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炳波专利>正文

井下空气储能式削峰填谷动力系统和发电系统利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3484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井下空气储能式削峰填谷动力系统和发电系统利用方法,涉及空气能技术领域、电力技术领域和发电技术领域,利用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程序模块进行离线计算出不同故障条件下电网中各条母线电压有效值;并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程序模块进行人工神经网络训练,并将训练完成的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在线电压跌落源辨识系统;利用井下压缩空气储能设施对空气压缩装置在线辨识后的供电电源进行电能负荷和电能质量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空气储能载体实现削峰填谷的作用。其目的在于通过改变电力消费的时间和方式,促进均衡用电,改善电网经济运行,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和合理使用,使用电企业从中受益。从中受益。从中受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下空气储能式削峰填谷动力系统和发电系统利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能
、电力
和发电
,尤其是涉及井下空气储能式削峰填谷动力系统和发电系统利用方法,具备利用空气储能载体实现削峰填谷的作用。其目的在于通过改变电力消费的时间和方式,促进均衡用电,改善电网经济运行,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合理使用,使用电企业从中受益。

技术介绍

[0002]削峰填谷是调整用电负荷的一种措施。根据不同用电企业的用电规律,合理地、有计划地安排和组织用电企业的用电时间,以降低负荷高峰,填补负荷低谷。减小电网负荷峰谷差,使发电、用电趋于平衡。削峰填谷管理是电力负荷转移管理主要工作内容,其目的在于通过改变电力消费的时间和方式,促进均衡用电提高电网负荷率,改善电网经济运行,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和合理使用,同时也使用电企业从中受益。初期,通过指导用电企业调整生产班次或调整上下班时间,高峰停运大型用电设备,达到错峰用电;随后又研究推出了与用电企业利益挂钩的经济激励措施,进一步鼓励用电企业自愿改变用电时间和用电方式,同时,用电企业也减少了电费支出。通过削峰填谷管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井下空气储能式削峰填谷动力系统和发电系统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储能式削峰填谷动力系统和发电系统利用方法包括:对空气压缩装置进行供电电源的电压跌落源进行在线辨识:利用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程序模块进行离线计算出不同故障条件下电网中各条母线电压有效值;并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程序模块进行人工神经网络训练,并将训练完成的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在线电压跌落源辨识系统;利用井下压缩空气储能设施对空气压缩装置在线辨识后的供电电源进行电能负荷和电能质量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储能式削峰填谷动力系统和发电系统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跌落源的在线辨识方法包括:对不同母线故障进行仿真计算并获取每个节点电压仿真计算结果的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程序模块;与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程序模块连接用于存储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程序计算出不同故障条件下电网中各条母线电压有效值的训练数据库;与训练数据库连接并由训练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人工神经网络训练的人工神经网络程序模块;所述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程序模块离线计算出不同故障条件下电网中各条母线电压有效值;训练数据库用于存储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程序计算出不同故障条件下电网中各条母线电压有效值,并为人工神经网络程序模块提供数据源;所述人工神经网络程序模块与训练数据库连接并将训练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人工神经网络训练,并将训练完成的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在线电压跌落源辨识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储能式削峰填谷动力系统和发电系统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压缩空气储能设施进行电能负荷和电能质量管理包括:获取空气用能设备存储的相关电能信息、负荷信息以及所需用电情况;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负荷分析和负荷数据细分;根据细分结果将各个聚合对象的时间序列历史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构建不同预测模型,基于历史用电数据、实时用电负荷数据和影响因素来预测未来用电负荷数据;获得负荷预测结果后,结合计划和用电负荷使用情况,将负荷管理调控方案的负荷数据与实时数据比对,完成反馈修正。4.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空气储能式削峰填谷动力系统和发电系统利用方法的空气储能式削峰填谷动力系统和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储能式削峰填谷动力系统和发电系统包括:空气压缩装置,利用交流电网侧进行供电,并对电压跌落源进行在线辨识;井下压缩空气储能设施,用来储存空气压缩装置所生产的压缩空气;并对空气压缩装置在线辨识后的供电电源进行电能负荷和电能质量管理;空气用能设备,利用井下压缩空气储能设施提供的电能为地表或井下进行各种生产活动提供能源;压缩空气发电装置,利用井下压缩空气储能设施所提供的空气能进行发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储能式削峰填谷动力系统和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空气压缩装置两端分别与交流侧线路和井下压缩空气储能设施连接;所述井下压缩空气储能设施用于储存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用于生产和发电利用;所述空气用能设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炳波
申请(专利权)人:张炳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