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植幕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332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绿植幕墙系统,包括底座模块、种植模块、布水管,底座模块上叠放有多个种植模块;底座模块中设有三个浇筑槽,浇筑槽中浇筑有混凝土块;种植模块包括一个种植槽和两个设备筒,种植槽位于其中一个设备筒的前方,种植槽与设备筒连接的种植模块上设有与种植槽连通的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每个种植模块上的进水接口位于出水接口的上方,种植模块上的出水接口和位于其下方相间隔的种植模块上的进水接口通过U型连接水管连通,位于顶部的种植模块上的进水接口与布水管的分水口通过L型连接水管连通。本绿植幕墙系统将种植容器与墙体建材相结合,不需要将墙体建造与安装种植容器分开施工,能够简化施工过程,减少现场施工时间。工时间。工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植幕墙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植幕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墙体绿化是指将植物(主要是草本类、灌木类)种植于墙面之上,墙体植物在类似于地面植物的必要养护之下可以存活5

30年,甚至更长时间。它是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在世界范围正在蓬勃兴起的一项高新技术。由于城市土地有限,城市土地绿化成本相对高昂,为此就要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在建筑外墙、围墙、桥住、阳台、窗台等处进行绿化,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0003]现有的绿植幕墙是将种植容器悬挂在已建墙体上或者用膨胀螺钉之类的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已建墙体上,墙体建设与安装种植容器分开施工,现场施工周期长。尤其是围墙式、背景墙式、屏风式或者临时建筑的绿植幕墙若采用传统结构施工过程复杂、施工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绿植幕墙系统。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绿植幕墙系统,包括长方形的底座模块、L型的种植模块、布水管,所述底座模块上叠放有多个交替排布的种植模块;所述底座模块中设有三个一字排开且顶部敞口的浇筑槽,所述浇筑槽中浇筑有混凝土块;所述种植模块包括一个种植槽和两个并排的设备筒,所述种植槽位于其中一个设备筒的前方,所述种植槽与设备筒连接的种植模块上设有与种植槽连通的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并且每个所述种植模块上的进水接口位于出水接口的上方,所述种植模块上的出水接口和位于其下方相间隔的种植模块上的进水接口通过U型连接水管连通,位于顶部的种植模块上的进水接口与布水管的分水口通过L型连接水管连通。
[0007]其中,所述底座模块顶端位于中间浇筑槽周围设有四个按照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一销柱,所述种植模块顶端位于每个设备筒周围设有四个按照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二销柱,所述种植模块底端位于每个设备筒周围设有四个按照矩形阵列排布的销孔;所述种植模块与底座模块连接时,第一销柱插入销孔中;上下相邻的两个种植模块连接时,第二销柱插入销孔中。
[0008]其中,所述种植槽的高度为设备筒的高度的1\3~1\2;所述种植槽中靠近设备筒的内侧壁上铺设有滤网;位于所述种植槽后方的种植模块上设有检修口。
[0009]其中,还包括L型的钢条,所述钢条的底部浇筑在位于底座模块中间的浇筑槽中的混凝土块中,所述钢条上部位于设备筒中,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种植模块和钢条用相螺合的螺栓与螺母连接。
[0010]其中,所述底座模块前部的浇筑槽中的混凝土块顶端与底座模块顶端平齐,所述底座模块中间的浇筑槽与后部的浇筑槽之间设有第一排水孔,所述底座模块后端设有第二
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孔的高度和第二排水孔的高度相同,所述底座模块中间的浇筑槽中的混凝土块顶端高于第一排水孔底端,所述底座模块中间的浇筑槽中的混凝土块的顶端与后部的浇筑槽中的混凝土块顶端平齐。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底座模块、种植模块、U型连接水管和L型连接水管采用模块化设计,在工厂定制生产后运输到施工现场按照搭积木式组装,现场施工时只需在底座模块的浇筑槽中浇筑混凝土增加底座模块的配重即可,种植绿植时只需将种植土装入种植槽中,然后将绿植种植在种植槽中即可;本绿植幕墙系统将种植容器与墙体建材相结合,不需要将墙体建造与安装种植容器分开施工,能够简化施工过程,减少现场施工时间。
附图说明
