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临床护理
,具体涉及一种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护理中,由于患者起身不便,常常需要利用辅助装置帮助患者起身;当前一般采用的可抬起的床板,将患者的上半身抬起,来让患者起身;但是由于患者的身高不一,其上半身的重心不一定位于可抬起的床板上,或者存在一定的偏移,导致抬起时产生二次伤害,且可抬起的床板往往只位于一头,需要让患者的头部位于固定位置,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一种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能够根据患者躯干的位置,拉动对应位置的床单,使得患者能够随着床单移动,将患者的上半身重心处于能够抬起的床板的中间,便于患者起身;无论患者处于哪头都能够将患者抬起,无需额外挪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支撑板、支脚和万向轮;支撑板的底部四角均固定有支脚,支脚的底部通过轴和轴承旋接有万向轮;
[0005]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它包含支撑板(1)、支脚(2)和万向轮(3);支撑板(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有支脚(2),支脚(2)的底部通过轴和轴承旋接有万向轮(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固定床板(4),所述的固定床板(4)设于支撑板(1)上方;一号支撑杆(5),所述的一号支撑杆(5)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固定在支撑板(1)上;固定床板(4)的底部四角分别固定在支撑板(1)上;起身机构(6),所述的起身机构(6)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于固定床板(4)的左右两侧,起身机构(6)包含:移动床板(6
‑
1),所述的移动床板(6
‑
1)通过合页与固定床板(4)上表面左右连接,合页嵌设在移动床板(6
‑
1)和固定床板(4)上;滑轨(6
‑
2),所述的滑轨(6
‑
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前后固定在移动床板(6
‑
1)的底部;滑块(6
‑
3),所述的滑块(6
‑
3)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前后滑动卡设在滑轨(6
‑
2)上;一号液压杆(6
‑
4),所述的一号液压杆(6
‑
4)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前后固定在支撑板(1)的前后,一号液压杆(6
‑
4)与外部电源连接;一号液压杆(6
‑
4)的活动端与滑块(6
‑
3)的底部铰接;限位机构(7),所述的限位机构(7)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支撑板(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限位机构(7)包含:二号液压杆(7
‑
1),所述的二号液压杆(7
‑
1)固定在支撑板(1)上,二号液压杆(7
‑
1)位于移动床板(6
‑
1)下方;二号液压杆(7
‑
1)与外部电源连接;安装板(7
‑
2),所述的安装板(7
‑
2)固定在二号液压杆(7
‑
1)的活动端上;三号液压杆(7
‑
3),所述的三号液压杆(7
‑
3)固定在安装板(7
‑
2)的外侧壁上,三号液压杆(7
‑
3)与外部电源连接;移动杆(7
‑
4),所述的移动杆(7
‑
4)与三号液压杆(7
‑
3)的活动端连接;限位框(7
‑
5),所述的限位框(7
‑
5)的内侧壁与移动杆(7
‑
4)活动穿设设置;一号限位板(7
‑
6),所述的一号限位板(7
‑
6)设于限位框(7
‑
5)内,一号限位板(7
‑
6)的前后侧壁分别活动抵设在限位框(7
‑
5)的前后内侧壁上;一号限位板(7
‑
6)与移动杆(7
‑
4)固定;二号支撑杆(7
‑
7),所述的二号支撑杆(7
‑
7)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在限位框(7
‑
5)的前后侧壁底部;支撑管(7
‑
8),所述的支撑管(7
‑
8)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在支撑板(1)的上表面前后,二号支撑杆(7
‑
7)的下端活动插设在支撑管(7
‑
8)内;防护机构(8),所述的防护机构(8)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