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生态农业轻排放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351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农业轻排放循环系统,其包括农田种植组件,农田种植组件包括固定在农田外侧的种植框,种植框的前后两端固定有排水沟渠和循环进水沟渠,排水沟渠的一端封闭,排水沟渠的另一端设有排水窨井,排水窨井远离排水沟渠的一端连接有净化池,净化池远离排水窨井的一端和循环进水沟渠之间连接有进水窨井,循环进水沟渠远离进水窨井的一端封闭;排水控制组件,排水控制组件设置有若干组,一个田块对应一个排水控制组件,排水控制组件连接在种植框的前端,排水控制组件包括排水固定框,排水固定框上连接有高度可调的排水闸门,排水闸门能将田块堵住;排肥组件,排肥组件将混合好的肥料排进排水窨井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农田灌溉水的循环使用。田灌溉水的循环使用。田灌溉水的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农业轻排放循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田
,特别是一种生态农业轻排放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农业灌溉方式一般可分为传统的地面灌溉、普通喷灌以及微灌,地面灌溉包括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但这类灌溉方式往往耗水量大,水的利用力较低,普通喷灌技术是目前中国农业生产中较普遍的灌溉方式,尤其在夏季灌溉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采用生活用水进行灌溉的情况,大大提高了灌溉的成本还浪费了不可再生的水资源,大大降低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增加生产成本,田块中多余的灌溉水无法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4]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农田灌溉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农业轻排放循环系统,其能实现农田废水的处理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农业轻排放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农田种植组件(100),所述农田种植组件(100)包括固定在农田外侧的种植框(101),所述种植框(101)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有排水沟渠(102)和循环进水沟渠(103),所述排水沟渠(102)的一端封闭,排水沟渠(102)的另一端设有排水窨井(109),所述排水窨井(109)远离排水沟渠(102)的一端连接有净化池(105),所述净化池(105)远离排水窨井(109)的一端和循环进水沟渠(103)之间连接有进水窨井(116),所述循环进水沟渠(103)远离进水窨井(116)的一端封闭;排水控制组件(200),所述排水控制组件(200)设置有若干组,一个田块(400)对应一个排水控制组件(200),所述排水控制组件(200)连接在种植框(101)的前端,所述排水控制组件(200)包括排水固定框(201),所述排水固定框(201)上连接有高度可调的排水闸门(205),所述排水闸门(205)能将田块(400)堵住;进水控制组件(500),所述进水控制组件(500)设有若干组,一个田块(400)对应一个进水控制组件(500),所述进水控制组件(500)和排水控制组件(200)的结构相同;排肥组件(300),所述排肥组件(300)将混合好的肥料排进排水窨井(109)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农业轻排放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渠(102)内壁的底面从一端向另一端向下倾斜,所述进水沟渠(103)内壁的底面从靠近进水窨井(116)的一端向远离进水窨井(116)的一端向下倾斜。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态农业轻排放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控制组件(200)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排水固定框(201)上侧的排水控制驱动装置(204),所述排水固定框(201)上可转动地连接有排水控制丝杠(203),所述排水控制丝杠(203)上螺纹连接有排水高度调节块(202),所述排水高度调节块(202)固定在排水闸门(205)上,所述排水闸门(205)能沿着排水固定框(201)内壁上下滑动,所述排水控制驱动装置(204)与排水控制丝杠(203)连接。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态农业轻排放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窨井(109)远离排水沟渠(1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道(113),所述排水管道(113)远离排水窨井(10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净化池(105)一端,所述净化池(10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道(104)。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农业轻排放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池(105)内固定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净化板(107)和第二净化板(108),所述第一净化板(107)、第二净化板(108)和净化池(105)内壁之间形成净化通道(106),所述净化通道(106)的一端与排水管道(113)内腔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宏金亦富奚小波冒荧亮单翔季章定瞿济伟史扬杰蔡广林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