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下穿既有管线的变直径管道抱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314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下穿既有管线的变直径管道抱箍结构,包括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保护壳体左侧设置有粗管夹口,所述保护壳体右侧设置有细管夹口,所述粗管夹口和细管夹口外端设置有弹性爪,所述粗管夹口和细管夹口外端弹性爪外表面分别安装有大喉箍和小喉箍,所述粗管夹口和细管夹口内部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一弧形抵板和第二弧形抵板。上壳体和下壳体分离可更加方便工作人员对管体进行包裹固定,粗管夹口和细管夹口可以对接不同直径的管体,通过工作人员对弹性爪外部的大喉箍和小喉箍进行收紧可以使弹性爪进行收缩,来达到夹紧内部管体的目的,通过保护壳体能够对管体对接处进行保护。过保护壳体能够对管体对接处进行保护。过保护壳体能够对管体对接处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下穿既有管线的变直径管道抱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管道抱箍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下穿既有管线的变直径管道抱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上方存在既有城市地下管道时隧道施工会扰动既有管道和隧道之间的土层,导致不均匀沉降,这样会使两直径不同的管道接头位置出现错位,导致管道损坏。针对该情况传统的做法是把既有管道和隧道之间的土层挖开,在两个既有管道接头处设置一个抱箍进行加固,但是由于两个管道的直径不一样,抱箍不容易夹紧,这样虽然会减少晃动情况,但是仍会出现晃动,这样会导致管材发生较大损耗。所以现在需要一种隧道下穿既有管线的变直径管道抱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下穿既有管线的变直径管道抱箍结构,通过工作人员对两侧大喉箍和小喉箍进行调整来使弹性爪收缩从而牢牢抓紧管道,达到对管体的限位,通过通过第一弧形抵板和第二弧形抵板的抵紧来达从保护壳体内部固定管体的目的,最大程度上减少管体接口处的晃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下穿既有管线的变直径管道抱箍结构,包括保护壳体(1)、大二合抱箍(9)和小二合抱箍(1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1)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保护壳体(1)左侧设置有粗管夹口(2),所述保护壳体(1)右侧设置有细管夹口(3),所述粗管夹口(2)和细管夹口(3)外端设置有弹性爪(4),所述粗管夹口(2)和细管夹口(3)外端弹性爪(4)外表面分别安装有大喉箍(8)和小喉箍(10),所述粗管夹口(2)和细管夹口(3)内部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一弧形抵板(14)和第二弧形抵板(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下穿既有管线的变直径管道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对称贴合安装,所述弹性爪(4)内侧开设有倾斜端面(5),所述倾斜端面(5)设置角度为45
°
,且倾斜端面(5)外侧贴合固定安装有橡胶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下穿既有管线的变直径管道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爪(4)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6),所述大喉箍(8)和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锡兵杜世友张子龙梁盛友周波胡建沈阳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