碎水解系统;5、发酵系统;6、固液分离系统;7、沼渣收集设备;8、沼液收集设备;9、沼气储存设备;10、民用沼气系统;11、气体排放物处理系统;12、发电系统;13、用电设备;14、无公害处理设备;15、干燥设备;16、废水沉淀物过滤处理系统;17、污水处理系统;18、用水设备;19、微生物生态净化池;20、湿地公园自然净化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垃圾处理交换气电肥热多联产系统零碳工程装置:包括进料系统1、废水沉淀物过滤处理系统16,进料系统1连接有分类系统2,分类系统2分别连接有不可分解固体物分离系统3与可分解物粉碎水解系统4,可分解物粉碎水解系统4连接有发酵系统5,发酵系统5连接有固液分离系统6与沼气储存设备9;
[0024]固液分离系统6连接有沼渣收集设备7与沼液收集设备8,沼渣收集设备7连接有无公害处理设备14,无公害处理设备14连接有干燥设备15;
[0025]沼气储存设备9连接有民用沼气系统10与发电系统12,发电系统12连接有用电设备13,还包括有气体排放物处理系统11,气体排放物处理系统11分别与民用沼气系统10和发电系统12连接;
[0026]沼液收集设备8、气体排放物处理系统11、无公害处理设备14和干燥设备15均与废水沉淀物过滤处理系统16连接,废水沉淀物过滤处理系统16连接有污水处理系统17,污水处理系统17连接有用水设备18,废水沉淀物过滤处理系统16还连接有微生物生态净化池19,微生物生态净化池19连接有湿地公园自然净化池20。
[0027]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植物秸秆等有机垃圾投入到进料系统1中,利用进料系统1使得有机垃圾进入到分类系统2进行中分类,分类出的不可分解固体物送入到不可分解固体物分离系统3中,不可分解固体物分离系统3对金属、塑料、电池以及玻璃进行分离,分类出
的可分解物送入到可分解物粉碎水解系统4中进行破碎水解处理,然后水解液进入到发酵系统5中进行发酵处理,发酵产生的沼气进入到沼气储存设备9中,沼气储存设备9给民用沼气系统10与发电系统12提供沼气,发电系统12利用沼气进行发电,产生的电能输入到用电设备13,产生的热能可提供给酒店、工厂以及居民等使用,民用沼气系统10与发电系统12产生的气体排放物进入到气体排放物处理系统11中进入处理;
[0028]发酵系统5中产生的沉淀物送入到固液分离系统6中,固液分离系统6分离出的固态物质送入到沼渣收集设备7中,然后再送入到无公害处理设备14进行处理,形成固态有机肥,然后再送入到干燥设备15进行干燥处理;同时,固液分离系统6分离出的沼液进入到沼液收集设备8中;
[0029]气体排放物处理系统11、沼液收集设备8、无公害处理设备14与干燥设备15中产生的污水进入到废水沉淀物过滤处理系统16中,废水沉淀物过滤处理系统16中产生的有机质进入到干燥设备15中进行干燥,分离出的污水进入到污水处理系统17中进入处理,然后可以提供给用水设备18使用,同时,废水沉淀物过滤处理系统16中分离出的污水可以进入到微生物生态净化池19中,然后再进入到湿地公园自然净化池20。
[00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处理交换气电肥热多联产系统零碳工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系统(1)、废水沉淀物过滤处理系统(16),所述进料系统(1)连接有分类系统(2),所述分类系统(2)分别连接有不可分解固体物分离系统(3)与可分解物粉碎水解系统(4),所述可分解物粉碎水解系统(4)连接有发酵系统(5),所述发酵系统(5)连接有固液分离系统(6)与沼气储存设备(9);所述固液分离系统(6)连接有沼渣收集设备(7)与沼液收集设备(8),所述沼渣收集设备(7)连接有无公害处理设备(14),所述无公害处理设备(14)连接有干燥设备(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交换气电肥热多联产系统零碳工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气储存设备(9)连接有民用沼气系统(10)与发电系统(12),所述发电系统(12)连接有用电设备(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交换气电肥热多联产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石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仟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