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立宝专利>正文

一种显像管管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3563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显像管管座。一种显像管管座,放电腔和焊接腔为密封结构;聚焦极的连接端置于密封空腔内并对应密封结构的聚焦线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护显像管及相关电路的效果明显,能克服环境因素造成显像管聚焦不良所引起的一系列故障,尤其适用于彩色电视机、雷达、计算机、游戏机、扫频仪、示波器等仪器的显像管,不论是军用设备和民用设备都能适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显像管管座
技术介绍
CRT阴极射线管、投影管(包括背投)计算机、游戏机、雷达显示器、扫频仪和彩色电视机等电器产品都需要一个合适的管座。由于管座的工作环境复杂,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多种故障。如,彩电开机后,伴音正常,图像模糊,过一段时间后图像逐渐清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专利技术了防潮管座。虽然,有的防潮管座使用了加热元件和加热电阻对管座内部进行加热,或者使用了封闭放电腔的技术方案。但是,加热元件和加热电阻只能管座工作时快速加热管座内的空气,而管座不工作时外界潮温空气会侵入放电腔内,使放电腔处于潮湿环境中,直到再次开机时管座才被重新加热、干燥;放电腔密封的管座,对放电腔内空气密度的控制效果较差,也不能提高管座内电极的放电稳定性,管座内电极不稳定放电会形成异常高压脉冲的弧光放电,带电粒子猛烈轰击聚焦腔体电极表面时,很容易破坏电极表面镀层并出现烧灼现象,而聚焦引线焊接点则一直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久而久之,管座便快速损坏并引发其它电路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像管管座,它不但能防潮,而且还能提高管座内电极的放电稳定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显像管管座,包括管座基体、聚焦极和接地针,管座基体有放电腔和焊接腔,管座基体上有接地针连接端,放电腔和焊接腔为密封结构;聚焦极的连接端置于密封空腔内并对应密封结构的聚焦线接口。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有以下进一步的措施所述放电腔与所述焊接腔相通并构成一体结构放电腔。所述一体结构放电腔上有密封盖,一体结构放电腔与密封盖构成可脱卸结构。所述放电腔有通往聚焦极插孔的通道。所述放电腔内有加热元件,加热元件连接电源。所述加热元件通过湿度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连接电源。所述放电腔设置有可控换气阀。所述所述放电腔设置有与大气相通的单向阀。本技术的优点如下因为,放电腔和焊接腔为密封结构。所以放电腔和焊接腔工作时不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能有效避免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对放电腔和焊接腔的侵蚀,并且可使聚焦放电保护电压相对稳定,有利于显像管和相关电路的工作。本技术保护显像管及相关电路的效果明显,能克服环境因素造成显像管聚焦不良所引起的一系列故障,尤其适用于CRT阴极射线管、投影管,包括彩色电视机、雷达、计算机、游戏机、扫频仪、示波器等仪器的显像管,不论是军用设备和民用设备都能适用。附图说明图1是管座部分零件的分解图;图2是管座插孔向上的视图;图3是密封盖的另一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参看图1和图2。管座基体3上的管脚插孔、管脚2、放电针6和接地引出脚4可使用现有技术。聚焦极包括聚焦极插孔200和放电腔11内的聚焦极导电片14。聚焦极导电片14一端通过连接片16接入聚焦极插孔200;聚焦极导电片14另一端设置有接入端7,接入端7伸入焊接腔10。放电腔11与焊接腔10之间可以用隔板分开,或者放电腔11与焊接腔10相通而合为一个空腔,即所述放电腔与所述焊接腔相通并构成一体结构放电腔。聚焦极的连接端是接入端7,接入端7对应密封结构的聚焦线接口。所述聚焦线接口是密封接203,密封接203上有密封套202,密封套202由耐高压的弹性橡胶制造,密封套202可紧固在密封接口203上,密封套202入口的直径略小于聚焦线直径,聚焦线穿入密封套202时可被密封套202紧固并密封。