[001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绿植幕墙系统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绿植幕墙系统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底座模块、钢条、混凝土块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种植模块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种植模块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种植模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0]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绿植幕墙系统,包括长方形的底座模块1、L型的种植模块2、布水管3,现场安装时将布水管的进水口通过安装有闸阀的水管与自来水管网连通即可,底座模块1上叠放有多个交替排布的种植模块2;底座模块1中设有三个一字排开且顶部敞口的浇筑槽4,浇筑槽4中浇筑有混凝土块5;种植模块2包括一个种植槽6和两个并排的设备筒7,种植槽6位于其中一个设备筒7的前方,种植槽6与设备筒7连接的种植模块2上设有与种植槽6连通的进水接口8和出水接口9,并且每个种植模块2上的进水接口8位于出水接口9的上方,而出水接口的底端高于种植槽的内部底端,让种植槽底部具有储水空间,种植模块2上的出水接口9和位于其下方相间隔的种植模块2上的进水接口8通过U型连接水管10连通,位于顶部的种植模块2上的进水接口8与布水管3的分水口通过L型连接水管11连通。
[0021]本技术方案通过将底座模块、种植模块、U型连接水管和L型连接水管采用模块化设计,在工厂加工后运输到施工现场按照积木搭建的方式进行组装,只需在底座模块的浇筑槽中浇筑混凝土增加底座模块的配重即可,种植绿植时只需将种植土装入种植槽中,然后将绿植种植在种植槽中即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在需要维修更换时只需要对损坏的底座模块或种植模块进行拆卸更换即可,维修保养难度低。
[0022]另外,本实施例中,底座模块和种植模块采用木塑复合材料热压成型;U型连接水管和L型连接水管采用PPR水管和弯头热熔焊接而成。
[0023]底座模块1顶端位于中间浇筑槽4周围设有四个按照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一销柱12,种植模块2顶端位于每个设备筒周围设有四个按照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二销柱13,种植模块2底端位于每个设备筒周围设有四个按照矩形阵列排布的销孔14;种植模块2与底座模块1连接时,第一销柱12插入销孔14中;上下相邻的两个种植模块2连接时,第二销柱13插入销孔14中。便于组装时,种植模块和底座模块的定位与对接,提高组装效率。
[0024]本实施例中,种植槽6的高度为设备筒7的高度的1\2,增加种植在种植槽中的绿植的生长空间;种植槽6中靠近设备筒7的内侧壁上铺设有滤网15,减少泥土顺着水流流失;位于种植槽6后方的种植模块2上设有检修口16,便于U型连接水管10和L型连接水管11的安装。
[0025]另外,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L型的钢条17,钢条17的底部浇筑在位于底座模块1中间的浇筑槽4中的混凝土块5中,钢条17上部位于设备筒7中,左右相邻的两个种植模块2和钢条17用相螺合的螺栓18与螺母连接。提高上下相邻和左右相邻的种植模块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植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的底座模块、L型的种植模块、布水管,所述底座模块上叠放有多个交替排布的种植模块;所述底座模块中设有三个一字排开且顶部敞口的浇筑槽,所述浇筑槽中浇筑有混凝土块;所述种植模块包括一个种植槽和两个并排的设备筒,所述种植槽位于其中一个设备筒的前方,所述种植槽与设备筒连接的种植模块上设有与种植槽连通的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并且每个所述种植模块上的进水接口位于出水接口的上方,所述种植模块上的出水接口和位于其下方相间隔的种植模块上的进水接口通过U型连接水管连通,位于顶部的种植模块上的进水接口与布水管的分水口通过L型连接水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植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模块顶端位于中间浇筑槽周围设有四个按照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一销柱,所述种植模块顶端位于每个设备筒周围设有四个按照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二销柱,所述种植模块底端位于每个设备筒周围设有四个按照矩形阵列排布的销孔;所述种植模块与底座模块连接时,第一销柱插入销孔中;上下相邻的两个种植模块连接时,第二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德银石震亚郑雨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爱富兰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