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光源防爆矿灯灯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3461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光源防爆矿灯灯头。它是在原双光源矿灯灯头的基础上,将主、副光源的正极座一同固定安装在呈悬浮状态的弹簧钢片上。使用时,主光源被灯面玻璃压下,与负极座接通,起了主、副光源替换的作用。一旦灯面玻璃受外力冲击破碎后,主光源和副光源的正极座瞬间被弹簧钢片弹起,切断电源,有效地防止电火花的产生,进一步起到井下安全生产的作用。(*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光源矿灯灯头,特别是一种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双光源防爆矿灯灯头。目前,矿山井下使用的单光源矿灯灯头,已逐步被双光源矿灯灯头所取代。双光源矿灯灯头内有主光源和负光源,即内有两个小灯泡。它不仅具有主副光源替换作用,也能在主光源碎裂后,它的主光源灯座自动弹起,切断电源,防止电火花的产生,起到防爆作用。但这种双光源矿灯灯头也同时存在一个缺点,即当利用负光源时,一但灯面玻璃被击碎,负光源不能自动切断电路,这时,负光源所产生的电火花容易导致井下瓦斯爆炸的危险。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主光源和副光源在灯面玻璃击碎或主光源灯泡碎裂后,能一同自动弹起且迅速切断主光源和副光源电源的双光源防爆矿灯灯头。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把主光源和副光源的正极座固定在一个具有弹性的弹簧钢片上,弹簧钢片最好采用玻青钢材料。这个具有弹性的钢片接电源的正极,主光源和副光源的负极座接电源的负极。主光源的玻璃壳体被灯面玻璃挤压安装,挤压程度以主光源和副光源的负极触点正好接触负极座为宜。当主光源玻璃壳体受外力碎裂或灯面玻璃碎裂后,主光源灯泡和副光源灯泡的正极座受到弹性钢片的作用向上弹起,瞬间切断主光源和副光源的电源,来防止电火花的产生,有效地起到防爆作用。双光源防爆矿灯灯头由于采用了主光源和副光源的正极座通过弹簧钢片连为一体的形式,有效地克服了灯面玻璃破碎而由副光源产生的电火花,避免了瓦斯爆炸的威胁。双光源防爆矿灯灯头同时也保持了主光源和副光源相互替换使用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A复合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示意图。参照图1,图2。由壳体(15)、主光源(1)、副光源(2)、灯盖(14)、灯面玻璃(13)、聚光灯瓦(6)、负极座(7)、(8)、正极座(3)、(4)、弹簧钢片(5)、(9)、正极充电触点(11)、负极充电触点(16)组成的双光源防爆矿灯灯头是在现有的双光源矿灯灯头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原有的双光源矿灯灯头的主光源正极座可与主光源的负极座分离,目的是在灯面玻璃破碎后,主光源正极座自动弹起与负极分离,从而切断电源,防止电火花的产生,但副光源的正极座此时不能与副光源的负极座分离,潜伏着电火花的产生,导致瓦斯爆炸的危险。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本技术仅针对这一点做了改进,其它结构均与双光源矿灯灯头相同。改进部分在于主光源的正极座(4)和负光源的正极座(3)一同固定在弹簧钢片(5)、(9)上,弹簧钢片分上、下两个钢片,正极座(3)、(4)固定安装在弹簧钢片(5)、(9)之间,弹簧钢片的一端通过螺钉(12)和压块(10)固定,压块(10)通过正极充电触点(11)螺钉固定在壳体(15)上。正极座(3)、(4)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通过弹簧钢片(5)、(9)与负极座(7)、(8)分离,呈悬浮状态。正极座(3)、(4)与蓄电瓶的正极相连。负极座(7)、(8)分主光源负极座(8)与副光源负极座(7),负极座(7)、(8)与蓄电瓶的负极相连。参照图1,图3。主光源和副光源的转换开关(18)通过转换开关旋钮(20)来控制。转换开关(18)是以杆状可分别与主光源触点(17)或副光源触点(19)接通,来达到主光源和副光源替换使用的作用。使用本技术时,由于主光源玻璃体在设计时要求被灯面玻璃压下,并使主光源下端的负极触点接触负极座,这样,当灯面被玻璃受外力撞击破碎后,主光源玻璃体在失去外压力的情况下,瞬间被弹簧钢片(5)、(9)弹起,这时主光源和副光源切断了与电源的线路,有效地防止电火花的产生,进一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双光源防爆矿灯灯头,是由壳体(15)、主光源(1)、副光源(2)、灯盖(14)、灯面玻璃(13)、聚光灯瓦(6)、负极座(7)、(8)、正极座(3)、(4)、弹簧钢片(5)、(9)、正极充电触点(11)、负极充电触点(16)组成,其特征在于a.正极座(3)、(4)固定弹簧钢片(5)、(9)上,正极座(3)、(4)与负极座(7)、(8)呈分体状态,正极座(3)、(4)与蓄电瓶的正极相连,b.弹簧钢片(5)、(9)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5)上,c.负极座(7)、(8)分为主光源负极座(8)与副光源负极座(7)、负极座(7)、(8)与蓄电瓶的负极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光源防爆矿灯灯头。它是在原双光源矿灯灯头的基础上,将主、副光源的正极座一同固定安装在呈悬浮状态的弹簧钢片上。使用时,主光源被灯面玻璃压下,与负极座接通,起了主、副光源替换的作用。一旦灯面玻璃受外力冲击破碎后,主光源和副光源的正极座瞬间被弹簧钢片弹起,切断电源,有效地防止电火花的产生,进一步起到井下安全生产的作用。文档编号H01R33/05GK2172921SQ9322245公开日1994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9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1日专利技术者李京昌, 王会卿, 司俊增, 李惠玲 申请人:平顶山矿灯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光源防爆矿灯灯头,是由壳体(15)、主光源(1)、副光源(2)、灯盖(14)、灯面玻璃(13)、聚光灯瓦(6)、负极座(7)、(8)、正极座(3)、(4)、弹簧钢片(5)、(9)、正极充电触点(11)、负极充电触点(16)组成,其特征在于:a. 正极座(3)、(4)固定弹簧钢片(5)、(9)上,正极座(3)、(4)与负极座(7)、(8)呈分体状态,正极座(3)、(4)与蓄电瓶的正极相连,b. 弹簧钢片(5)、(9)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5)上,c. 负极座(7)、( 8)分为主光源负极座(8)与副光源负极座(7)、负极座(7)、(8)与蓄电瓶的负极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京昌王会卿司俊增李惠玲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矿灯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