聚焦线可穿过通孔9连接在接入端7,聚焦线可焊在接入端7上,或者接入端7上设置可卡住聚焦线的卡子,聚焦线可卡在接入端7上。管座基体端面17上有基体盖板1,基体盖板1用粘合剂粘合在管座基体端17面上。接地针6的连接端是接地引出脚4;接地引出脚4外围有绝缘层5,接地引出脚4可以从放电腔盖板12的通孔15穿出,接地引出脚4与通孔15之间用绝缘密封胶密封。放电腔11上有台阶13,密封盖板12可接触台阶13,放电腔11与密封盖板12之间用绝缘密封胶密封。聚焦极导电片14上的连接片16穿过放电腔11接入聚焦极插孔200时,连接片16与放电腔11之间要有0.2毫米左右的缝隙,该缝隙与焦极插孔200相通,放电腔11可通过该缝隙换气,即所述放电腔有通往聚焦极插孔200的通道。放电腔11换气原理管座工作时由于有温升,放电腔11内空气受热膨胀,通过聚焦极插孔200和显像管聚焦极金属引脚之间的微小间隙排出一部分空气;当管座停止工作时,放电腔11因其内部空气冷却而产生负压——外界空气吸入而使放电腔11内气压平衡。由于管座停止工作后,仍有余热可发挥作用——聚焦极插孔200周围的空气仍能继续保持一段时间的干燥,这段时间足以使放电腔11内的气压平衡。聚焦极插孔200的直径比显像管上聚焦极金属引脚的直径略大,聚焦极插孔200与显像管上聚焦极金属引脚之间的间隙(小于0.2毫米)不宜过大,否则达不到密封效果。为了便于焊接或连接聚焦线,焊接腔10后端有通孔并设置密封盖8;放电腔11与焊接腔10相通,密封盖8由耐高压的弹性橡胶制造,密封盖8可通过自身弹力紧固在焊接腔10的后端,即一体结构放电腔11与密封盖8构成可脱卸结构。密封盖8的结构参看图3。为了提高密封盖8的密封效果,密封盖8上设置有密封槽300,焊接腔10后端的通孔边缘可卡入密封槽300。焊接腔10后端的通孔和密封盖8可做成圆形或椭圆等形状,这样可以有更好的密封效果。所述放电腔内有加热元件,加热元件连接电源。加热元件安装在放电腔11内,加热元件可以是电阻或电阻丝,或者是利用现有技术PTC恒热源;加热元件的电源可取自显像管电路板,加热元件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电源。如,加热元件一端可接彩电显像管尾板上的180V电压。在上述实施方式基础上,所述加热元件通过湿度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连接电源。湿度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可安装在放电腔11内,湿度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通过电子开关串接在加热元件的电源电路中,当超过湿度设定值时电源电路接通。所述放电腔设置有可控换气阀。放电腔11上有与大气相通的小孔,该小孔直径可在2毫米左右,小孔经一电磁阀与大气相通,电磁阀可连接温控开关或手动开关,或遥控开关等,温控开关可设置在放电腔11内。为了简化可控换气阀结构,可控换气阀还可以是温控用的双金属片,双金属片覆盖在放电腔11的小孔上,放电腔11内温度变化超过设定值时,双金属片可打开或关闭小孔。所述放电腔设置有与大气相通的单向阀。放电腔11上有与大气相通的小孔,该小孔直径在2毫米左右,小孔上覆盖一层有弹性的硬质薄塑料片,薄塑料片一端粘在放电腔11上,当放电腔11内的气压与外界气压不平衡时,薄塑料片可关闭或打开小孔。权利要求1.一种显像管管座,包括管座基体(3)、聚焦极和接地针(6),管座基体(3)有放电腔和焊接腔,管座基体(3)上有接地针(6)连接端,其特征在于,放电腔和焊接腔为密封结构;聚焦极的连接端置于密封空腔内并对应密封结构的聚焦线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像管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腔与所述焊接腔相通并构成一体结构放电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显像管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结构放电腔上有密封盖(8),一体结构放电腔与密封盖(8)构成可脱卸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像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像管管座,包括管座基体(3)、聚焦极和接地针(6),管座基体(3)有放电腔和焊接腔,管座基体(3)上有接地针(6)连接端,其特征在于,放电腔和焊接腔为密封结构;聚焦极的连接端置于密封空腔内并对应密封结构的聚焦线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宝
申请(专利权)人:刘立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